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晉室衰微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4章 晉室衰微(1 / 1)

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司馬昌明雖然心裡嫉恨,但提拔司馬道子上位的,又不是旁人,而是他自己,所以礙於麵子,並不好公然撕破臉皮,表麵上仍對兄弟寬容優待。

隻不過嫌隙已生,再難親密了,而司馬道子也能感受到這點,兩人都是貌合神離。

時任高級谘詢官的王國寶,因有高超的諂媚技能,深受司馬道子的寵愛,為了更受重視,暗中煽動八座官員上奏章給司馬昌明,請求擢升司馬道子為丞相,再加授特彆崇敬的禮節。

許多人畏懼司馬道子的權勢,都在奏章上簽字了,隻有護軍將軍車胤拒絕與他們同流合汙,言辭尖銳地指出“這是姬誦尊敬叔叔姬旦的辦法,而今主上在位,不可以比姬誦,而相王又怎麼能比周公?”

王國寶頗感沒趣,但他知道車胤向來耿直慣了,倒也沒有在意,拿著其他官員的簽名奏章就去找皇帝了。

車胤並沒有極顯赫的家世,小時候家中甚至還很貧困,可他喜愛讀書,非常勤奮,因為晚上用不起油燈,捕幾十隻螢火蟲,放進小手絹裡,用螢光照明。

這就是囊螢映雪中“囊螢”的來曆,“映雪”則是同時代的孫康,利用雪的反光來讀書的故事,兩人都是勤奮刻苦的典型。

司馬昌明接過奏章後,十分惱怒,但得知車胤的言行,深感欣慰,特意下詔表揚了他的節操。

司馬道子一派發難後,司馬昌明的親信也不甘示弱,立法院主任立法官範寧和徐邈,深受司馬昌明信任,屢次貢獻忠言,彌補缺失,抨擊奸邪之輩,是難得的良臣,而且範寧還是王國寶的舅舅。

聽說外甥的惡行之後,範寧深為痛恨,經常勸司馬昌明罷黜王國寶,隻是司馬昌明仍舊沒下定決心打壓司馬道子,所以對王國寶並沒有采取強硬措施。

王國寶於是更加變本加厲,指使袁悅之通過尼姑妙音,寫信給太子司馬德宗的母親、淑媛陳歸女,信上說“王國寶這個人,十分忠心,而且謹慎,可以親近信任。”

這麼厚顏無恥地自吹自擂,也真是沒誰了,範寧耿直地把此事報告給了司馬昌明,司馬昌明簡直不能忍,隨便找了一個彆的理由,斬了袁悅之,但他不知道其實王國寶才是幕後黑手。

王國寶這回真的害怕了,與司馬道子緊密勾結,陷害範寧,並成功把範寧逐出朝廷,去當豫章郡長。

範寧臨走時,仍然心係朝廷,上奏說“現在邊疆並沒有烽火,可是倉庫卻很空乏!古代的差役,一年不過三天,而今一年之中,人民甚至都沒有三天能休息!如此種種,陛下不可不察啊!”

到任後又再上奏說“中原人士當初逃難到江南,日子一久,人民安居樂業,我認為應該就現有的疆域,對人民戶籍,采取因地製宜的政策,住在某郡某縣,就是某郡某縣之人,這樣能免去許多混亂的因子。

無論奢侈或是節儉,都是環境造成,當初那些兼並彆人財產的強族豪門,已多數不能維持,並不是他們的財力不足,而是他們的開支太大,沒有節製,互相競賽豪華,毫無限度之故。

古禮規定19歲時死亡,是為長殤,因為還沒有成年,可是現在的兵役差役,16歲就被認為全丁,13歲就被認為半丁,他們承擔的已不再是孩童的事,豈不是傷天害理,虐待人民?我認為20歲才能稱為全丁,16歲才能稱為半丁,就不會再有人夭折,人口才能繁衍。”

這些舉措都很多時代意義,司馬昌明也多數采納,但卻仍不能將其調回朝廷任職,足見其寡才鮮德。

而範寧的離京,可是讓司馬道子更加得意,每次陪皇兄飲宴,都酩酊大醉,有時候甚至忘了君臣之彆,勾肩搭背十分隨意。

司馬昌明越來越生氣,可是因為朝中無人,一時非常無奈,打算遴選有名望的人,主持州政府或軍區,以培養潛在的製衡力量。

有關人選,他已想好了,向太子宮左翼衛隊長王雅征求意見“我打算用王恭和殷仲堪,你認為怎麼樣?”

王雅為人謹慎謙虛,而且一腔熱誠,司馬昌明很信賴他。殷仲堪是殷浩的堂侄,王恭是已故皇後王法慧的弟弟,也就是司馬昌明的小舅子。

王雅對這兩個人倒是有些了解,勸說“王恭風度優雅高貴,誌氣嚴肅方正,殷仲堪謹慎小心,連小節都不敢放鬆,又以文學聞名於世,都是當世難得的人才——然而他們的氣量都十分狹小,不夠寬容大度,既缺乏才乾謀略,而又自以為是,如果讓他們獨當一麵,天下太平時,足以儘忠職守,天下如果有事,恐怕會成為災禍的根源。”

司馬昌明尋思現在豈不正是天下太平的時候嗎,於是首先任命立法院總立法長王恭為青兗幽並冀五州軍區司令長官,兼兗青二州督導官,鎮守京口。

為了不讓司馬道子等人起疑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接著他又讓高級谘詢官王國寶,擔立法院總立法長,不久再兼任中央軍事總監,想以次麻痹對方。

一年多以後,朝中基本穩定下來,司馬昌明再任命禁宮侍從長殷仲堪為荊益寧三州軍區司令長官、荊州督導官,鎮守江陵。

當然除了這兩人,司馬昌明也在其間穿插著拉攏了其他大族後裔,王導的孫子王珣、謝安的兒子謝琰、郗曇的兒子郗恢,都是他的得力乾將。

朝局就像天氣,陰晴雨雪、風霜雷電變幻何其迅速,司馬昌明原以為再也不會受到製約束縛,然而沒了權臣的威脅,自家兄弟竟也那麼難纏,甚至遠比大臣更難對付,不得已還要再培養有權勢大臣,或許遠不比王謝當年的風光,但仍將對皇權產生很大掣肘。

而隨著權臣的卷土重來,地方上的混亂局麵終於快要掀開其神秘麵紗,一波接著一波的挑戰正等候司馬家族。

司馬昌明到底沒有大才,而且也太過年輕,生活閱曆不夠,加上才智不足,攪亂朝政也就仿佛順水推舟一樣了,他的太子司馬德宗又是比司馬衷還蠢的白癡,東晉敗亡已可預見。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地星複蘇之昆侖大帝 八零軍花覺醒後,你有白月光我改嫁 身為魔法師的我來到武道世界 弟媳變媳婦生九寶破首長十代單傳 鋒藏青雲:上岸先斬白月光 穿到末世撿垃圾,美男騙我去打怪 迷霧求生:以異化術升格詭異之神 瘋批黑蓮花:頂級財閥大小姐回歸 異聞詭案組 上方出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