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梅澤由裡子要準備接下來的“女流鶴聖戰”本賽,汪羽在日本待了4天後隻身前往了韓國漢城,準備東洋證券杯四強戰和李昌鎬的第二次三番棋。
由於他這段時間不在國內,幸運的避開了國內媒體的口誅筆伐,他不知道的是因為對李昌鎬首次三番棋落敗,在當前號稱新聞媒體高度自由的年代,這兩盤脆敗導致國內媒體風向開始悄悄的有所轉變。
比如著名的《南邊都市報》就為他的兩盤失利特意開了專題報道。文章中先是提到李昌鎬如何努力,每天十幾個小時全撲在圍棋上邊。再把他描寫成一個侯服玉食公子哥兒,隱晦的提到他對圍棋雖然有天賦但屬於是玩票性質,即便不下棋也會比全國99.99%的人過得好。
再就是《體壇報》詳細刊登了他這兩盤棋的敗因,指出汪羽布局前半段有被人研究透的擔憂。短短一年從對韓不敗到番棋失手,如果這次東洋證券杯再敗給李昌鎬,恐怕中國圍棋會又出現一個傷仲永的情況。甚至還拿了七十年代末中國“第一神童”寧鉑來跟汪羽做全麵對比。
不得不說,不管在什麼年代,把一個人捧上神壇再拉下來是媒體們最樂意乾的事情。也幸虧汪羽沒看到這些報道,否則對他的比賽準備多多少少肯定是有影響的。
要知道汪羽自從回歸棋壇,每天雷打不動的六小時擺棋時間,電腦軟件出來過後還加速了他的學習過程。這種獨自研究方式因思維不同,對他的效果遠超集體研究力量。隻不過壞處是很少人看到,就給外界造成了一種不努力的假象。
好比這次失利後,他針對李昌鎬的星位變化特意研究了很多飛刀,甚至在執黑和執白的不同開局上也準備了很多新東西。漫長的圍棋史中可不止就一個星位點三、3,。很多經過AI改進過的老套路他也打算拿出來用用。
帶著這樣的思想,汪羽迎來了自己和李昌鎬的第二次番棋決戰。
1995年3月20日,東洋證券杯四強賽三番棋第一局,在漢城的韓國棋院舉行。四位對局者中中國棋手占了三位。
以下是對陣形式:
馬小春九段V錢羽平九段
李昌鎬七段V汪羽九段
其中李昌鎬和汪羽這盤棋被特意安排在了韓國棋院四樓的特彆對局室舉行,比賽從上午十點開始就麵向全球直播。
上午九點半,汪羽按照習慣準時手持幸運可樂入場。九點五十李昌鎬入座,然而經過觀察汪羽發現,幾天不見李昌鎬臉上起了兩個油亮的逗逗,應該是特辣鍋底起效了......
九點五十七分雙方猜先,猜到黑棋的汪羽心中一喜,雖說他準備了黑白的很多布局,但先手能堅決貫徹自己意圖,無疑是有利的。
十點正,比賽正式開始,汪羽在第3手就給了李昌鎬驚喜,對角小目。
李昌鎬雖然沒有任何表情,但看到汪羽落下第3子,伸向棋盒的手很明顯有了個停頓。
接下來的李昌鎬布下對角星位,汪羽第五手右上單關跳了一個守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