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等天明!
春卷皮就是一張薄薄的,軟糯又有韌性的麵皮,自從在新租的小屋邊逛到了一家專賣春卷皮的小鋪,我每天都會打包炒米粉或者自己買一些料自己卷著做春卷吃。今兒呢,我在超市看到了一包賣相極好的辣片,但苦於最後喉嚨乾澀、又處在疫情時期、拿咽痛、治療感冒相關的藥都需要登記,非常麻煩,所以沒法不顧後期是否會喉嚨腫痛就直接吃,於是我隻好給這包漂亮的辣片和“新歡”春卷皮作一首詩,聊以慰藉我饞得不行的心靈了
“你的米香,我的辛辣
你的勁糯,我的脆韌
當我們裹纏在一起
就可以發起一場讓人淚零的暴擊”
——不過,春卷的靈魂,一直是我姨婆做的炒粉絲和花生米啊。
想到姨婆,就想到姨婆曾誇我的話,也想到曾把我放在心尖的兩個人。
在我出生的那個寨子,每個孩子出生時,家人都會為之放上一串鞭炮表示歡迎這位小生命的到來,也是給這個孩子祛邪氣的意思。姨婆說,“你出生時,你爺爺一看你是女的,都說不要放鞭炮,我們說不敢嘞,要放嘞,最後就放了一串小的。等後來你給你爺爺帶了幾年,我們打麻將的時候再問,老賴啊,是男孩子好還是女孩子好啊,他都說,要是女孩子聰明起來,那是和男孩子一樣嘞。”
我想到的那兩個人,是我的爺爺奶奶,被媽媽“拋棄”在老家的我非常會討好,但心中都是不輕易讓人走近,奶奶走後,在小學後期轉學到我媽那個地方,初中又轉學回老家時,我也沒靠近多次向我走近的爺爺。
他們曾真心地疼愛我過。我卻不曾付出相同的靠近和真心。
我的心是怨的,怨我媽把我丟下,我的心不夠柔軟,儘管他們對我很好,我本該也該跟他們親切地撒嬌、靠近,但我沒有。我的後悔在我上大學之後,想到我爺爺說,要是我靠上大學就給我買一個當時很貴的東西,他相信我一定能考上大學——變得特彆強烈。我很後悔自己的不作為,自己的不斷退縮。
也許當時的我幼稚地以為以為走近爺爺奶奶是對我媽媽的愛的背叛,也許是不好意思,也許······我不知道。我至今想起,愧疚的淚水都會刹不住地奔湧。我不知道當時我為什麼會那樣。我很後悔。他們對我真的是很好了。我很後悔在他離去時不曾給他一顆敬愛與依賴的心,後悔不曾讓他感到世界上有人會對他如此在乎、如此親近。我後悔了。
他報以期望的孫女,與他並不親近。
對真正愛自己的親人,一定要及時給他們反饋,及時表達。因為這樣不容易造成像我這樣深遠的歉悔。
今天的小賴“春去也,閒煞舊蜂蝶。”——我喜歡這一句。
這句出自元代胡祗遹先生的《陽春曲·春景》,放一下原文給大家欣賞
幾枝紅雪牆頭杏,數點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幾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裡清陰柳影斜。洛陽花酒一時彆。春去也,閒煞舊蜂蝶。
——有時看古詩,會覺得它比起我們這樣白話地寫,比起其他表達形式,會覺得古代詩歌才是描寫風景和感情的表達方式中最簡澈、最清美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