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州督導官王蘊因為母親去世,辭職回鄉守孝,也對蕭道成的專權很不滿意,打算趁蕭賾前來吊喪的時候突下殺手,然後占領州城,響應沈攸之。
遺憾的是蕭賾因為著急回京,並沒有前往吊喪,王蘊的計劃落空。
但他沒有放棄,以國內局勢緊張為由,回到建康,前往東府報道,打算趁蕭道成出來吊喪的時候下手。
結果蕭道成也拒絕出門,王蘊無奈之下,隻好與袁粲、劉秉等人,秘密商議其他辦法,黃回、任候伯、孫曇瓘、王宜興、卜伯興全都參與其中。
並非這些人不識時務,其實誰當權本來是沒關係的,隻要同享富貴就好了,但蕭道成顯然在這方麵做的不夠出色,門戶之見太重,對待親疏的態度也過於苛刻,終於失去了大批支持者。
至於本來就擁護劉氏的那些人,對蕭道成更是惱恨,
蕭道成的出發點自然還是為自己奪權開辟道路,而在奪權這條路上,蕭道成表現得極為謹慎,但凡有半點值得懷疑的人,一定不用,杜絕未來可能出現的任何隱患。
袁粲一向與皇室親近,蕭道成是知道的,所以自掌權以來,與袁粲一直保持著適當的距離,而經常與褚淵共商大事。
沈攸之起兵的消息,算得上是名符其實的大事了,蕭道成向褚淵請教對策,褚淵說“西夏鬨事,一定不會成功,你應該戒備的,是內部。”
蕭道成立即心領神會,當天便派帶兵官蘇烈和薛淵,率軍前往石頭增援袁粲,又讓驍騎將軍王敬則為直閤將軍,與卜伯興共掌禁軍。
薛淵臨行前,痛哭流涕地向蕭道成辭彆,蕭道成問他“你到石頭,近在咫尺,早上去晚上就能回來,何至如此悲傷,又何至要這麼正式地辭行?”
薛淵說“不知道你能不能保全袁粲一家,這次我奉命前往,支持他,則辜負你,反對他,則立刻就會被殺,怎麼能不難過?”
蕭道成露出一臉的慈祥,說道“之所以派你去,正是要你隨機應變,讓我沒有西顧之憂,隻管儘力,不要多說。”
薛淵是薛安都的侄子,當年一同投奔北魏,後來南下歸附蕭道成,是蕭道成的心腹愛將。
西方大戰尚未爆發,京城率先陷入混亂。
袁粲計劃假傳太後的命令,派劉韞和卜伯興,率領宮廷禁軍攻擊蕭道成,黃回率軍作為後備,劉秉和任候伯則同時前往石頭——約定12月23日晚,一起發動。
若是計劃順利,有這些猛將的配合,蕭道成免不了應付大堆麻煩,但曆史到底站在了蕭道成這裡。
劉秉一向懦弱,遭此變故,惶惶不可終日,當天中午剛過,便吩咐仆人收拾行李,等到臨出發時,因為緊張過度,飯都吃不下去了,越想越是不安,天還沒黑,就用車馬裝載婦女和全部財產,投奔石頭,隨行的私人衛隊數百人,擠滿了整條街道,車馬喧嘩一路。
本來是一項秘密的計劃,劉秉卻搞得儘人皆知,到達石頭後,袁粲既無奈又無語,悲憤地說“大事去矣!”
劉秉此時倒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能見公一麵,雖死無怨。”
袁粲心想你是無怨了,我……
孫曇瓘得到消息,也急忙投奔石頭,終於掀開了建康之亂的序幕。
建康市政府秘書長王遜,第一時間把叛徒的動向報告給蕭道成,蕭道成立刻通知王敬則,按照預定計劃展開行動。
當時宮門已關,王敬則拿鋸把木牆鋸了一個大洞,帶人跑了出去,然後衝入監察院。
劉韞已經做好戰爭的準備,院內火把通明,突然看見王敬則出現,慌道“老兄有什麼急事,怎麼晚上來了?”
王敬則罵道“好小子,你竟敢作賊!”
劉韞知道事情已然敗露,猛地抱住王敬則,示意左右的隨從把他製住,但王敬則的反應速度簡直到了非人的地步,揮拳朝對方的臉發起連環猛擊,不等其他人圍上來,已先把劉韞弄死。
道不同不相為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