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2點26分。
王康健來到位於d區1號樓的心理診療室。
他在電腦前坐下,按下開機鍵,拿起桌上有學生替他泡好的咖啡,輕輕抿了口。
“小荀做實驗賣力,泡咖啡的手藝也越來越好了。今年的博士論文還是先不給他過了,讓他延畢一年繼續幫我乾活吧。”王康健滿意道。
搞科研,不吃苦怎麼行?
年輕的研究員就是要多鍛煉才能成才。
把視線從電腦開機動畫上移開,王康健開始等待病人到來。
除華伍德外,紫杉堡還有6名犯人是絕對無罪的。
他們都目擊過異能,被當做精神病犯罪者關進了監獄。
王康健每周日休息一天,周一上午開組會,之後的五天監督手下科研狗做實驗,周六上午檢查實驗記錄,下午便是快樂的問診時間。
對著這些實驗對象重複“這個世界沒有異能”,看他們情緒激動地反駁,試圖說服自己,王康健總能感到非常愉悅。
實際上,這種行為並不完全出於他的個人興趣,本身也具備科研價值。
這7名犯人,是特殊的對照組。
根據異能學之父托馬斯·諾希德的研究,異能覺醒的概率分為四大層級——
知道異能、看到異能、體驗異能、使用異能。
知道異能,就是明確知道異能的存在,僅僅這樣就有可能覺醒異能,隻不過概率非常低。
得知異能後的一年內,覺醒率不足萬分之一。
看到異能,需要親眼看到過異能者使用異能,覺醒異能的概率會比僅僅隻是知道大得多。
目擊異能後的一年內,覺醒率達到五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