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中的奇人!
在隴川尋找了一個月,毫無線索。一年前的一起吵架事件,一個陌生的外來者,又有多少人會記著。就在我們打算放棄的時候,阿唯來信息說他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裡的人說,他是當初和李樺吵架的人。
阿唯留在燕城負責後勤工作並沒有跟過來,她在雲南各大網站上發布了懸賞信息,尋找當初和李樺吵架的人,寄希望於能通過這個人來找到三哥的蛛絲馬跡。這一個月來電話倒是接到過幾個,但多是為了獎勵的騙子,連地點和時間都對不上。但是這個人不但說出了大概的時間和地點,還說之後沒幾天就有個光頭的大個子來找過他。
我們馬上聯係了那個人,巧了他還在隴川。
怕他以為我們是壞人,我們約在了人流集中的莫二撒苤飯店。
來人三十多歲的樣子,高高瘦瘦的,看起來很老實。
看見我們幾個他很拘謹,閒聊幾句很快步入主題。
他叫岩坦剛,傣族人。一年前在集市上擺攤賣工藝品,李樺急急忙忙的走過去不小心踢翻了他的貨品,於是兩個人爭執了起來。
據他說,李樺很凶,看起來幾次想動手打人,但是都忍了下來。岩坦剛有點害怕了,想道個歉服軟的時候,李樺突然停止了爭吵,說對不起,我沒注意到你的攤位。然後就匆匆離開了。
“我從沒見過一個人像他一樣,前一秒還氣勢洶洶的罵著人,好像隨時會動手打架一樣,下一秒就突然認錯然後走開了。”岩坦剛說“他走之後我也沒在意,誰知道過了沒幾天你們要找的那個光頭就來集市上了,他找到了我問那個人的情況,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你們也知道隴川的外地人挺多。但是我看他走的方向,大概能知道他在哪住,於是我就告訴了那個光頭。”
說到這裡岩坦剛突然不說話了,眼巴巴的看著我們。
我愣了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從包裡掏出五百塊錢遞給他。
你帶我們去他住的地方,隻要是真的我再把剩下的五百給你。
沿著三象南路一直往南走,就是芒弄村。好多外地人都會選擇在這裡居住。房租便宜是一回事,更多的是因為這裡地形複雜,容易躲避追捕。
在岩坦剛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芒弄村的村正。沒想到這個年代還有村正的存在,他們類似於古代的地保一樣的性質,核實外地人身份並登記。在又花了五百塊錢後,村正找到了一年前的居住記錄,逐一核對終於找到了李樺的消息。
登記的身份證叫李玉龍,租住的是依哈香家的房子。身份證複印件上有照片,和李樺的照片一對比,沒有錯,就是他。
入住的時間是2015年2月7日。
退房時間沒有,村正說大概去年3月底的時候,依哈香找他說租客聯係不上了,也沒有交房租。他們進門去看,發現李玉龍已經走了,衣服之類的都拿走了,就剩下被褥沒有帶走。
現在那間房子已經租給了彆人,在征得租戶同意下我們進屋查看了一番,還是一無所獲。
線索到這裡又斷了。
萬般無奈之下我們隻好返回燕城。
我繼續開始不務正業的生活。
老媽還在罵著我,我卻無力反駁了。不務正業小組的頭領三哥已經蹤影全無了。我跟老媽說起這個事兒,沒想到老媽歎了口氣,說“這孩子,還是這麼執著。他就算找到李樺又能怎麼樣啊,哥哥爸爸都死了,抓住了也不過是槍斃。還不如就這麼算了給老李家留下香火。”
納尼?這事兒不對啊。老媽跟我知道的情況完全對不上,按照二哥所說,三哥的二哥和爸爸是病死的,怎麼扯到了槍斃上?看來這老太太知道一些內幕。
我軟磨硬泡,老太太都不肯說。最後我說,如果再不說出實情,三哥可能真的就永遠回不來了。說出真相才是救他的唯一辦法。
萬般無奈,老太太給我講了一個二十年前的隱蔽案件。
在二十年前,三哥李寧剛剛十九歲,高考結束後賦閒在家。他家裡窮,兩個哥哥都早已輟學在縣城裡打工,征兵的機會到了家裡,三個孩子都想去。於是發生了爭吵。
老李頭想讓三兒子去,畢竟老人都是偏愛小的。
李樺和老二李楓不服氣,跟老頭起了爭執,不知怎麼的他們兩個又吵了起來,越吵越凶後來動起了手。李樺沒有打過李楓,一氣之下摔門而出,就再也沒回來。
而李楓憤恨於父親的偏心,也躲去了姑姑家。
那時候李寧還小,不知道父親的辛苦。聽說能去當兵還是很開心的。他並不知道父親和兩個哥哥的矛盾,那天吵架的時候他沒在家裡。
在90年代,年輕人都向往著去當兵,那代表著回來後能分配一份體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