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暮然回首燈火闌珊處!
每逢佳節
若秋記得,有一年的端午節,廚房裡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爸爸媽媽正在廚房裡麵忙碌著。爸爸揭開大鍋蓋,濃香撲麵而來,滿滿一大鍋蓮藕骨頭湯熬好了。爸爸趕緊拿出家裡最大的兩隻大海碗,往裡麵盛滿骨頭和蓮藕,爸爸盛完兩碗湯,鍋裡基本上就看不到肉了,隻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肉渣和幾塊蓮藕。媽媽就默默的把剩下的湯給我們每個小孩先盛一碗,盛完我們的,再盛兩碗她和爸爸的。當然,最後盛的兩隻碗裡麵就隻有湯而已,連一點肉渣都看不見的那種。湯一盛好,他就趕緊端起來,湯太滿了,溢了出來燙到了爸爸的手,爸爸趕緊放下吹一吹手,再次端起婉,趕緊趁熱先送到隔壁房子去,這是若秋幺爺爺的房子。然後回來馬上把第二婉湯端去給奶奶吃,生怕冷了不好吃了!奶奶有四個兒子,每家輪住一年,奶奶當時輪住在若秋的幺叔家,離若秋家不遠,走路隻要十來分鐘。奶奶接過湯,什麼也沒說。爸爸說“媽媽,您趕緊趁熱吃!”奶奶就開始自顧自的吃起來……爸爸看了一會兒就獨自回家了!
又一次是中秋節,家裡一隻養了三年多的大公雞,準備殺來吃。若秋的爸爸很好奇這麼大的一隻大公雞到底有多重呢?於是他特地殺之前拿家裡的杆秤稱了一下,居然有九斤多重。爸爸特彆高興的說“這隻大公雞,殺了光肉怎麼樣也得有六七斤吧!”稱完爸爸就拿菜刀把雞血放了,媽媽就去燒開水把雞燙一下,開始拔毛,媽媽拔得非常仔細,連一點點細細的毛都不放過。爸爸就去房子後麵的魚塘裡,一會兒功夫就挖了幾根大蓮藕。然後跟媽媽兩個人忙活了一上午,用家裡的土灶大鐵鍋熬了滿滿一大鍋湯。
這次隔壁的幺爺爺跟幺奶奶出遠門不在家。湯一熬好,爸爸拿來了一隻大海碗,把碗盛得滿滿的,雞肉堆的高高的。盛好了,他馬上端起湯往奶奶住的方向走去,因為湯實在是太燙手了,一路上他停下來,把湯放在路邊幾戶人家用磚頭砌的籬笆牆上歇了好幾回,每次停下來他都趕緊先吹一吹被燙得紅紅的手。眼看就快到奶奶住的地方了,剛好遇到了若秋的一位堂大伯,他嬉笑著跟爸爸打招呼“,鬆林,又做什麼好吃的送去給你母親吃了?”爸爸說“沒什麼好吃的,就是熬了一隻雞湯而已……”話還沒有說完,碗就啪的一聲掉在地上了,雞湯撒了一地……湯一下子就被泥巴給吸收了,隻有淩亂的雞肉塊狼狽的撒在地上……爸爸當時又懊惱又生氣,恨不得用手把地上的雞肉全部都撿起來放回碗裡去!他實在不舍的看了地上的雞湯一會兒,然後轉身回到家,又重新拿來一隻大海碗,再次裝了滿滿一碗雞湯,這次他非常小心翼翼再把湯端過去給奶奶吃,當然湯安全的送到了奶奶的手上,看上去奶奶吃的很開心,還是一樣一句話都沒有說。
本來媽媽以為那麼大一隻大公雞,熬了這麼多湯,幺爺爺又不在家,這次怎麼樣孩子們也多多少少能吃到一碗雞肉湯了吧!因為還沒到吃飯時間,所以爸爸去送湯的時候,她就先去忙彆的了。沒想忙完一回到鍋邊,眼前看到的卻是讓她有點不敢相信的事情還是跟從前一樣,鍋裡就隻剩下了幾塊殘肉和幾塊蓮藕了,媽媽的眼淚一下子忍不住直往下流……
再一年過春節,爸爸一大早特地把奶奶從輪住的二叔家接回來。然後就和媽媽兩個人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一大桌非常豐盛的飯菜。飯還沒做好若秋就已經看得直流口水了,她時不時的跑進廚房,趁爸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用手抓住一個肉丸子就往嘴裡塞,那味道美極了!吃飯之前若秋還看見,爸爸偷偷的把奶奶叫到一旁,塞給奶奶一個大紅包,五個小紅包,還說了些什麼……
一大早媽媽就千叮嚀萬囑咐,要我們小孩子今天一定要乖乖的,不能說晦氣的話,要說好話,不要闖禍,吃團年飯的時候,所有人吃完才能放下碗筷離席。這會兒兩個姐姐正在把漿糊塗在爸爸買回來的對聯上,然後一個站在大門口正中間看著高度來指揮,另一個站在門邊的長板凳上貼。很快對聯就好了,她們就趕緊擺好桌椅、碗筷、再去廚房把菜端出來擺好。全部都準備就緒,爸爸就拿出一掛非常大的鞭爆在大門口放,隨著一陣熱鬨的鞭炮聲,全家人就都入席了!然後按照習俗關上大門,就高高興興的開始吃團年飯了!奶奶坐在四方桌的主席位上,爸爸挨著奶奶坐,他一邊吃,一邊不停的往奶奶的碗裡夾菜,很快奶奶的碗裡就堆得像座小山一樣高了!爸爸還不停的說“媽媽,今天過節多吃一點!”若秋的媽媽也邊吃邊再三囑咐孩子們“一定要吃魚,要年年有餘,每個人婉裡的飯都不能吃完,要留一點,要“餘吃餘剩”!團年飯在歡樂的氛圍中慢慢吃著……
剛剛吃完團年飯放下碗筷,爸爸就給我們每人發一個紅包,奶奶見狀馬上也拿出五個紅包來,每人一個,我們都興高采烈的躲到一邊去,趕緊看看紅包裡麵有多少錢?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收到奶奶的紅包,心裡當然特彆高興了!爸爸看著我們幾個高興的樣子,他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