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計劃加上燭龍二代機這兩個消息。
讓燭龍的股價從周一開盤當天小漲百分之二。
市值也重新突破了五千億大關。
也是得益於燭龍帶動了整個半導體產業。
讓指數從年初的跌破三千點。
重新回歸到了三千點以上。
當前由於網友對於開天計劃大範圍的討論。
這天上午。
陸一鳴正在等待天恩冷卻。
望月的冷卻時間會導致天恩抽獎時間無法穩定在每月的那一天。
但總之是在二十七號左右。
比如這月就是在二十八號的中午冷卻。
早上十點。
陸一鳴接到了曹思韻打來的電話。
隨後立馬驅車前往了他曾經公司所在的那個工業園。
工業園一共分為三期。
目前整個一期是被陸一鳴全部租下。
帶貨直播間的總部和倉庫就設在這裡。
不過陸一鳴這次過來不是為了帶貨直播間。
之前他從係統中抽到了多功能無人機專利。
和之前抽到諦聽一樣。
係統送專利一般都會帶上專利的研發團隊。
曲健。
學曆隻是本科。
不過在航模領域是從高中就在圈內小有名氣。
獲得過數個省級航模賽冠軍。
大學加入航模社。
在大二開始帶領團隊參加多個國際航模比賽。
成績均在前三。
大學畢業後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
當前是將整個工作室連帶自己打包賣給了陸一鳴。
嗯
應該說是打包賣給了係統,然後係統送給了陸一鳴。
整個團隊隻有八個人。
但陸一鳴是給他們批了一個三千平的廠房。
原本曲健給出的研發預算隻有三千萬。
陸一鳴硬是給他批了一個小目標。
最初陸一鳴對於自家無人機沒什麼太大的期待。
畢竟什麼東西占上多功能這三個字。
高情商是功能多。
低情商就是什麼功能都是半吊子。
事實上多功能隻是工作室的名字。
曲健致力針對市麵上多方麵的需求,研發能滿足市場所需功能的無人機。
當陸一鳴抵達廠房門口後。
等待多時的曲健熱情的邀請陸一鳴來到了廠房邊上的一處空地。
在這裡擺放了一張長度五米的方形桌子。
領著陸一鳴來到桌子前。
曲健抱起起桌上的無人機說道“陸總!這就是我們研發的多功能無人機——起源。”
起源無人機。
空機重量三十八公斤。
可搭載兩枚電池。
最大載重四十公斤。
在最大載重下,雙電可以供十六公裡的飛行距離,另外速度能達到15米每秒。
對於數據方麵陸一鳴隻能聽個大概。
不過通過曲健自信的表情。
這數據應該算是不錯的。
此時陸一鳴詢問道“起源在當下無人機市場的定位是什麼?”
聽到這話。
曲健笑道“當前市麵上無人機民用領域分為工業級無人機與消費級無人機,而我們起源主打的就是多功能,陸總!你看這邊!”
曲健小心的放下手中的無人機起源。
開始向陸一鳴介紹起桌上的其他東西。
起源無人機可通過裝載各種配件,實現功能上的多樣化。
列入加入氣象模組,就是氣象無人機。
當前曲健團隊為起源無人機設計了八款模塊,未來預計可以搭載十六個模塊,包含了當前無人機民用領域的方方麵麵。
甚至連性能提升方麵也有考慮。
當前是4軸8槳多旋翼構型,預留了增加到六軸的裝載位置。
電池也額外餘留了搭載的地方。
實際上可以搭載三枚電池。
極限性能上。
起源無人機三電六軸十槳可以裝載超過八十公斤的物品以時速十二米每秒飛行九公裡。
不過這隻在零海拔無風的實驗環境下測得。
所以沒有寫入說明手冊之中。
隨著曲健進行演示。
陸一鳴緩緩點頭。
先不說彆的!
他的無人機至少能飛這是事實。
而且數據上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另外也為盤古公司創造了無人機領域的數個專利。
至於起源這個成品有沒有買家願意買單。
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陸一鳴隨口詢問到成本問題。
曲健表情有點尷尬。
“事實上起源無人機本體加上雙電池成本就高達六千塊了,模組方麵的成本單個是在一千到五千,當前八模組全套下來成本是兩萬多,未來八個模組全部加上,成本估計要到三萬五起步了。”
感覺到陸一鳴的表情有點過於平淡。
曲健補充道“如果投入資金量產的話!預計每生產一千套的成本能降低百分之八!一萬套的情況下,預計能降低三成成本!”
聞聲陸一鳴擺了擺手。
看向曲健說道“量產還是等有定單再考慮吧!已經很不錯了!一億投入能拿出這種複雜的成品,證明了你和你團隊的能力,接下來還請繼續努力吧!如果有新項目直接找劉總審批!”
天恩馬上就要重置了。
再加上下午還要直播。
陸一鳴拒絕了曲健中午吃個飯的建議。
帶走一套起源設備作為伴手禮。
嗯
畢竟是投入了一個億造出來的東西。
當玩具無人機玩玩也挺好的。
目送陸一鳴驅車離開。
曲健滿臉失落的回到了辦公室。
坐下後看著麵前的一台起源無人機。
輕聲歎氣後說道“果然不行嗎”
多功能無人機起源是他的一個畢業設計。
不過由於資金問題。
初版起源非常簡陋。
畢業後。
曲健依舊對自己這個畢業設計念念不忘。
這才創建了多功能工作室。
不過還是因為資金問題,導致項目進度終止,聯係了許多投資人,但對於他這個項目並不看好。
當前國內研究無人機的公司數以千計。
基本上頭部無人機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定位。
搞物流無人機的就專心搞物流,哪怕是噴灑農藥的無人機,也有已經成名的品牌了。
起源主打的多功能。
但單功能達不到這些有自己定位的無人機所能達到的地步。
所以根本無法在市場上和這些公司去競爭。
他有想過要不要每個功能都按照行業第一去攻克,但這樣下來就不是他們這個八人團隊能完成的工作量了,同時也不是原計劃三千萬能完成的項目。
說實話。
陸一鳴給他這一個億讓他的壓力非常大。
如果隻是三千萬的話。
他們研發的那幾個專利就足以讓陸一鳴的投資有所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