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不聽勸阻,執意進兵。
閻象又看了看楊弘,心說這楊弘雖然是個媚上饞臣,但畢竟頗有智計,不會連敵人這點詭計都看不出吧?
然而事實上楊弘還真沒看出來。袁術的這兩個謀士,楊弘擅長戰略,而短於戰術。讓他製定大方向可以,具體的戰術策略就不是他所長了。而閻象則更偏重於內政治理,在戰術方麵……也就比楊弘稍強些而已。
大軍剛行到半路,便聽到一聲鳴鏑,大將紀靈暗道不妙,趕忙出言提醒道“主公小心!可能有埋伏!”
然而這提醒顯然有些晚了,四麵八方都響起了喊殺聲,袁術軍頓時陷入大亂。
手下人紛紛勸袁術道“主公,此時應當先行撤退!而後再找曹操算賬。”
袁術當然同意。
於是留下一支部隊斷後,其餘大軍後撤。曹操軍順勢追殺,一路到達袁術原先的駐地封丘才停了下來。
驚惶未定的袁術一進城中,剛要歇息。卻又傳來之前負責斷後的部隊臨陣投降,曹操軍又追了過來的消息。
“這幫叛徒!”袁術大罵了一句,但也沒準備繼續逃,因為封丘雖然隻是個縣城,但規模卻不小,防禦力也不錯,可以抵禦敵人。這也是為什麼他當初選擇這裡當他的大營的原因。
沒想到曹操的軍隊追到封丘後,並沒有立即發起進攻,反而開始分散部隊,準備把封丘城給圍起來!
紀靈又一次勸道“主公,我軍後援已斷,軍中糧草不濟,若是被曹操合圍,必然隻有敗亡一途。主公當趁曹軍合圍之勢未成,迅速突圍!”
紀靈在投靠袁術前就頗有戰爭經驗,作為袁術麾下頭號大將,在出謀
劃策方麵或許不是很擅長,但在臨陣決斷方麵,還是湊合的。
閻象反對道“現如今我軍雖然受挫,但實力未損。宜先固守城池以恢複士氣。而後再憑借兵力優勢擊退敵人,以扭轉戰局!”
楊弘冷哼一聲,反駁道“這封丘城不比南陽,是陳留張邈的地盤,難保裡麵沒有他的內應。張邈首鼠兩端之人,在咱們得勢時可以幫咱們,一到失勢時,難保不會反咬我們一口!一旦趁夜打開城門,後果不堪設想!”
袁術雖然很累了,不想再一次逃跑,但他覺得楊弘說得對,於是趕緊又穿好鎧甲,上馬突圍。
大軍朝西南方向逃走,剛走到半路,迎麵又出現一支兗州的部隊,一看旗號,居然是陳留張邈的部下!
原來這張邈當初一見袁術大舉進攻,知道光憑自己的陳留一郡無法抵擋,便假意投靠了袁術。但他時刻沒忘了反擊,所以他的軍隊一直都處於集結狀態,隨時打探雙方消息,準備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現在聽到袁術在匡亭敗退的消息,知道袁術敗勢已現,便趕忙把兵馬調到袁術撤回南陽的必經之路上,準備痛打落水狗,給袁術來一擊。
楊弘罵道“看吧,這張邈果然來咬咱們來了!”
袁術見後有追兵、前有攔截,便隻得改變逃跑方向,趕往東南方的太壽城,驅散了裡麵的地方軍,在太壽城裡駐紮下來。
可算是能歇息一下了!袁術感歎道。
曹操在嘉獎了張邈一番後,便率軍包圍了太壽城。
此時曹操已經彙合了兗州其他郡國的部分兵馬,兵力已經增加到五萬餘人,而袁術的大軍,則隻剩一半了。
至於於夫羅與黑山軍,則早在封丘即將被圍時,便不再跟隨袁術,自行跑了。
袁術一邊怒罵這兩夥鼠膽之輩,一邊在太壽城裡安歇下來。
這次楊弘並沒有勸他突圍,一方麵軍隊疲敝,實在跑不動了,袁術更是不肯再跑了,楊弘知道勸也沒用,故而不去找不自在。
另一方麵,這太壽城並非是什麼大城,而是類似於軍事據點的一個城,裡麵沒有居民,不怕張邈細作混進來。裡麵存糧也足夠,憑城據守的話,可以堅持很長時間。這些時間足以讓袁術軍恢複士氣,發動反擊了。
那曹操初領兗州,在兗州根基尚還不穩。這次袁術大舉進攻,他連集結全州兵馬都來不及,更不可能玩什麼堅壁清野了,所以給了袁術一個喘息的機會。
袁術想好好放鬆一下,曹操那邊卻不準備讓他輕鬆。
謀士戲誌才建議道“主公,這袁術想趁機休息恢複元氣。雖然即使恢複了,也不足懼,但畢竟那樣一來,打起來損失不小,故而咱們要迅速擊敗他!”
曹操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便問道“計將安出?”
程立看了下周圍地圖,想了想,道“睢水(黃河一條支流的支流)距離太壽城極近,而太壽城城牆又不高,故而可用……”
“水淹!”戲誌才與程立同時說道,兩人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