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江州官員很快就收到了新任皇帝劉彧下達的人事命令,大家麵麵相覷,最後一起去找秘書長鄧琬,告訴他說“暴君已經鏟除,殿下又開府儀同三司,於公於私,都值得大肆慶祝。”
因為鄧琬最初的計劃是舉兵討伐暴君劉子業,但現在劉子業居然死掉了,瞬間就有些師出無名,起事當然也就沒了依托。
但鄧琬卻認為晉安王劉子勳在兄弟輩中,排行第三,而尋陽起兵,與父親劉駿的情勢相同,大事必能成功,於是把劉彧的人事命令扔到地上,一臉堅毅地說“殿下應該大開端門,開府是你我之輩的事!”
眾人大吃一驚,鄧琬也不及解釋,當即著手與陶亮等人製造武器,向四方征兵。
此時另一個人更加積極,雍州督導官袁顗抵達襄陽後,就一直秘密與高級軍事參議官劉胡加緊製造武器,召集士卒,召集聽到建康易主,立刻宣稱奉太皇太後密詔,豎起統帥大旗,發布文告,對各州郡發出號召,向劉子勳呈遞奏章,奉勸他登極稱帝。
有人開了頭,劉宋王朝的新一輪內亂正式開始。
鄧琬讓劉子勳在桑尾豎起元帥大旗,通知建康當局,說道“我立誌遵守國家傳統,罷黜愚昧,擁護英明,卻不想劉彧竟敢假傳太皇太後的命令,毒害至親,篡奪帝位,違犯繼承法則,使我們兄弟陷於險境,我們兄弟雖然幼小,仍有13個人,神聖的靈魂有什麼罪過,而竟使他的香火斷絕!”
郢州督導官、安陸王劉子綏之前已經接到了劉子勳的征兵文告,當時是討伐劉子業,所以準備響應,但不久就聽說劉子業已被刺死,於是下令複員,停止招兵買馬,但劉子勳的二次文告又傳來,這次成了討伐劉彧,郢州總部行政官荀卞之經過一番權衡,最終決定支持劉子勳。
荊州總部行政官孔道存也做出了選擇,奉督導官、臨海王劉子頊之命,讓會稽郡將領奉郡長、尋陽王劉子房之命,先後起兵,響應劉子勳。
這次的內鬥局麵非常清晰,那就是劉彧這個叔叔輩的人與一眾侄子奪權。
事實上這些侄子年紀很小,根本不懂政治,真正操控局麵的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和將領們,他們想以此混水摸魚,搏取不正當權益。
可以預見劉彧倒台之後,地方上這些人一定還會有一場血腥的廝殺,那時對於整個劉宋王朝來說堪稱災難。
建康當局或許並不會考慮那麼全麵,但也不想成為權力的炮灰,尤其剛坐上皇位的劉彧,更不想再次淪為彆人的玩物。
466年正月6日,劉彧下令中外戒嚴,任命宰相、建安王劉休仁為征剿大軍總司令官,讓車騎將軍兼新任江州督導官王玄謨為副司令官,劉休仁駐軍南州,讓沈攸之擔任尋陽郡長,駐軍虎檻。
王玄謨的軍隊還沒出發,前線陣地先後到達十路兵馬,每天晚上各營用各營的號令,誰也不聽誰的,沈攸之對各將領說“各營的號令互不一樣,萬一有農夫漁夫半夜走動,受到嗬責盤問,可能引起彆人的驚駭,發生混亂,那是取敗之道,我建議以某一個營的號令作為全軍的號令。”大家同意,局勢稍稍穩定一些。
另一方麵,鄧琬屢屢強調上天顯示的各種祥瑞,詐稱接到皇太後的密詔,率將領、參謀、助理等一批同僚,向劉子勳奉上皇帝尊號。
正月7日,劉子勳正式在尋陽稱帝,改年號為義嘉,任命安陸王劉子綏為宰相,兼京畿衛戍總司令,以及尋陽王劉子房、臨海王劉子頊,都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再任命鄧琬為中央政府右副行政長官,張悅為政府文官部長,加授雍州督導官袁顗為中央政府左副行政長官,其他人也都按照等級封爵進官。
劉彧本身沒有什麼德行,且越級稱帝,也不符傳統禮法,因此少有人為他賣命,地方將領多數站劉子勳的隊,徐州督導官薛安都、冀州督導官崔道固,全都響應尋陽的劉子勳。
這兩人都是地方名將,許多人唯其馬首是瞻,所以擁護劉子勳的更多。
青州督導官沈文秀本來接到劉彧征兵的詔書,派將軍劉彌之,率軍南下增援建康,但碰巧薛安都派人邀請沈文秀擁護劉子勳,沈文秀當即改變打算,讓劉彌之中途向薛安都報到。
薛安都的女婿裴祖隆,駐軍下邳,
但劉彌之倒是極具從一而終的品質,拒絕接受沈文秀的命令,到下邳後響應建康朝廷,襲擊薛安都的女婿裴祖隆。
裴祖隆戰敗後,與征北將軍府軍事參議官垣崇祖,一起逃到彭城。
接下來又是一場混戰,劉彌之最終戰敗逃奔北海。
有此大戰的鼓舞,劉子勳再贏一局,新任司州督導官龐孟虯,眼看大勢不對,也背叛了劉彧,響應尋陽朝廷。
劉彧十分驚恐,緊急征召尋陽王府秘書長、會稽總部行政官孔覬為太子宮總管,另派平西將軍府軍政官庾業,接替孔覬的官位,又派水利總監孔璪,代表朝廷,到東方各郡穩定軍心。
孔璪走到半路,意識到不對勁,回過頭來勸孔覬說建康力量薄弱,不如用你所控製的東方五郡,響應袁顗和鄧琬,大事終了,定少不了厚賞。
孔覬深以為然,果斷下令全軍擁護劉子勳,於是吳郡郡長顧琛、吳興郡長王曇生、義興郡長劉延熙、晉陵郡長袁標,全都占據郡城,響應尋陽政權。
劉彧越發驚恐,又任命庾業接替劉延熙的義興郡長一職,但庾業走到長塘湖,卻與劉延熙結合趕來,掉轉槍頭反抗劉彧。
以上是東部和北部的形勢,幾乎清一色對抗劉彧。
西部的益州督導官蕭惠開,聽到劉子勳起兵的消息後,特意召開了軍事會議,鄭重地對將領們說“湘東王是太祖的兒子,晉安王是世祖的兒子,無論哪一個繼承皇位,都是合法的,可是劉子業雖然昏暴,不能繼續主持國政,弟弟卻有很多,皇位怎麼也輪不到湘東王的頭上,我受世祖恩寵,自當遵奉晉安王。”
部屬們也都是這個想法,於是由巴郡郡長費欣壽,率軍五千人東下增援劉子勳。
大勢所趨,南部的湘州總部行政官何慧文、廣州督導官袁曇遠,以及北麵觀望的梁州督導官柳元怙,山陽郡長程天祚,紛紛起兵擁護尋陽政權。
年初各地貢品和前一年的年終工作報告,基本都都送到尋陽,建康朝廷的勢力範圍隻剩下京畿地區、淮南數郡,而且這些郡中也有很多縣起兵響應劉子勳。
劉彧的小心臟都要嚇壞了,尤其當東部戰場上效忠尋陽的反軍,向建康發起一輪突擊之後,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關鍵時刻還是文官部長蔡興宗站了出來主持大局,在禦前會議上分析說“目前的形勢,幾乎舉國皆叛,唯一的應變策略就是要鎮靜,用誠信待人。叛臣們的親戚很多在宮廷或朝廷供職,如果一切依照法律辦事,把他們逮捕誅殺,我們立刻就會土崩瓦解,現在應該特彆強調父子兄弟之間犯罪互不誅連的古義,等到民心安定,將士們才會有鬥誌,中央軍訓練有素,武器精良,用來對付烏合之眾,一可當萬,請陛下不要憂慮。”
劉彧自然沒那麼樂觀,但也隻得靜候決戰的到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