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先是還了一禮,他可受不起賈詡的大禮。而後奇怪地問道“這些事直接同繡兒商量不就好了嗎?身為他叔父,我一直都是支持他的呀!”
張濟自從看到張繡變得出息了之後,便已經下決心把自己的勢力全權交給自己這個優秀的侄子處理。要不是張繡極力懇求,張濟連這個名義上的全軍領袖位置都想讓給張繡。他隻想退居二線,安心養老即可。有鄒氏陪著,也算樂無邊了。
賈詡繼續說道“是這樣的。我軍現在已經占據了三郡,引起了李傕、郭汜他們的提防。這也意味著我軍從此很難再向東部擴張了。要想再進一步成就霸業,就隻能向西了。”
張濟沒聽明白“向西?打韓遂、馬騰
他們麼?”
張繡看不下去了,直說道“不,是長安。我軍準備朝李傕、郭汜下手!”
“啊!”張濟驚呼一聲,差點把案幾上的水杯碰掉。
好不容易緩過來後,張濟思慮了一會兒,忽然問張繡“繡兒可有把握?”
張繡坦言道“絕對的把握是沒有。但事在人為,為了咱們張家的大業,無論是誰,隻要成為路上的絆腳石,就必須除掉!”
張濟閉上了眼睛,許久之後才睜開,堅定地看著張繡道“繡兒放手去做吧,以後這類事情不必問我。我老了,不想攙和這些。至於李傕他們……自從他們殺了樊稠之後,我們的情分就已經儘了。”
說著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累了,便下去休息了。隻留下張繡等人繼續商量。
張既首先發言道“雖然我們已經決定了要同李傕等人開戰,但是目前我軍還是應該以積攢實力為主,待準備充分後才好下手。”
杜畿亦讚同道“弘農人口稀少,又被我們經營了一段時間了,倒是不用操心什麼。南陽、河東二郡,都是我軍剛剛攻下的,人心不穩,兩地世家亦未完全認同我軍的統治,所以我軍目前應該把主要精力花在消化這兩個郡上。尤其是河東郡,我們要加快速度,在李傕他們插手之前掌握住,不要讓我們辛苦打下的地盤被外人奪去了。”
最後由賈詡總結道“所以,我軍隻需要做好隨時同李、郭翻臉的準備即可,至於表麵上,還是要保持基本的和平為宜!”
張繡點了點頭“嗯,就這麼辦!”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賈詡等人忙於治理地方,而張繡則出麵拉攏三郡的人才。
張繡憑借著自己對三國人物的了解,很快就挖掘到了魏延、毛玠、李嚴等人才。魏延和李嚴因為地位不高,名氣也不大,故而很老實地投靠了;毛玠雖然不太情願,也被迫投靠了。
唯有某個關在囚牢裡的大才,至今仍然不願意投靠張繡。
張繡站在牢籠前,問候道“公達,近來可好?”
“托宣威侯照拂,攸衣食無憂,過得很好!”
張繡笑道“嗬嗬,公達還真是豁達。若是公達肯投靠本將軍,彆的不說,讓公達日子過得更加優越還是沒問題的。”
“宣威侯說笑了,攸向來隻忠於朝廷,可沒有投靠某個將軍的意願。”
張繡冷哼一聲“我一直以為隻有荀文若死忠朝廷,沒想到你荀攸也是如此。隻可惜,你是見不到漢庭光複的那一天了!”
“這樣啊,那還真是不幸。”
張繡最後勸道“公達,本將軍最後問你一次,你真的甘心自己的才乾就此埋沒了麼?”
“如果攸隻貪圖個人榮辱,當初就不會行刺那董賊!宣威侯,不送!”
“哼!”張繡忿忿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