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李乾看著自己這個侄子,心中一陣感慨
自己的兒子李整雖然也是個不錯的孩子,但是侄子李典卻明顯更加優秀。對於整個李家來說,如果僅僅是要家族不至於衰落,並且穩步發展,那麼兒子李整足以勝任。但若是想讓家族一躍而起,發揚光大,那隻有李典有這個能力做到。
李典,字曼成。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群書。
李乾不由誇獎道“典兒說得有理,那麼就答應滿先生好了!”
李典聽到李乾誇獎,先是謙虛了幾句,而後又建議道“伯父,咱們李家在濟陰乘氏縣還有幾千賓客。如果要出兵的話,可與他們彙合,力量集中後才能更方便破敵!”
李乾點了點頭,答應了。
而後李乾再度請來滿寵,表示願意傾力支持剿匪事業,還請滿先生率領他們破敵。
滿寵感激李乾的好意,隨即又表示這支軍隊還是交給李家來直接指揮比較好,畢竟李家人對自己家族的內部情況更加了解。而滿寵則作為隨軍參謀,出謀劃策即可。
這番話又贏得了李乾的好感。
於是部隊當即出發,由李乾親自率領,李整、李典亦隨軍同行。他們先掃清巨野縣內餘匪,而後前往乘氏縣彙合賓客。
而乘氏這邊早已接到李乾的消息,滿寵等人剛一到來,乘氏李家便出城迎接,為首的正是乘氏李家的負責人李叔節。另外還有李叔節之弟李進先,和族人李進。
幾人先是一番問候,而後介紹滿寵給他們認識。這滿寵好歹也算是一個兗州名人,當年不畏強權拷死督郵的事情人儘皆知,故而眾人也算相處甚歡。
經過一番商量,由李進帶領乘氏這邊的私兵加入滿寵的隊伍,其餘人繼續留守乘氏。畢竟濟陰這邊雖然受匪寇侵擾較輕,但是濟陰這邊的郡兵力量也並不算充足。
郡守吳資為了支援張邈他們,而率領大部分郡兵前往陳留,去對抗袁術去了。
在彙合了乘氏這邊的力量後,眾人便再度回到山陽。
先在金鄉縣得到一批鄉勇,而後南下昌邑,之後由西向東,再由南向北,依次將東緡、防東、方與、高平、湖陸、南平陽、瑕丘縣逐個收複。自此,山陽郡平定。
在這個過程中,李整、李典、李進這三個李家年輕一輩,皆表現不俗,帶領著飲食充足、裝備精良的李家私兵,打了不少勝仗,立下了赫赫功勞。
而家主李乾欣慰地看著他們的表現,已經可以預見到,李家的崛起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了。
隻是……李典口中的明主,在哪呢?
陳留郡。
兩軍正在對峙之中,張邈、張超兄弟和吳資的部隊彙合一處,以三郡之力來對抗袁術一郡之兵。
表麵上看似乎張邈他們占儘優勢,然而南陽郡殷富,人口眾多,一郡之力可抵一州。這樣一來,張邈他們三郡的兵力合起來,反而還不如袁術一郡之兵多。
好在張邈他們是本土作戰,可以從陳留本地征募不少駐防兵力,而袁術為了防備劉表,也沒有兵力儘出,隻是出動了一半而已。一加一減之下,在陳留這裡倒是勉強能夠與袁術處於勢均力敵的對峙狀態。
隻是就這麼一直對峙下去也不是辦法。兗州東部的黃巾和劉備、孫堅、陶謙部隊隨時可能西進過來劫掠,如果把有限的兵力都耗在這裡,放任匪寇們在自己後方搞破壞,那誰也受不了。
正當張邈他們感到焦急之時,有一個人過來求見,一問得知是陳留平丘人毛玠。
毛玠,字孝先。少時曾為縣吏,以清廉公正著稱。在陳留這地方多少也算有些名氣。因為現在兗州一團亂局,故而毛玠打算避亂荊州,去那裡隱居一段時間。
但是在臨走前,想到自己的父母官張邈在積極對抗外敵,自己卻隻想一走了之,有些心中愧疚。於是便來求見張邈,想在離開之前,幫他一把,之後再去荊州。
張邈自然歡迎,而後詢問毛玠有何破敵良策。
毛玠便對張邈說道“現如今府君與袁術之軍對峙良久,府君不願意再繼續下去,但是府君可有想過,那袁術是否也願意一直這樣下去呢?”
張邈聽了一喜,急問他道“先生的意思是說,那袁術也想要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