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趙二在之前還真不知道諸葛亮就在他青州旁邊,是離他非常近的一個鄰居。
對於諸葛亮這個人的處置問題,趙二自穿越到現在的這幾年來,也曾多次思考過。
最初的時候,趙二覺得自己沒啥本事,跟著劉備混,對他的幫助應該不會太大,曆史應該還是會按照原時空進行。經過幾十年的顛沛流離之下,入主西川,建立蜀漢政權。而自己也能夠像簡雍一樣,憑借跟隨劉備早的優勢,晚年享享清福,混個善終即可。
在不改變曆史大勢的情況下,為自己謀求一點小利益,這才是最安逸的。至於諸葛亮,他愛咋地咋地,自己看戲就好。高興時幫他兩把,不高興就混吃等死,他又不能拿自己怎樣。
然而人畢竟是有欲望的,在跟隨劉備的這段過程中,他總是忍不住在仕途上往上爬,後來自己官位開始越來越高了,自己的想法就變了,變得越來越不想遵循原時空的路線了。
等到做了青州刺史,擁有了這塊根基之地後,他便再也不想再走曆史的老道路了。而這樣一來,諸葛亮對於他,或者說對於劉備這幫人的性質就變了。
既然自己這夥人不再會淪落到荊州,進而謀圖蜀地,那麼諸葛亮再加入自己一方的可能性就很低了,畢竟荊州距離青州太遠了。
之前自己還不知道諸葛亮在徐州,下意識地總認為他在荊州。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那諸葛亮一直老老實實地窩在南陽躬耕隱居,不出仕任何人,那自然沒什麼可惜的。但畢竟事有萬一啊!
現在本時空的曆史,雖然因為趙二沒有刻意太過攪亂曆史的原因,在大體上還沒有太大變化,但終究是已經改變了一些了,青州這邊有了自己這個青州牧就不說了,其他勢力多少也有了一些變化。
比如波才,按理說這貨在中平元年黃巾之亂結束後就應該徹底消失了的,現在又冒出來了。
還有孫堅,沒死在荊州,還當了豫州刺史?
隨著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乾涉越來越多,曆史也會變得跟原時空區彆越來越大。曆史的軌跡也會脫離得越來越遠。
到那時,誰敢保證諸葛亮不會投靠哪個勢力,進而跟自己作對了?
這樣一來,諸葛亮很可能就從幫手變成了敵人。
然而現在,趙二發現了諸葛亮就在自己旁邊後,又開始變得猶豫不決起來他現在不過是個幾歲孩童,離自己又近,自己想要把他弄到手可以說是輕而易舉。隻消自己對當地名流說一句,自己可憐這幾個孩子,願意給他們機會。他們立刻就會拱手把諸葛亮送過來交給自己處置。
這樣一來,他又變得可以成為自己幫手了。
然而問題是……他隻是個孩子啊!
如果現在就把他收了,那不過是得了一個聰明些的小孩子而已!有何用處?
他諸葛亮的一身本事都是後來去了荊州拜師學藝所得,沒了這些本事的諸葛亮,就算長成大人了又能怎樣?
世界上從來不缺少資質優異的天才,隻不過這些天才們大多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教育,從而白白荒廢了而已!
自己可不認為自己能這種把諸葛亮培養成才的機會。自己治下可沒有水鏡先生這種專門教授人治國軍略之道的人。鄭玄雖然也擅長教學,但他老人家可沒心思學水鏡,教學
生也更傾向於公開講學,更喜歡培育鑽研經學簡牘之人。兵書政治這些東西,隻能說有所涉獵,不會專門單教這方麵。
唉,難辦啊!
趙二歎了口氣,隨口問月兒“月兒喲!你說,如果有一個人,在我手裡是廢物,而一旦給了敵人,他就會變成強敵。你說我該怎麼辦?”
月兒想也沒想就答道“當然是殺了他咯!”
呃……
確實是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我真是犯蠢,居然沒想通這個!是啊,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殺了他就是了。
隻是……殺一個小孩子?
倒不是趙二多麼有仁慈心,他才不是聖母。他單純就是覺得自己堂堂青州牧,手握數十萬大軍,去殺一個毫無反抗之力的小孩子,簡直太跌份了!
於是趙二又問月兒“除了這個之外呢?還有沒有其他好方法?”
月兒一歪頭“囚禁起來?”
還不如直接殺了呢!
看到趙二明顯對這個答案不滿意,月兒又想了想,答道“既然他在敵人手裡會變得很難對付,那就讓他失去變強的機會就好了!”
呃……像之前想的那樣,把他收過來然後培養成廢物嗎?
總覺得可惜……
想了好一陣子,月兒見趙二沒彆的吩咐,便離開辦事情去了。等再次回來,已經是捧著諸葛亮相關的資料過來回報任務成功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