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再說王允那邊,今日上朝,又安排了一些事情,散朝之後,王允便聽群臣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議論。他側耳聽了下,居然都在為蔡邕的死而惋惜。
這幫混蛋,居然惋惜同情董賊之人!真是不分善惡!
第三天,又是如此。第四天,亦然。
王允不由怒了,心說你們這幫人有完沒完?能不能談點彆的?
“他們這些人,比起你,更向著蔡邕呢!”
哼!
“當初董桌當政時,他們也是這樣,不向著掌權者,卻同情被處死的人。”
這幫混蛋!
“你要小心啊,你看他們現在都很少找你聯絡了。他們不去聯絡你,就隻能背後自行聯絡了,至於商議些什麼……嘿嘿嘿!”
反賊!他們要造我的反!
“不能對他們仁慈啊!”
我知道!
就這樣,又過了些日子。
這天,朝堂上正在討論對涼州軍的處置問題。原本他們與王允商議好的策略是,隻誅首惡,餘黨不論。所以李傕郭汜他們,儘可饒恕。
但是王允忽然又變主意了,他覺得這些人當年惡事可沒少做。包括淫汙百官家眷,刨開百姓墳墓之類的,這些可都不是董卓下令,而是他們自行去做的。
如果就這麼放過他們,那麼那些受害的百姓,豈不就白白遭罪了?他們的冤屈,誰替他們伸張?
更關鍵的是,董卓剛死時,他們居然還敢派兵去救李儒,殺害我軍將士。這說明他們根本沒有悔改之心!
“是的,是的,正義必須得到貫徹!嘻嘻嘻……”
朝堂上又有人提議,說不如讓皇甫嵩去統領這支軍隊。皇甫嵩乃是正直之士,而且在西北頗有威望,足以壓服他們,使他們不敢再作亂。
王允卻不同意,反駁道“不行,這幫涼州軍隊太過危險了!況且皇甫將軍年事以高。萬一突然病逝,底下一亂,又生禍患!不如乾脆把他們都解散掉!”
這個皇甫嵩也不是很可信,此人與董卓素來曖昧,據呂布說之前查抄郿塢時,皇甫嵩居然替董卓家眷求情。
甚至連那個董白都很有可能是皇甫嵩私自放走的,隻為給董家留點血脈!
王允最後說道“還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這幾個人,是他們的頭領。隻要他們還活著,就隨時可能反叛,彆人可以饒恕,他們四個必須處死!”
當即不顧群臣反對,下達了對這四個人的追殺令。
“這幫大臣,真是拎不清,你做得如此正確,他們卻要反對你!”
邪魔,你最近說得話我越來越愛聽了。
“嘻嘻嘻……我一直都沒有變,隻是你對我的偏見消失了而已!”
這樣啊!
再說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逃到涼
州後,聽聞朝廷宣布隻誅首惡,協從不論。想著首惡是董卓,他們四個應該算協從,便派人到長安上表求赦。結果王允給他們的答複是“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使者回報李傕。李傕等人當即就慌了,嚇得不知所措,最後隻得道“求赦不得,咱們各自逃生去吧!”
說著就準備遣散軍隊,然後隱姓埋名,跑去鄉下度過餘生。
這時一個人攔住了他們,勸道“各位叔伯,小侄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