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弘這次倒是沒有跟閻象唱反調,而是讚同道“弘以為,閻主簿此言有理!確實應該命呂布分屯他處,這樣就可以讓他隻吃敵人,而不吃主公了!”
袁術聽楊弘這麼一說,笑問道“大將不是跟閻主簿不合嗎,為何這次會讚同他的意見?”
楊弘嗬嗬一笑,道“弘一切為主公考慮,隻認對錯,不認誰說的。弘不會因為個人私怨而影響主公大業!”
袁術一聽當即誇讚道“楊大將真是忠心!”
閻象卻歎了口氣,心說這楊弘還真是會賣乖。
於是袁術命呂布暫時駐紮在宛城南邊的新野縣。一方麵是給他個容身之處,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他幫自己防備南方的劉表。
而劉表則壓根對進攻袁術沒有任何興趣,他現在時時防備著孫堅的襲擊。
那孫堅自從上次差點中計身死後,便開始在豫州遍尋謀士。他想著,如果上次進攻劉表時,杜襲在自己身邊的話,定然不會出這種事。那樣一來,不僅自己沒了危險,祖茂也不會死。
隻是豫州這邊必須得有人時刻坐鎮,這邊的政務也隨時需要人來處理。光有一個杜襲,根本不夠用啊!
如果能再招募幾個謀士,然後讓他們各有分工,一個搞內政,一個在軍事上防禦本土,一個隨自己出征籌劃軍務……豈不美滋滋?
孫堅想著,天下人才出潁川。這盛產謀士的潁川就位於豫州,這裡人才極為豐盛。孫堅就專程在潁川郡內尋找。結果發現雖然這邊文士的確極多,然而這幫人一個個眼高手低,能力沒展現多少,條件要求先提了一大堆,又是要高官,又是要厚祿。
這也就罷了,他們還喜歡玩站隊、搞對立,你要是要了這個人,就不能要那個人,倆人有仇。偏偏他們的關係還不明著告訴你。你先找甲,甲說考慮考慮,你又去找乙,乙聽說你找過甲了,就跟你打哈哈,雖然心裡已經決定不可能加入你了,嘴上卻把話說得很模糊,給你一種有希望的感覺。然後回頭甲一聽你去找過乙了,也開始跟你打哈哈,不說拒絕,但也絕不同意。最後搞來搞去,孫堅唯一的收獲就
是得到一些隻能勝任文吏的寒門文士,真正的人才一個沒得。
氣得孫堅當即決定,以後再也不來潁川找人才了!
他又去豫州其他郡尋找,這一找,還真找到一個大才,那便是陳群。陳群雖然也是潁川人,但當時不在潁川,而是在沛國遊曆。他這人就老實多了,一看孫堅求才心切,也不擺架子,直接答應了。
孫堅發現這個陳群更擅長內政,於是當即拜陳群為彆駕,讓他主要負責豫州的內政治理工作。
孫堅在尋覓文官人才的同時,武將也順便尋訪到了一些,其中有許褚、陳到、鄧當(呂蒙姐夫)等人,都分彆安排了職位。
陳群到任後,勸孫堅最好先在豫州鞏固根基而後再徐圖霸業。孫堅雖然答應了,但還是時刻不忘去找劉表算賬,以報祖茂之仇。
陳群繼續勸道“主公,您想沒想過,上次您想把家眷托付給趙二,那袁術是怎麼得到消息的?那是因為豫州這邊遍地都是支持袁術的世家啊!您也是因為他們的支持才能當上豫州刺史的。這些人現在對於袁術的支持是遠高於對您的。所以在您有什麼舉動時,都會偷偷向袁術報訊。如果您不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等哪天您跟袁術翻臉了,這豫州瞬間就會換個主人!”
孫堅聽後大驚,忙問道“那怎麼辦?”
陳群便建議道“主公您需要在豫州本地樹立足夠的威望,同時暗中結交當地的一些不太得勢的世家。而那些支持袁術的世家,則能拉攏就拉攏,不能就不再理他們。您隻要聯合這些原本不得勢的世家一起,將那些頑固忠於袁術的人推翻,這樣一來,豫州就會更聽您的,而不是袁術的了!”
孫堅覺得有理,當即與陳群商量出一係列穩固豫州的計劃。
之後陳群又建議孫堅說,若要攻取荊州,最好先攻下揚州。那揚州現在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勢力,而壽春、淮南等地又是糧多人足之地。方便自己積蓄勢力。
孫堅同意了陳群的計劃,開始派兵試探揚州虛實。卻不想那袁術知道了此事,當即寫信乾涉,又命呂布屯軍豫州邊境,以為威脅。孫堅接到消息後隻得派兵回防,進攻揚州的計劃就這樣不了了之。
袁術可不想讓孫堅做大了。現在袁術雖然隻有南陽一個郡,但南陽一郡人口可抵一州。而孫堅在豫州,表麵勢力與自己勢均力敵,但豫州的世家可大多聽袁術的。所以在袁術看來,現在的孫堅還在控製之中。
但若是他再有了揚州,自己可就製不了他了!
關於貂蟬這人在正史中的記載,出自《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卓又使布守中合,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意思是呂布跟董卓的一個侍妾私通,後人根據這個情節,而演化出了連環計、貂蟬的故事。
在作者我看來,貂蟬的故事並非沒有可能是真的。隻不過在當時的情況,史官不可能記載說王允派了個名叫貂蟬的女人先嫁董卓後勾引呂布最後離間兩人關係。因為王允不可能告訴史官自己的真正計劃,畢竟當時呂布是他這一黨的人,要顧及他麵子。
而不了解內情的史官,就隻能在呂布出走後,簡單地記載說呂布跟董卓侍妾“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