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然而事實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了袁紹軍所有人的意料高順的騎兵輕易地鑿穿了顏良的騎兵。就像刀切奶油一般,輕鬆地把顏良的騎兵隊給切成了兩半!
顏良這才發現,這高順的騎兵隊……似乎比自己的騎兵隊密集得多。
奇怪啊,那群匈奴人不是跟自己說,騎兵隊越分散越好嗎?
怎麼……對方反其道而行之……卻勝了?
然而時間已經不容他思考這些了,那些匈奴騎兵自從被高順輕易鑿穿後,士氣立刻崩潰,開始四散而逃了。
匈奴人紀律低、維持士氣能力差的缺點瞬間暴露出來。他們久居草原,為了生存而變得極為狡猾,隻要看到敵人弱小,就如虎狼般猛撲上去。而一旦發現敵人比自己強,就會當機立斷,跑得比誰都快。
如果是漢人的騎兵,比如並州鐵騎、白馬義從這種,在一次騎兵對衝後,如果發現自己不如對方,在一個足夠威嚴的指揮官命令下,是能夠進行下一次對衝的。即使在瞬間遭受重大傷亡時,雖然也會士氣崩潰,但是如果潰兵被將領及時收攏,還是可以重新恢複士氣的,就如同當初界橋之戰時趙雲做得那樣。
而匈奴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一旦崩潰,就會得到一個移動速度提升300的buff,瞬間消失在你視野裡,想收攏都收攏不來。
倒是那數百遊騎兵,畢竟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沒有像他們那些同族一樣潰逃,隻是撤回了麹義那裡。
高順又趁勢追殺了一陣子,隻不過因為對方獲得了逃跑buff,根本追不上,結果也隻是讓對方跑得更徹底了而已。
那邊麹義見狀急了,心說怎麼回事?明明我的騎兵是占優勢的啊!
為什麼會敗?沒道理啊!
田豐趕忙提醒道“麹將軍,冷靜下來!依我看,我們該提前發動伏擊策略了!”
麹義當即反應過來,然後射出了鳴鏑。
趙二這邊聽到對方射鳴鏑,就感到有些不妙。果然沒過多會兒,自己大軍的後方,便出現了喊殺聲!
哎呀?奇怪,對方是怎麼繞到我後麵去的!是使用了什麼特彆的計策?
不管了,先讓太史慈去對付他們!於是趙二這邊吹響了哨子。
遠方太史慈聽到哨聲,立即出擊,與這支突然冒出的敵軍部隊交上了手。
太史慈見對方的部隊有大將指揮,便大喝一聲“我乃東萊太史慈,來將速速通名!”
對方聽後一愣,隨即回應道“原來是虎牢關下斬殺華雄的太史慈,久仰!我乃河間張郃張儁乂,在此領教閣下武藝!”
兩人說罷,隻見太史慈縱馬橫槍,直取張郃。張郃挺槍來迎,雙方縱馬交頸而過,一對一拚了一擊。
隻聽“當”的一聲,太史慈發現對方居然是個高手,遂不再小看對方。而張郃亦知道了太史慈不是浪得虛名,雙方開始認真纏鬥起來。
趙二從偵騎口中得知太史慈已經成功纏住了對方,便鬆了一口氣,再度看向戰場前方。
隻見顏良的部隊已然潰散,不再構成威脅。高順便放棄了繼續追殺,而是朝麹義的中央方陣發起了衝擊!
麹義當機立斷,命文醜騎兵分成兩部,其中一千人在一名匈奴人的指揮下負責糾纏住高順,文醜自己則親率一千五百人隨時防備張飛。
同時,中央三萬混合步卒方陣中,分離出三排弩手列在最前方,準備應對敵人騎兵的衝擊。
趙二看到對方的步卒方陣有所動作,不知道對方僅僅是改變陣型,還以為對方是要把步卒壓過來。於是笑道“既然對麵的大部隊動了,咱們的大部隊也彆閒著了,上吧!”
立刻下令張飛的右翼騎兵向敵軍發起衝擊,同時趙二的步兵方陣也緩緩壓上,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
田豐一見此景,知道敗局已定。現在騎兵戰不如敵人,而步卒更是不如敵人。這樣下去是沒有勝算的,與其這樣耗下去,不如趁著軍隊士氣尚存,組織部隊撤離戰場。
他對於組織撤退有一套,上次界橋之戰時,撤退卻沒有重大損失,便是他的功勞。隻不過……
這邊的地形不太好,平原居多,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山地叢林。畢竟是平原國……
當然,平原地區撤退自然也有平原地區的方法,就是派騎兵對敵人追兵進行牽製騷擾,然而……這幫不靠譜的匈奴人,田豐可不敢把這麼重要的任務指望在他們身上。那數百遊騎兵雖然相對靠得住,但是數量又太少了。
再看從文醜部隊中分離出來的那一半騎兵,原本是奉命去糾纏高順的,沒想到他們剛一脫離文醜的控製,便立刻轉身逃竄,根本不顧友軍死活,瞬間沒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