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文聖,當鎮世間一切敵正文卷第二百六十八章孫十萬!合肥戰!已知孫權有十萬大軍。
張遼的守軍不足八千。
那麼這一場理應平推的戰爭,應該怎麼贏的好看?
答案是張遼帶了八百人,迎麵衝了孫權的陣,叫罵孫權,孫權喏喏不言,突圍而走的時候,手下叫一聲:“將軍棄我乎?”
張遼轉身又衝入到了戰陣,自晨旦戰至日中,殺的眾人鹹服。
孫權圍困了數日,感覺打不下合肥,準備撤退,張遼又來了,一隊兵馬截斷了小師橋,然後猛然對著孫權追擊,孫權胯下的馬發力,跳過了三丈的水麵,諸多將領跳水,方才逃過一劫。
這一場大戰之後,江東的小兒啼哭,大人們都會用:“遼來遼來。”來恐嚇孩子,讓孩子不敢再哭。
這一戰是張遼的名場麵。
是孫權的冥場麵。
原本三國之中,關於合肥之戰寫的並不詳細,陳嶽在書寫的時候,根據三國誌中的內容予以補充,以此將張遼在這一戰中的神勇完全表現出來。
“這……”
“張遼這麼猛?”
“之前的張遼也不顯眼啊。”
“孫權的這一戰,完全讓張遼成為了當世神將!”
僅此一戰,張遼就是三國之中最為頂尖的武將,一下子變得極為耀眼,即便是討厭曹魏勢力的人,麵對張遼這種實打實的戰績,也說不出什麼。
但是對於孫權這個統帥,就讓人想說的太多了。
“東吳這一場算得上是恥辱性的大敗……”
“碧眼紫髯的小兒。”
“這一戰,但凡孫權沒有親征,也就贏了。”
在合肥之戰後,還有一場濡須口戰役,這一次是曹操帶來了大軍,和孫權擺開陣勢的打了一場,在這一戰中,東吳損兵折將,周泰在戰亂中,兩次救了孫權的命。
陳武戰死,淩統的精銳全滅。
孫權向著曹操求和,年納歲供。
“武將若能帶兵十萬,是一個極為榮耀的事情,唯有孫權帶兵十萬,成為了一件恥辱的事情。”
“若是孫堅尚在,若是周瑜尚在……”
“曹操對孫權的評價,是生子當如孫仲謀,我感覺這是說孫權隻配當他兒子。”
正陽府這邊的氣氛十分歡快,關公單刀赴會,儘顯英雄本色,而東吳麵對張遼打出來的合肥之戰,也給人添了不少的樂子。
正陽府,高靈仙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