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等天明!
“哥你來帶節奏”
“哥哥哥接話”——今天是第一次和帶我的哥哥一起跟一個潛在合作方磋商,就是人前裝逼,人後拚命喊帶我的哥哥救場。
記憶有被拉回剛打辯論那會兒,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記憶被拉到被隊友一次又一次跟辯隊的小選手說“你們知道你們小賴學姐當時一辯被質詢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嗎?——彆人問一個,她就說等下我方四辯回回答您的問題。再問一個,她就說稍後我方三辯會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解釋,這個問題我方二辯會在駁論的環節跟您說明······”——被在學弟妹麵前說起時,真是悲傷啊。不過能起到鼓舞的作用——害怕的話就像你小賴學姐那樣做——如果我的料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那也算有點實際意義了。
因為我們要約談很多家,最後選出幾家進行重點考察、實地考察,所以有很多場短暫的初步磋商。這過程讓我想到的有點多。
有想到露華濃創始人查爾斯·雷弗森(charles?revn)的一句話,“在工廠裡,我們生產的是化妝品;在藥店裡,我們賣的是一罐一罐希望。”對這句話還有稍劣一點的譯版“在工廠裡,我們生產產品。在商店裡,我們出賣希望。”
從這倆不同譯版大家知道為啥我看一本作者是外國籍的人的書看得很爽、覺得文字簡單流暢華美精致精辟有趣時,都要特彆感謝一下譯者了吧。因為我可以猜到,他們為了我這一刻的觀感,也許改了幾十遍的稿子,斟酌了幾百次的遣句、用詞。
我還想到鮑德裡亞的《消費社會》,鮑德裡亞說,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要素就是消費。而這個由消費構成的資本主義社會有三個特征
1、製造在資本主義裡人人平等的幻想,因為東西就在那裡,不管是什麼人都可以買(隻要有錢);
2、消費本身不僅是物質上的消費,還是文化的消費(比如故宮文創),比如身份消費(比如奢侈品)——我至今記得我看到香奈兒曆史文案合輯的震驚,感覺我有被說服到。
3、消費也不隻是商品或者服務,更多的是消費符號的象征意義(比如我買一瓶江小白這款網紅白酒就算跟上了一下年輕人的腳步,也希望自己被標記成初入職場幾年的年輕人。)
這讓我想到一部跟《消費社會》主旨應該有所重合的紀錄片《無節製消費的元凶》。有空看了寫觀後感。
然後此處將放一下香奈兒的我覺得最能打動我的幾句文案,以及我今天看到、有打動到我的每日優鮮的幾句文案
先來每日優鮮的吧
1、“我剛剛算了算,我家貓好像比我吃得好,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有想要買很多菜給自己做頓好吃的的欲望嗎?有的話,每日優鮮的這篇文案就成功了。因為燃起了人們的使用購買它產品的欲望,引起了銷售。)
2、
“一塊上好的五花肉
是讓它纏綿在醬油與料酒的懷抱裡
高溫中翻滾、冰糖裡燜煮
而讓一個人心安的獨門秘訣
是就這麼跟著味覺,找到最熟悉的歸途
聽女人的話,在家吃飯”
3、
“紅透的西紅柿
跳進鮮黃的雞蛋湯
大火裡起舞,餘溫後收汁
人生學會的第一道菜,在人生裡炒了無數次
最熟悉的日常,也是最眷戀的家常
聽女人的話,在家吃飯”
——?23其實我感覺沒有特彆受觸動,但感覺寫得挺好,而且這個是在每日優鮮裝菜的白色塑料袋上印的文案,我感覺這個創意非常棒。而且會買菜的人的主要客群就是家庭主婦,這樣的廣告顯然把她們給討好住了。
而我也覺得這23這兩篇文案本身有帶來好一些的影響,比如點出一些主婦們的貢獻,能夠讓男人們念起自己妻子的好、家庭的好。所以我覺得還是挺棒的。
接下來就是香奈兒的文案了,其實我要摘錄的隻有這麼幾句
1、“dress?shabbily?and?they?reber?the?dress?dress?ieably?and?they?reber?the?oan“
“衣衫襤褸,人們會記住衣服;
穿著完美,人們會記住衣服裡的女人。”
2、“??eole?thk?xury?is?the?oosite?of?ty?it?is?not?it?is?the?oosite?of?vulgarity“
“有人認為奢侈的反義詞是貧窮。
不,奢侈的反義詞是粗俗。”
3、“a?girl?should?be?o?thgs:?cssy?and?fabulo“
“女孩應該做到兩件事漂亮並且光彩奪目。”
4、“?here?should?one?e?erfu?oan?asked
herever?one?ants?to?be?kissed,?i?said“
“‘我應該把香水擦在何處?’一位年輕的女性問我。
我說‘擦在你想被親吻的地方’。”
——以上的香奈兒的文案來自於公眾號“廣告也瘋狂”的整理。
話說到這裡,我就想到一部講香水來源的片子,《香水》,是德國作家帕特裡克·聚斯金德的小說,所以應該是虛構。因為講的是一男的用處女的體香煉出迷倒眾人的香水,最後因為自己很香被吃掉的故事。感覺還是比較黑暗,看完心情會很低落,我就不細說啦,請大家謹慎選擇是否觀看。要看的話建議記得挑心情特彆好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看。
今天的小賴今天嚼口香糖時特彆怕碰到我做的那個假牙——原來的牙齒磨小、打鋼釘,外麵套上合金的假牙,或許叫“義齒”聽起來會更慘——我就怕把假牙吞進肚子。吃飯的時候,也有稍微殘了的感覺,就覺得一個部件不怎麼能用了,感覺自己可憐爆了。
如果還有什麼的話,就是今天在新世相的一篇《同居的第100天,男朋友活著,愛情死了》的文章底下看到一句,“把狗騙進來殺????”覺得不錯。這篇文章“本以為是個勸分帖,結果,受到了酸腐愛情味的暴擊”。——可以有一點點理解我為啥不喜歡看快餐的情感文,但是喜歡看情感文底下人們的評論了嗎?
20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