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攻破樂成城,公孫瓚也就是下令士兵們不許殺人、不許放火而已,其他的他也管不了。強行管的話,會鬨兵變的!
至於應劭,公孫瓚先命人把他關起來,容後處置。他本想一見麵就一刀砍了他的,而拖到現在後,他又有些不知該如何處置了。
沒了應劭,剩下的投降官員們就在孟岱的帶領下,跪在公孫瓚麵前,一方麵聽候他的處置,另一方麵問詢他關於這河間國的善後問題。
這個公孫瓚倒是不敢擅專,因為這城畢竟是張飛攻下的,自己這邊沒什麼功勞,要處置城內官員怎麼也得先問問張飛的意見。
公孫瓚這才想起來張飛在攻城時受傷了,趕忙又離開這裡去了城外軍營。去探望張飛。
一進傷兵營帳,就聽到張飛在那裡破口大罵,似乎是在罵他自己的兵?
見到公孫瓚來了,他才臨時停口。公孫瓚在問候了張飛的傷情後,得知問題不嚴重,隻要在擔架上躺幾個月就好……
公孫瓚不由佩服這幫青州軍,需要躺幾個月的傷居然被說成問題不嚴重。
之後公孫瓚便把來意告之了張飛,而張飛則兩手一攤,表示自己向來不管這種事,交給劉備決定就好!
而劉備在接到消息後,也暫時將手中工作交給武安國,自己快馬來到了河間國。他在問清了情況後,對公孫瓚說道
“伯珪,你我此次出兵,目的僅為驅逐渤海黃巾,剿滅波才而已,不宜多生事端。應劭作惡多端,就算為了咱們的後方安全考慮,也不能再讓他擔任河間相的位置了。而這河間國嘛……備以為,還是交由朝廷定奪為宜,讓朝廷諸公來定奪新的河間相人選。”
公孫瓚皺了皺眉頭,不同意道“玄德,現如今朝廷什麼德行,你我又不是不清楚。這裡沒外人,為兄就跟你直說了吧!現在這個應劭就是那董賊授意封過來的,如果請示朝廷,那董賊依舊會再任命一個親近他的人過來。若是那個人比應劭做得更加過分,你我又當如何?”
劉備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便問道“那麼伯珪可有什麼想法?”
公孫瓚想了想,便提議道“這樣,這河間國就由你我來從國內選出一個不與董卓同流合汙的正直之人,讓他暫時代理國相事務。等到日後誅除董賊,光複朝廷後,再由朝廷來任命!”
劉備點點頭,同意了。而後舉薦道“備在城中打探了下,得知鄚縣刑顒道德高尚,時人皆稱‘德行堂堂刑子昂’。而當初此人亦是極力反對應劭的胡作非為,因此而被應劭關押起來。備以為,讓此人暫代國相之位,最為相宜!”
公孫瓚本來是想讓自己人,比如嚴綱他們來當這個河間相的,這樣一來自己還能有個穩定的地盤。畢竟自己現在的地盤隻有幽州右北平郡,而且還要處處受劉虞管製,各種令人不爽。如果能夠得到河間,那麼自己就可以在這裡毫無顧忌地發展實力了。
但既然劉備這麼說,他也隻好同意了,畢竟他不好直說自己想要。
河間國的歸屬決定了,之後便是應劭的處置了,劉備說道“應仲瑗雖然德行有虧,但畢竟是一代名士,文采斐然,殺之不祥。不若讓他以身贖罪,貢獻下他的剩餘價值,也好過白白死去。”
劉備受趙二影響,現在無論處置多麼罪大惡極之人,都不會想著判處死刑了,而是讓對方戴罪立功,用自己的雙手來替自己贖罪。剩餘價值一詞也是趙二提出的。
公孫瓚疑惑地問道“玄德的意思是怎麼個贖罪法?”
劉備便介紹道“在我們青州,一旦有人犯了法,被抓起來後,就會去問詢他擅長些什麼。比如有的人力氣大,有的人字寫得好。然後根據他的擅長麵來決定服刑方式。比如力氣大的,可以讓他乾一些苦力活兒;寫字好的,讓他抄寫書文。而後根據犯罪輕重,來決定服刑時間。”
公孫瓚感到有趣,心說你們青州還真是會玩。想了想,而後問道“雖說這樣可以避免浪費,但是有些罪大惡極之人,比如那些殺人無數的惡匪,隻讓他們乾一輩子苦力,恐怕難以達到處置效果吧?而有些原本就是乾苦力出身之人,若是犯了罪,隻讓他們繼續乾苦力,豈不是等同於沒有處罰?”
劉備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個也有對策。那些罪行較輕之人,隻需服苦役即可。而那些罪孽深重,單靠乾苦力不足以懲治之人。我們會給予他特殊待遇,給他們額外施加肉體刑罰。”
“比如?”
說到這,劉備的表情多少變得有些無奈“伯珪可能不知,我們青州牧趙雙飛,身邊蓄養著一些專門行使陰暗手段之人。這些人裡有不少人精於拷問之道。每當遇到需要施加肉體刑罰的罪犯,就會由這些人根據罪犯的實際身體情況,製定出一套讓其感受到痛苦的手段。或是鞭笞,或是針刺,或是汙物辱之。這些手段都不會傷及性命,卻可以讓對方感受生不如死之苦,足以震懾民眾不敢輕犯。”
當公孫瓚聽到“生不如死”這個詞後,當即一拍手,決定道“好!這應劭就交給玄德處置了,一定要讓他感受感受那‘生不如死’的味道!看以後還有誰敢冒犯本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