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秘失序階梯!
維爾愣住。
——居然與這些都沒關係,那到底是什麼才能做到植入這一點?
維爾開始搜索獲得超凡力量後的記憶,居然驚奇的發現在某種意義上自己也被植入了某種思維。
那就是憤怒與嗜血,一份來源於獵魔人階梯,一份來源於狼人階梯。
維爾再一次回憶起賽特斯與他講過的一句話,大意是。
“理解知識,成為知識才能更好的消化魔藥。”
以此推斷,每一份魔藥與知識階梯都有某種精神烙印,在飲入魔藥後的超凡者潛意識就會受到精神烙印的影響,所以才會出現植入的現象。
恩德目前是獵人階梯的知識3隱匿者,如果單看隱匿者三個字不難看出,這是一份有關於隱藏的知識。
要進行理解的話,就是藏匿身形的人,這種人普遍都不聞世事,不在意其他,在側麵解讀上這是一個“膽小”的知識。
這麼一個“膽小”的人,不願意傷害他人,尊重生命似乎理所應當。
況且按照獵人階梯所展現出的超凡特性,以及知識名稱,叢林之子,獵手,隱匿者,這三個名稱都可以與大自然有關係,是否代表說在潛意識中植入的想法是尊重大自然?
維爾思索完後將這份猜想告訴給了恩德“據我了解,如果不是因為遺物或者隱秘存在的關係,那麼大概率是知識本身帶給你微妙的影響,就像是吸血鬼階梯吸食人血,惡魔階梯啃食屍體,獵魔人階梯憤怒無比,狼人階梯暴躁嗜血,我想獵人階梯的副作用就是尊重大自然的生命。”
恩德神情驚訝無比,雖然他也接觸過許多不同階梯的超凡者,但卻從來沒有聯想過這些類似的地方,而且這一份超凡知識,就連老師都不清楚,而麵前的維爾居然能夠毫不遮掩地告訴自己。
“說真的,維爾,如果可能,在弗蘭內爾城裡我真不想與你為敵。”恩德的語氣真誠無比。
其實恩德不會想到這些很正常,對於許多超凡者而言,每一個階梯所附帶的一些副作用,或者是其他東西也好,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就像是大多數人不會去思考麵包是怎麼出現的,大家隻是為了吃麵包,而不是做麵包。
維爾嘴角勾起神秘一笑“如果不出預料我們不會是敵人的。”
按照現有信息來推測,守夜人與弗蘭內爾城是對立麵,而莉莉婭與弗蘭內爾城也同樣是對立麵。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簡單的道理維爾自然明白。
“希望如此。”恩德聽到維爾的答複,他輕鬆了下來。
兩人又閒聊了一陣後,恩德就與維爾做了告彆,他加入商隊原本的目的是為了換取接下來行程的物資,隻是因為暴風雪與雪兔事件延誤了他的離開。
但現在雪兔事件結束,暴風雪也沒有前兩天那樣刮的嚴重,他也是時候上路,前往弗蘭內爾城了。
維爾同樣找到了愛托,他也要離開商隊了。
原本加入商隊是因為陪伴莉莉婭欣賞這一路上的所有,而現在莉莉婭離開了,維爾自然也要離開商隊,前往弗蘭內爾城了。
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眾多,可來來往往能留下的人卻稀疏。
愛托在這段時間的相處當中也能感覺到,維爾與他注定是生命中的過客,不會留下太多的羈絆。
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隻有聯係才能繼續維持,愛托能想象到往後許多年後的某一天,他也許再也不會見到維爾,可他總能回想起這幾天瘋狂,奇妙的經曆,還有一位救治了喬治妮的維爾。
這些經曆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聯係。
雖然不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記住一個人好的一麵,但愛托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雖然他幫助不了維爾什麼,可這份恩情他會牢牢記在心裡,這已經勝過大部分人了。
維爾打算趁著夜色趕路,他越過人群默默向旅館老板結算了這幾天的住宿費用。
維爾吐出一口濁氣,在寒冷的冬夜當中化作一陣白霧,維爾站在旅館門口,四通八達的街道讓他有些晃神,不知道終點究竟該從哪去尋找。
“沃夫先生!沃夫先生!請等等!”愛托喘著氣一路從旅館內跑出大聲喊著。
維爾有些驚訝,他已經和愛托說過要離開的事情了,在這個時候愛托跑來是要找自己做些什麼?
愛托抓著一個很小袋子一路小跑來到維爾身旁,他來的匆忙沒有穿上外套。
愛托麵色紅潤喘著粗氣說道“沃夫先生,感謝你的幫助,如果以後還有機會相遇可不要裝作不認識!”
愛托硬是把手中的袋子塞到了維爾手裡,笑著說完這句話之後也沒有更多言語,就這樣轉身離開,不遠處的旅館內喬治妮正帶著笑容目送著維爾。
維爾遠遠地望了兩人一眼,而後低頭看著袋子,感受著袋子裡沉甸甸的重量,毫無疑問這是一袋子錢。
這是愛托在先前得知維爾要走的消息時,回去拿取了滿滿一袋的銀納爾,由於維爾臨走的消息太過突然,愛托也沒來得及準備更多
朦朧的月色下,維爾靜靜在街道上愣了一會兒,似是在品味些什麼,最終他輕笑著搖搖頭將錢袋收到了知識儘頭內。
原本維爾隻是將愛托當作一位普通的商人,他市儈,貪圖利益,追求享樂,趨利避害,是一位合格的商人。
可這些天愛托所展現出的並不是隻有商人這麼一個身份,他是一位丈夫,一位領導者,一位勇敢的朋友
是的,朋友。
是一位日後沒有交集,可如果遇見能夠交談的朋友。
維爾沒有繼續停留,他的路很長很遠,如果不繼續往前走,說不定什麼都獲得不了,還會失去珍貴的事物。
維爾的目標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一直很明確,並且不斷向前走。
“我們要去下一個地方冒險了嗎!傑瑞喜歡冒險!”
“是時候要接著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