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蒯越軍營。
中軍大帳中,幾名將領正在焦急地低聲商議著什麼,他們是職位僅次於霍峻、蔡和的將領。現在霍峻正在巡查防務,蔡和在養傷,故而帳中隻有他們和蒯越在。
之前與杜襲部的交鋒,他們這一部損失不小。雖然要追究責任的話,蒯越與蔡和是主責,但是他們兩人後台都很硬,就算是被罰俸也完全可以不當回事。而他們這些無名將領就承受不起了,罰俸一個月就足以讓他們吃糠喝稀。不過他們雖然焦急,卻又不敢去打擾蒯越,萬一他是在思考破敵之策,自己打斷了他的思路,豈不是罪孽深重?
蒯越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但並沒有出言寬撫,而是老神在在地坐在那裡閉目養神,手中羽扇輕輕搖動。
忽然,蒯越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於是他睜開眼,對眾人道“諸位勿憂,我們取勝的機會來了!”
眾人一驚,而後心中大喜,忙問道“先生可是想到了破敵之策?”
蒯越沒有回答,而是看向帳外,隨即便見到一個傳令兵疾步從帳外走入,而後單膝下跪彙報道
“報主帥,孫堅軍剛剛拔營,向來路撤軍了!”
眾人聽後紛紛稱讚蒯越道“先生真大才也,神機妙算,我等佩服!”
蒯越微微一笑,受了他們的稱讚。心想這孫堅被我軍三麵包圍,又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擊破任何一麵,撤退是必然的。如果他不撤退,那麼我就會命令三軍不斷派小部隊襲擾,那是誰也無法承受的。
隨後蒯越收起了笑容,正式對他們下令道“叫霍峻過來,準備朝敵軍發起反擊!另外派人通知安陸城內的黃祖和南麵的黃忠部。叫黃祖守好城池,彆被杜襲給偷了城,而黃忠則與我合兵一處,追擊孫堅!”
又對麵前一位將領下令道“你,立刻帶領五百騎兵追上敵人,不要與其交戰,隻管黏住他們!”
“喏!”
這位將領不敢耽擱,拿著手令迅速出帳,召集了自己所部五百親信,又從馬廄中隨意拉出五百匹相對高大些的戰馬,便帶著他們踏上了追擊的道路。
在正常情況下,一名騎兵是不會隨意選匹健馬就騎上去作戰的。因為馬是活物,而不是機械,需要與騎手進行感情上的培養與騎術上的磨合。與騎手磨合好的戰馬會變得十分溫順聽話,無論你是讓它跨越荊棘還是涉過淺溪,它都會一絲不苟地執行你的命令。而沒有磨合好的馬匹,即使它在前任主人胯下表現得再好,在新主人手裡也會變得不那麼好用,甚至連移動速度也會大減。所以騎兵在通常情況下騎的馬匹都是固定的,不會輕易換馬。
無奈荊州這幾年被孫堅給禍害得夠嗆,尤其是上次攻擊荊州時,孫堅軍靈活地運用水運優勢,快速機動,逼得荊州騎兵們不得不來回折騰,今天星夜馳援這裡,飯還沒做熟,就要趕往下一處。幾番折騰之下,馬匹累死了不少。
故而這次作戰時,荊州騎兵的馬匹都是新配來的,與騎手之間生疏得很。
騎兵將領雖然知道這一點,但也沒有辦法,隻能湊合著用,反正這次
的任務算是輕鬆,對騎兵質量要求不高。
他們動作麻利不拖遝,很快就追上了孫堅軍的……斷後部隊。
騎兵將領看了看斷後部隊的旗號,一皺眉,驚訝道“青州軍?他們怎麼會在這裡!”
之前青州軍跟隨孫堅時,並沒有打出旗號,故而荊州這邊完全不知情。現在他們有了作戰任務,自然要把旗幟打出來。
青州軍為何會出現在這裡,不是這位將領此時需要思考的。他看了看周圍的地形,發現青州軍占據了一個比較有利的地形。軍隊兩旁都是樹林,荊州騎兵要想繞過對方並不容易,萬一敵人在樹林裡埋伏了兵馬,那就更不能繞了。
於是他在命人將此消息彙報後方後,便決定對這支斷後部隊發起襲擾性攻擊。如果不能擊潰這支斷後部隊,是無法“黏住”孫堅的。
五百名荊州騎兵分出五十人偵查四周,剩下人分成了三波,每波次一百五十名騎兵,輪流衝向了青州軍。他們在衝到距離青州軍約幾十步的地方開始減速,同時向敵人拋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這是典型的騎射戰術。
很多人都以為騎射戰術是北方草原民族的專利,甚至在大部分軍盲作者寫的小說中,主角的騎兵部隊一玩騎射,其他中原騎兵就高呼“不可戰勝!”“原來還可以這樣!”,然後被騎射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