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汪羽迷信,屬實是馬小春太迷信,或者說是馬小春過分追求心理暗示了。
馬小春在棋院是出了名的迷信。大賽之前不買打折東西,因為怕生活占了便宜棋盤上輸出去;到日本不能乘汽車必須坐新乾線;到韓國必須具體到從哪個門出機場;在韓國下重大比賽必喝參雞湯,因為諧音是“勝機”;乾不過小林光一和李昌鎬就拿著書追著彆人送;上次贏了誰下次必須穿同樣的內衣內褲;某次出國輸了那個行李箱就被永久冷藏。
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本次比賽前麵四局均是白棋獲勝,拿到白棋的馬小春頓時來了精神,簡單的說就是起勢了。
深知馬小春習性的汪羽很無奈,棋手氣勢的爆發點往往就由一個小細節造成,再說汪羽自己也有提前三十分鐘到場和幸運可樂的心理暗示。
麵對起勢的馬小春,汪羽決定采取“冷靜療法”來讓對麵泄氣。
上午十時整,比賽開始。汪羽盯著空曠的棋盤考慮了十五分鐘。感覺到對麵有點情緒波動後落下右上黑1星位。馬小春秒下白2,而汪羽的第3手又是二十分鐘的大長考。
然而馬小春是誰?對於這種搞心態的圍棋他是絕不會讓汪羽如意的,要演大家一起演。時間開始一分一秒的流逝。
截止上午快十二點,中國棋院那邊老聶去到研究室看棋,進門就發現一堆觀戰者集體在那兒剝著花生瓜子閒聊。
“這兩家夥是當兩日製比賽在下呢?”盯著棋盤上稀稀拉拉的十多顆棋子,搞不清楚狀況的聶偉平奇怪了,“一上午就下了15手?”
“這已經算下得快了,前邊一個半小時他們兩總共下了8手棋。”唐笑宏有氣無力的說完,抓了把瓜子問向老聶:“吃瓜子不?”
“什麼玩意兒,閒得是吧。”老聶不滿的說著,也不知道是在說唐笑宏還是韓國那邊兩個活寶。
要說最著急的非華裔剛莫屬,你說這兩家夥下午再這麼演,三點開始的講棋我就拿著三十招棋譜上去講什麼東西?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下午續弈,氣合的兩人又開始把比賽當做快棋來下。比賽開始後半小時後雙方下了50手,馬小春一係列巧手劃破汪羽邊空,局麵上雙方大致持平。
“這家夥還真不好對付。”看著白65夾到了自己麻筋上,汪羽主動放慢了節奏,彆鬥氣把這盤棋鬥丟了。
實空上來說此時雙方均等,但馬小春作為曆史上這屆冠軍一直讓汪羽心裡有所防範。當前局麵焦點是向中腹出頭破掉白外勢。為此汪羽在這個局部設置了個很隱秘的陷阱來勾引對手。
“他們兩人鬥到這個結果,也算意料之中吧。”一層之隔的韓國觀戰室,曹薰鉉今天少見的出現在了觀戰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