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後媽的育兒指南!
第92章特擅長婦人之症
聽見是這麼回事,秦悠悠會心一笑道“原來三姐姐約妹妹逛廟會是求子來了。”
瑤瑤嗔了她一眼,並未反駁,而是笑道“我是看你家侯爺回來這麼久,你也還沒動靜,這才叫上你的。”
聞言,秦悠悠隻是笑笑,孩子的事她不著急,現在府裡那麼多孩子管起來就很心累了,要是現在在添個小包子,那不就成一鍋粥了。
秦瑤瑤自顧自地又道“不知道三哥哥是不是還在記恨我那件事,前些日子,嘉怡郡主還說要送個妾給王爺,幸好被王爺拒絕了。”
廢話,當然記恨了,你可是害死人家親娘,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人家自然不願你安然享受富貴了。
“也有可能是因為陛下覺得戰王爺太缺個孩子了,所以郡主是投其所好吧。”
秦瑤瑤顯然是更願意相信這個原因的,她點了點頭,不在說這些煩心事,隻扯了些閒話。
到了宏法寺,已經午膳時分了,兩人隨意用了些素齋,便閒逛了起來,打算消消食在去拜佛。
剛出了膳房外,便見兩個婦人在爭論,說是爭論不過就是其中一個盛氣淩人地指責,而另一個則低眉順眼罷了。
盛氣淩人的那位,還是悠悠和瑤瑤的熟人,便是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範大人家的嫡女、正三品資政大學士陳大人家的長媳——範巧玉。
這種事,秦悠悠一般是從來不會多管閒事的,但秦瑤瑤同這位範巧玉素來不和,自然是不肯放過這個可以教訓人的機會了。
“陳大夫人,你這是在做什麼,本妃見這位夫人穿著,也不像是你家丫鬟,你怎可仗著家裡的權勢,便在外仗勢欺人。”
這番話直接便把仗勢欺人的罪名扣在了人家身上,根本不給人反駁的機會,秦悠悠暗歎,看來嫁人之後,自家的三姐姐是練出來了,瞧瞧這說話的水平。
範巧玉見了一本正經教訓自己的秦瑤瑤,又見秦瑤瑤身後的秦悠悠一副看好戲的表情,臉色當時便僵了僵。
“見過瑤側妃,見過顧國公夫人。”範巧玉咬咬牙,隻得恭敬地行禮。
另一個婦人聽了範巧玉的稱呼,臉色便有些惶恐。
“太醫院何太醫之妻,陳安安見過瑤側妃、見過顧國公夫人。”
瑤瑤和顏悅色地叫了起,秦悠悠也善意地對她一笑。
這位何夫人,雖長得不是很漂亮,卻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讓人很想與她親近,倒是比範巧玉討喜的多,姐妹兩人都或多或少地對她釋放了些善意。
見兩人對陳安安如此客氣,範巧玉臉色有些掛不住道“罷了,既然有側妃和國公夫人護著你,那本夫人就不同你計較了,告辭。”
說完,便帶著人行禮告退了,見她那麼快便走了,瑤瑤的表情閃過了一絲無趣,她近來同王爺學習了很多教訓人的話,這還沒用上呢。
秦瑤瑤對著秦悠悠笑道“真是沒勁,咱們走吧,去那邊瞧瞧?”
秦悠悠笑著點點頭,又對陳安安點頭示意了一下,兩人便準備離去。
剛轉身,身後便傳來了陳安安清脆的聲音“瑤側妃娘娘,請您等一下。”
兩人停住了腳步,轉頭看著陳安安,秦瑤瑤有些疑惑地問道“有何事?”
說完便上下打量了一番陳安安,該不是攀近乎的?她倒是不討厭這個夫人,可以讓她攀一攀,但得改天。
陳安安也感覺到了秦瑤瑤的想法,但她一點兒也不生氣,隻見她上前行了個禮。
“臣婦閱覽醫書,嫁人後也不曾放下,特擅長婦人之症,臣婦瞧著娘娘麵色不是很好,似乎是長期食用了相克的避子食譜,不知娘娘是否信任臣婦,讓臣婦為娘娘把脈。”
一時激起千層浪,這話的意思是,秦瑤瑤的飲食被人動了手腳,兩人麵色都是一僵,秦悠悠暗道,難不成是大姐姐給的嬤嬤下手了?
還是素和機靈,她忙上前道“此處說話不方便,不如去我家娘娘的廂房小坐片刻罷。”
反應過來的悠悠和瑤瑤也覺得很有道理,一行人便急匆匆地回了早已備下的廂房。
秦悠悠心中有些無語問天,好好的一次出遊,硬是演變成了發現驚天陰謀的悲劇,真是
廂房中。
陳安安認認真真地把了好幾次脈後,嚴肅地說道“娘娘,您確實因為吃了食物相克的避子食譜,藥性並不大,也沒什麼太大的傷害,喝上一副藥便能調理好,臣婦為您寫個方子吧。”
秦瑤瑤靜靜地點點頭,臉色有些蒼白,雖然母親早告訴過她,嫁進皇家,爭風吃醋那是免不了的,但現實擺在她麵前,她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秦悠悠則想起丈夫曾經說過,他比較中意戰王爺登基,還說若是戰王爺登基,那顧家很可能便又能富貴一朝。
她心中動了動,若是丈夫真是這麼想,那戰王的長子,當然還是出自秦瑤瑤的肚子更好了。
“何夫人,不知能否請您明日去戰王府用個膳呢?”
見秦悠悠如此問,兩人又都愣了愣,隨即又反應過來,這是想請她幫忙看看膳食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秦瑤瑤也希翼地望著陳安安,盼望著她能答應。
陳安安低頭細細思量了一番,然後堅定地拒絕了。
“臣婦願把能避子的藥物都寫下來,娘娘一一對照即可,家中孩子尚且年幼,臣婦實在走不開。”
這也是個不錯的主意,秦瑤瑤站起來客客氣氣地道了謝,後者忙惶恐地道不敢。
臨分彆前,秦瑤瑤更是解下了係在腰間的玉佩遞給了陳安安。
“今日真是謝過姑娘了,若是有什麼困難與需求,儘管拿著玉佩來尋本妃,本妃自不會推遲。”
陳安安推遲不要,卻被秦瑤瑤硬是塞到了手中,最後隻得收下。
秦悠悠在旁冷眼瞧著,隻覺得三姐姐的行事做派越來越成熟,也不似以前那般蠻橫不講理了,委實是個好進步。
告彆了陳安安,兩人都沒了閒逛的心思,隻拜了拜送子娘娘,便匆匆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