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賁這人袁術當然認識,簡單問候一番後,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啊?”
孫賁便解釋道“實在抱歉,這是一場誤會!我家孫將軍接到袁將軍的信後,不敢耽擱,當即著手準備出征劉表事宜。我們以為袁將軍出征兗州會走河南,所以便下令邊境部隊加強防範,不允許任何部隊進入,這本來是為了防範劉表,不想卻衝撞了袁將軍,真是罪過!”
袁術一聽,原來是這樣,便表示不再介意。
而後孫賁又表示道“我家孫將軍已經下了明令,在戰爭期間,豫州會為袁將軍的軍隊通行權,您的大軍可以在豫州地盤內任意穿越。”
袁術點了點頭,心情大為開朗“替我問候下你們孫將軍,預祝他旗開得勝!”
就這樣,小風波過去了,袁術大軍終於進入了兗州,到達了陳留郡。陳留郡守張邈接到消息後,不僅沒有派兵抵禦,反而親自帶人來到袁術軍前迎接,並公然向袁術表示,自己早已期盼袁術到來久矣!這次袁術伐曹,張邈會堅決站在袁術一邊,隻要袁術攻下了兗州,張邈願意全心全意服從袁術的統治。
袁術哈哈大笑,心說這曹操果然不堪,這仗還沒打,手下就有一個郡叛變了!
於是袁術誇
獎了張邈幾句後,便命他派幾個向導過來給自己大軍引路,同時準備糧草協助供應軍需。袁術還向他表示隻要張邈你真心投靠本將軍,本將軍就不會虧待你的!
張邈笑著答應了,心中卻想哼,塚中枯骨,中了計都不知,我就在這看你怎麼死的!
袁術的軍隊沒有在此停留,繼續前進,一直到達了陳留郡北部的封丘縣,然後屯駐在此。
而他寫信過去的幾個諸侯,也都回信了,均表示願意儘全力支持袁術的行動,為“正牌”的兗州刺史金尚討個公道。
其中於夫羅響應最為積極。他不僅帶領自己的部隊過來了,還聯合了一支黑山軍一同來到封丘,與袁術本部彙合。袁術一高興,當即賞了於夫羅不少綾羅綢緞。
公孫瓚本來是想派出一支軍隊來援的,但是一聽於夫羅居然也去了,便又改主意了。以路途遙遠為由拒絕出兵,僅僅是在口頭上聲援一下袁術。
他才不願意跟於夫羅並肩作戰,雖然在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時,於夫羅也加入了,但那時情況不同。那時討董是大義所在,不加入對名聲有損。而且那時候於夫羅隻是來充數的,根本不算作一路諸侯。
而這次就不一樣了,於夫羅被袁術當成一路諸侯來對待,公孫瓚才不要跟匈奴人一個待遇。
之後是陶謙,他派人率領一支軍隊借道青州,來到了東郡東北部的發乾縣。
袁術一看喲,居然深入敵後,好膽量,好氣魄,我很欣賞!於是又賞賜了一批金珠糧草。
孫堅那邊也傳來消息,他的戰備已經做好,將即刻率軍西進荊州,牽製住劉表。
最後是趙二,他說他本人現在在冀州,因為剛剛打完龍湊之戰不久,有一大堆戰後事宜要處理,所以委托正在兗州東部的劉備來響應袁術的號召。
對此,袁術也表示理解,畢竟這趙二剛剛在冀州狠狠教訓了自己那個婢女之子哥哥,為自己狠狠出了一口氣。所以兗州這邊的事,交由手下來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於賞賜麼……聽說趙二這人很好色,就賞他些美女好了……當然,是我看不上的那些。
賞賜之後,便是乾活了。袁術計算了一下自己這邊的兵力,盟友那邊的兵力,以及敵人那邊的力量。
自己有十萬大軍,趙二握有一州,怎麼也能拿出五萬人吧?陶謙深入敵後遠征,人數不會太多,估計也就兩萬。再加上於夫羅及黑山軍的三萬,加起來大概有……二十萬吧!
兵力相當雄厚啊!
而敵人那邊,曹操的盟友袁紹剛剛麵臨龍湊之戰和巨馬水之戰兩場大敗,應該是拿不出什麼兵力來了,算他一萬好了!
至於曹操嘛……據說收編了不少黃巾俘虜,又是本土防禦,十萬怎麼也能湊出來吧?
二十萬打十一萬,嗯,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