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憤怒地冷哼一聲“這個袁公路,越來越不像話了!”
隨即他對關羽解釋道“老夫思來想去,這事還是不瞞你了。在你來廬江之前,這揚州刺史府就已經被袁術所占。他枉顧朝廷命令,自封揚州刺史。這也就罷了,他還以刺史的名義,屢屢給揚州各郡下令,要各郡給他錢糧、兵甲。老夫乃是先帝時朝廷所封廬江太守,當然不可能承認他袁術的偽職,更不可能聽他的命令,是以一直無視他。他麾下主簿閻象前陣子來老夫這裡勸過幾次,被老夫罵走了。不想之後他們就派人向老夫借糧,還聲稱若是不肯借糧,後果自負!”
關羽聽到這裡,也忍不住了“袁術簡直欺人太甚!”
陸康示意關羽等人跟自己向前走,他倆與廬江五虎等人一起進入一座軍帳,而後陸康接著說道“那人再次被老夫罵走後,這廬江就不再太平了。袁術派麾下將領雷薄率水軍開進巢湖,借口來巢湖剿匪,屢屢與廬江水軍發生衝突,甚至在近日公然與廬江水軍廝殺起來!”
他指了指地圖上巢湖的位置。這個巢湖的麵積很大,足有一個縣大小。位置在九江郡與廬江郡交界,兩郡各占巢湖一半麵積,算是兩郡共有的。
以往巢湖裡確實是有不少水匪存在,這些水匪在湖泊中來去自如,以巢湖為根基,時而北上劫掠九江,時而南下劫掠廬江,很是讓兩郡官府頭疼。隻不過後來陸康上任廬江太守後,對巢湖水賊進行了大力清剿。要知道陸康可是剿匪大師,又精習水戰,區區水賊哪裡是他對手,很快就被陸康剿滅一空。
所以說,袁術他們所謂的剿匪借口根本站不住腳。
關羽仔細觀瞧了下地圖,點了點頭。
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眾人向帳外望去,隻見一名傳令兵騎馬奔到校場,滾鞍下馬,快步來到帳前,下跪行禮道“報將軍,緊急軍情!”說著一封情報被遞了過來。
陸康現在除了是廬江太守外,還有一個忠義將軍的頭銜,這是先前劉表、趙二、陶謙、孫堅等人上表朝廷效忠時,陸康也遣人去了長安,獻上供奉,朝廷特封他為忠義將軍。故而廬江這邊有的稱他為太守,也
有的稱呼他為將軍。
陸康也不避諱關羽,直接打開觀瞧,隨即他眉頭一皺,對關羽等人說道“雷薄殺過來了!”
廬江五虎們當即忍不住叫囂起來“雷薄這廝太過囂張了!視我們廬江五虎為無物嗎?”
“哼,雷薄小兒,先前也就是欺我們五虎不在,才敢如此放肆!”
“沒錯,他肯定是打聽到我們五虎休假了,才想趁機沾我們廬江便宜!咱們休假前他哪敢囂張?”
“可惜他沒料到,我們五虎提前回來了!這下有他好看的了!”
“一定要狠狠給他個教訓,讓他見識下我們五虎之威!”
關羽眯眼看了他們一下,轉而問傳令兵“可知對麵人數多少,實力如何?”
關羽倒是絲毫不懼袁術軍,早在當年十八路諸侯會盟時,關羽就看出袁術軍的不堪,後來袁術聯合了全國大半諸侯,卻慘敗於曹操之手,更是令關羽十分瞧不起。無論這次雷薄帶了多少人前來,關羽也自信對方威脅不到自己。
隻不過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事將領,在打仗前做到知己知彼,是一種基本軍事素養,故而關羽有此一問。
傳令兵見陸康絲毫沒有避諱關羽的意思,便如實相告“他們來得突然,具體數量還不清楚,不過至少有上萬……”
他又回憶了一下“我們當時見到的幾乎都是步卒,持弓弩者居多!”
這是南方軍隊的常態,正所謂“南船北馬”,南方軍隊中騎兵比例通常不高,純步卒部隊是很常見的。而弓弩這種陸上、水上都常用的利器,在部隊中的比例更是遠高於北方軍隊。
關羽沉吟一下,“既然情報尚未明朗,敵人攜帶騎兵的可能也是有的。袁術軍的情況某知曉得多些,他手裡是有不少騎兵的。”
隨後又問陸康“廬江這邊的布防狀況如何?”
陸康讚賞地點了點頭,而後指著地圖介紹道“先前雷薄所部在巢湖與我軍衝突時,老夫便特意將廬江部隊儘量向北部、東部集中……”
關羽跟著看向地圖,巢湖鄰接廬江的舒縣、臨湖、襄安三縣,這三縣都已經被陸康布置了重兵。每縣都有近萬士兵,其中郡治舒縣則有兩萬之多。而西北部的六安、安風、陽泉三縣各有兩千士兵駐紮。東南部鄰接丹陽郡的居巢和皖縣就少一些,隻有一千人。至於其餘的縣,就更少了,有的甚至沒有駐兵。
說起來廬江郡的部隊也不算少,雖然比不過董卓二袁那種瘋狂擴軍的,但比起青州一郡的兵力要多出不少。這也是沒辦法的,本來按照陸康的性格,全郡有個一萬士兵就夠了。但現在是戰亂時期,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去震懾周邊,百姓們也難以安心生產。
但這幾萬人如果都脫產的話,廬江也養不起,故而陸康命他們平時種地漁獵,各自營生,包括廬江五虎這種將領也時常放假,隻在戰時集結。
如果按照青州的標準,則他們全部都是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