混在三國當軍師!
再說袁紹那邊,先後安排了劉表和周昂兩手策略,都沒能對付了孫堅,反而還被他成功占據了豫州,簡直虧大發了!
最關鍵的是那個劉辯仍然毫無消息,孫堅也沒公然把他擺出來。整得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懷疑劉辯這事是子虛烏有的了,甚至還有人說袁紹是嫉妒孫堅在討董之戰中表現搶眼,故而編了個謊言,故意抹黑孫堅。
簡直氣死袁紹了!
這時他手下的重要謀士逢紀走過來,勸解他道“主公,何必憂慮那孫堅?那孫堅不過是得了個被廢棄的天子,現如今那劉辯也不過就是個弘農王而已!他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咱們就搶先奉天子以討不臣。到那時,他就算把劉辯擺出來,也不過就是個偽帝而已!”
袁紹深以為然,他想起了之前自己與謀士們的謀劃。
當時討董聯盟剛剛解散,自己作為盟主,實在想不通為什麼這場戰爭,明明自己是在興義舉,麾下諸侯又兵力眾多,人才也不少,為什麼最終會落得如此境地呢?
想了很久後,終於得出結論那就是自己這次出師討董,名不正,言不順。
雖然打得是清君側的名號,但是曆史上打這個名號的大多是造反叛亂之輩。再加上後來對了對抗李儒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放出話來公開否認劉協的正統性。這樣一來,更不義了。
他把這個想法跟許攸一說,立刻得到他的響應,而後他便建議道“既然主公要尋求大義,何不自己創造大義?主公正好可以用當今天子受董賊控製作為理由,另立新帝!而後讓他來下一道旨意,這義不就來了嗎?”
袁紹深以為然,之後又緊急從渤海召來了逢紀,逢紀在得知他們的想法後,亦表示讚同。經過一番謀劃之下,便決定擁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
逢紀說道“主公,幽州牧身為名士,天下人皆知。名望著於四海。最關鍵的是,他跟那同在幽州的奮武將軍公孫瓚可是相當的不對付,咱們可以借這個機會拉攏他,然後用他的手搞定公孫瓚!”
許攸也補充道“對對!那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主公您在之前也見識過,十分厲害。此人若是發展起來,對於主公您未來的大業不利啊!”
袁紹覺得自己這兩個謀士說得簡直太對了!果然是自己的良助!於是當即同意了他們的意見。
不過擁立皇帝這事,必須得有其他諸侯的支持,如果不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同,那麼這皇帝立了也是白立。
他首先問了自己的發小曹操,遭到了拒絕。不過他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派人送信給其他諸侯,言曰“朝廷幼衝,逼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劉虞,宗室賢俊,欲共立為主。”
冀州刺史韓馥首先表示支持袁紹,而其他諸侯則有的支持,有的反對,其中明顯以反對者居多。
青州。
趙二此時正在家裡陪黛綺絲玩兒。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二個小孩梳小辮兒。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梅乾。
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掰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抓公雞。
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摘野花。
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交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站得直。”
黛綺絲笑著對趙二說“主人喜歡小孩的話,就多生幾個吧!”
趙二聽後大喜“那麼我們現在就來造小孩吧!”說罷就欲撲上去!
“不要……”
正歡樂呢,忽有侍女來報“大人,州牧府裡派人來了。說劉彆駕有公事找您,請您過去一趟!”
趙二一聽是公事,不耐煩地揮手打發道“讓那人回去告訴劉彆駕,就說讓他自己看著辦就好!”
劉備雖然當了齊國相,但青州彆駕的職位仍然兼任著,青州上上下下的大小事務,依舊被懶鬼趙二扔給劉備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