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暗地裡,一定要讓人發現官方自己正在轉移家中的婦孺老弱。
嘴上堅決不讓傳播,私底下卻一定要轉移老弱婦孺。
這樣一來,就能促使民間更大規模的轉移婦孺老弱。
等局麵鬨起來,出現大規模恐慌浪潮的時候,官方再出手阻攔,引起民間反抗,等局麵很嚴峻的時候,官方再適時的站出來妥協。
到時候隻需要他這個直隸總督站出來,說皇恩浩蕩,允許婦孺老弱可以離開,但是青壯男子必須留下對抗蘭芳妖國。
這樣一來,不僅能在相當程度上削減民間的反抗,還能宣揚一波皇恩浩蕩,讓萬民感念皇帝的恩情,並在接下來的戰鬥力儘心儘力為大清出力。
並且保護自己的家人。
最終,就能達到弘曆所需要達到的目的。
還不用花費朝廷多少經費。
劉墉做過很多地方的官員,大清的天南海北都跑過,還有個優秀的爹時時教導,傳授他很多的道理,所以他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隻會坐辦公室的老官僚。
他對於官府和民間之間的微妙關係是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
他很清楚,因為帶清官府素來不做人的行為,民間普遍不信任官府,對官府是陽奉陰違,和官府反著來是普通小民的生存智慧。
既然如此,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民間的這種貌似恭順實則逆反的心理,反過來操作一波,不僅能實現弘曆的目標,還能保全弘曆的聲望,甚至連自己都能得以保全。
一箭,三雕!
他的這套宣傳方法得到了弘曆的讚許。
弘曆當著和珅等人的麵狠狠誇獎劉墉的聰慧,和珅等人也著實佩服劉墉這個機變的能力。
這種狀況下都能給他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僅能完成弘曆的需求,還能維護弘曆的名望,甚至還能把自己打扮成憂國憂民的模樣,完全摘出去,避免了之後被拿出來安撫民心的下場。
真不愧是被弘曆稱為“唯一真宰相”的劉統勳的兒子。
虎父無犬子啊!
就連和珅都真心實意地為這個和自己向來不怎麼對付的老政治對手獻上稱讚、祝賀的話語。
在劉墉的勸說下,弘曆決定稍微配合一下,把自己的幾個小女兒送到大同去暫時避一避鋒芒,也好讓她們遠離戰火,不要受到驚嚇。
弘曆都做出行動了,其他人也要做出行動。
在專人的告誡之下,京師內的王公貴族們也都覺得雖然京師不一定被攻破,但是蘭芳賊人過於凶狠,一旦京師被圍,很有被一網打儘的可能性,所以這個時候讓一些家人離開京師暫避鋒芒,未嘗不是正確的行動。
於是王公貴族們決定把家裡的老弱婦孺還有十四歲以下的男丁都安排到山西大同暫避,連帶著一些高官也跟著一起安排老弱婦孺和未成年的兒子離開京師,前往大同。
隨著行動的展開,京城內的謠言也傳起來了,傳得很廣,很快,但是一開始人們都不相信,覺得這裡頭多多少少有點問題。
妖國?
妖術?
南洋惡蛟?
攝人心魄?
還專門針對老弱病殘?
這妖術有點太歹毒了吧?
人們將信將疑,對這個說法的看法莫衷一是。
但是接下來,大家發現情況不對了,因為官府開始宣布這一切都是謠言,不準傳播,違反命令的就要抓起來問罪。
官府宣稱這一切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沒有什麼妖術,沒有什麼蘭芳妖國,所有的謠言都是在禍亂人心,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大清軍隊正在包圍天津猛攻,很快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然後順天府尹出動人手,抓了幾十個傳播謠言的人,並且派人上街巡查,不準人們談論此事。
看起來官府是想要平息民間議論的。
然而根據社會政治學第一定律——【官府否認的才是真的】這一條來看,情況不對了。
原本京師的居民們隻是將信將疑,甚至有些人覺得這純粹是笑話,但是隨著官府下場否認並且抓人開始,人們的擔憂開始猛然加劇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發現了更加令人感到驚訝的事情。
每天淩晨京師宵禁結束之前的一個時辰,就有打更人發現京師的達官貴人們的車馬開始越來越多的離開了京師,一會兒一輛豪華馬車,一會兒一支騎兵隊伍,一會兒又是裝著大大小小的箱子的驢車、牛車。
就好像是某些達官貴人正在搬家一樣,紛紛離開了京師。
然後又是在晚上宵禁之後的一個時辰內,打更人又發現了大量車馬趁著夜色的掩護正在大量離開京師,悄悄的,車上的人都沒有發出聲音,甚至連牲畜的蹄子都給裹上了布,生怕發出大的聲音。
京師自打蘭芳軍隊入侵天津以來就進入了宵禁狀態,晚上除了官方人員,能夠自由活動的隻有打更的更夫們,他們眼見如此,大為震驚。
沒多久,這個消息也傳開了,消息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京城都傳開了達官貴人們趁夜逃離京師的消息,人們之前的擔憂和疑惑全部集中爆發,恐慌浪潮開始席卷京師。
大量普通百姓、中小商人徹底“明白”了官府是在乾什麼,這是欺騙,這是**裸的欺騙,他們就是想自己走,把大家夥兒都留下來當炮灰!
蘭芳就是妖國!
他們的人都會妖術!都會使用妖術蠱惑人心,然後吃人充當軍糧,老弱婦孺是真的扛不住,隻有青壯男子能扛住,老弱婦孺如果不走,早晚是蘭芳妖人的盤中餐!
十月二十八日開始,整個京師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大量百姓拖家帶口準備逃離京師,向西邊去。
因為聽到了具體的消息,說達官貴人們的車隊一路向西,往山西那塊兒去了,所以大家夥兒也要往山西去,那邊才安全。
於是京師裡的人們一股腦兒的都要出城往山西去避難,一個兩個都是驚恐萬狀,恨不能踩著彆人往外跑,把京師的好幾個城門和好幾條大道都給堵的水泄不通。
十月二十九日,看著局勢差不多了,達到自己的需求了,於是劉墉下場了。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