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果你不太擅長寫論文,在某個領域擁有得天獨厚的天賦也可以。
比如說你能蒙著眼睛切盲腸,那也算你過關。
這兩個條件,可是把無數人給難倒了。
如果真講學習,那麼普遍是本科畢業的醫學界並不懼怕,現在很多年輕醫生都是本碩連讀,博士生也有不少。
可人家不講學習,隻講真功夫。
剛進入醫院的年輕人,有幾個有真功夫的?
他們連理論都尚未完全與實踐相結合,想讓他們拿出驚豔的實作成績,那太困難了。
因此,許多人都找領導彙報,說市立醫院這是在刁難人。
既然是學習交流,就應該讓那些有學習,有思想,有積極進步想法的年輕人多去學學。怎麼能用這麼變態的條件,把他們拒之門外呢。
然而,評審小組的成員,大多數都是本省的老資曆,根本不買他們的帳。
管你誰來說情,不行就是不行。
這也是裴元慶之前的硬要求,既然想提高本國醫學水平和名聲,那就必須把條件定的高一點。
你沒有這個本事,那就彆來丟人現眼。
要知道,你要交流學習的對象,是全世界排名第四的皇家醫學院。
沒點能唬人的能耐,你來乾什麼?想要學徒的話,各個醫學院還不排著隊等人挑?輪得到你?
總而言之,裴元慶還是很完整的貫徹了唐天逸的想法,務必利用這次與皇家醫學院的交流學習項目,把市立醫院打造成真正頂尖人才想來的醫學聖地!
條件越是嚴苛,來的人越是少,就越讓人向往。
可以想象的是,隻要能形成這樣的良性循環,總有一天,全國所有的頂尖醫學家,都將以進入榕城市立醫院實習過為榮!
那樣的榮譽,彆說裴元慶了,就算省裡也聽的心生向往。
這可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他們絕不會容許任何人瞎攪合的。
而這裡的醫院,也聽說了那些新聞,在確定皇家醫學院的交流學習項目是真的後,自然有無數的人擠破腦袋想去申請加入聯盟,從而獲得學員申請名額。
不過市立醫院現在的聯盟對象太多,連本省都有好多沒篩選完,哪輪得到這些外省的。
現在這家醫院,就是被拒絕的一家。
他們院長親自跑省裡,苦苦懇求,又帶著幾個大佬去了榕城那邊,結果還是無功而返。
聽說因為這件事,氣的飯都吃不下。
倒不是氣市立醫院不通人情,而是氣自家的醫院為什麼沒有和市立醫院在同一座城市!
這麼好的事情,就隻能眼睜睜看著那些人近水樓台先得月,這種感覺,實在憋屈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