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在中華聯邦軍事顧問團的訓練之下,這支軍隊當中的旗本武士也基本上都舍棄了武士刀,轉而改用聯邦製式槍械,以燧發槍和刺刀作為主要作戰力量。
雖然勉強可以熟練使用燧發槍和刺刀作戰的人數隻有一萬人左右,其他的兩萬多人其實還是傳統的日式冷兵器軍隊,但是至少這支冷熱混合的軍隊還是多多少少有那麼一點中華軍隊的影子在。
蘭芳十三年五月,也就是趙學寧決定發動北伐和西征大作戰的同時,德川幕府也正式宣布要討伐以薩摩藩為首的叛逆大名。
他們的討伐布告不僅是以幕府的名義發出的,也有京都朝廷天皇的名義所發出的討伐命令。
倒黴的天皇日子過得緊巴巴,在德川幕府減少皇室經費供應的威脅之下,不得不以天皇本人的名義發布討伐詔書,宣布幕府討伐的行動是正義的,是合法的,是順應民心的。
由此,德川幕府在大義名分上將薩摩藩等反叛集團打為賊軍,而幕府軍隊則成為真正的“皇軍”。
甭管實際情況怎麼樣,打仗這種大事,多多少少還是需要有一些大義名分牽扯其中。
作為實質上的中央政府,如果連德川幕府自己都不顧及大義名分了,那麼隻會造成社會失序,所以就算完全是為了私利而發動的一場戰爭,也必須要穿上冠冕堂皇的外衣。
宣戰報告正式發布之後,德川治濟決定自己親自領兵出擊。
在聯邦海軍的幫助之下,幕府軍從江戶港登船,離開江戶灣,一路向西駛往薩摩藩所在的鹿兒島方向,準備從海上直達鹿兒島,給薩摩藩來一個中心開花,讓他們好好領教一下幕府的怒火。
幕府準備對薩摩藩等反叛集團動手的消息,薩摩藩方麵很早就知道了。
因為島津重豪的女兒使用秘密手段將消息傳遞過去,薩摩藩得以在蘭芳十三年的四月就知道了幕府決定發動戰爭的消息,也知道了中華聯邦海軍將會為幕府軍提供一些幫助。
由此,薩摩藩的領導層判斷幕府軍隊有極大的可能會依靠中華聯邦的海軍從海上直達薩摩藩領地。
因此薩摩藩應該注重東部海域的防禦,竭儘所能將火炮布置在海岸線一帶,以此防禦可能從海上來襲的中華聯邦海軍戰船,並且也要派出己方的戰船主動出擊迎戰中華聯邦海軍。
隨後島津重豪更是主張在種子島布置第一道防線,爭取通過火炮和戰船將中華聯邦海軍阻擋在種子島外海域,避免其駛入鹿兒島內海,從而對薩摩藩本土造成衝擊。
但是因為有了之前幕府軍隊在江戶的慘敗,很多人都認為這樣的布防無法阻擋中華聯邦的海軍。
以聯邦海軍的強大,薩摩藩那種勉強算是海軍的海軍並沒有戰勝他們的希望。
所以有人建議島津重豪不要動用薩摩藩本就不多的戰船進行毫無意義的抵抗,倒不如收縮兵力,以逸待勞,決死一戰,說不定還有戰勝幕府軍隊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薩摩藩軍隊應該避免和中華聯邦軍隊的正麵交鋒,將打擊幕府軍作為主要目標。
對於這個建議,島津重豪非常不高興,但是他的兒子島津齊宣倒是覺得這非常可行。
島津齊宣積極遊說島津重豪應該采取這個建議,放棄外圍布防收縮兵力至本土吸引幕府軍隊登陸,遠離中華聯邦海軍的炮擊範圍,以殲滅幕府軍為主要目標。
但是島津重豪對此非常不滿,他對島津齊宣的建議很是不高興,怒斥道:“等我死了你再去安排這些事情也不遲!”
島津齊宣為此戰戰兢兢,以土下座向島津重豪道歉。
島津重豪沒有搭理島津齊宣,依然決定,按照自己的作戰方案,在外海迎戰中華聯邦海軍,儘可能擊沉中華聯邦海軍的戰船和運兵船,在幕府軍隊可能登陸之前大量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以減輕本土防禦的壓力。
當然了,島津重豪這麼做,其實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主要就是他覺得薩摩藩這麼些年來的建設成果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果放任幕府軍隊簡簡單單的登陸,他們必然會對薩摩斯本土的建設造成巨大的破壞。
屆時就算薩摩藩最終能夠打贏這場仗,麵臨一地狼藉,肯定也是欲哭無淚的。
薩摩藩的財政本來就非常糟糕,如果被戰爭摧毀了本土的建設,那就更是血本無歸,這一仗就算打贏了都算是輸了。
但是如果能夠把戰爭局限在種子島範圍,最大限度的保護本土的建設成果,打贏了之後,也不至於沒有錢繼續維持下去。
島津重豪的這一想法最終得到了薩摩藩高層的認可,大家決定集中力量在在種子島東部海域對中華聯邦海軍實施攔截。
蘭芳十三年六月初,駐紮在江戶灣附近的海軍第二艦隊出動十艘戰艦為幕府軍護航,保護幕府軍所乘坐的運兵船一路向西駛去。
六月初八,聯邦艦隊抵達了種子島東部海域,在種子島東北地方十五海裡處,聯邦艦隊與薩摩藩海軍艦隊遭遇了。
雙方隨即展開了大戰。
聯邦海軍第二艦隊的十艘護航戰艦由兩艘二級戰列艦和八艘三級戰列艦組成。
雖然還沒有來得及改造成蒸汽戰列艦,可就算這樣,聯邦海軍戰列艦的戰鬥力也非常強悍。
二級戰列艦承載八十門以上的火炮,三級戰列艦承載六十門以上的火炮,而反觀薩摩藩海軍戰艦,其船隻無論是從大小還是炮火承載量,都遠遠不如聯邦海軍的戰艦。
薩摩藩方麵海軍的主力戰艦隻有十三門火炮,剩下的甚至隻是一些小舢板,與其說是海軍,不如說是漁船,承載三五門火炮已經算多的。
且薩摩藩海軍的素質與火炮性能也完全不能和聯邦海軍相提並論,聯邦海軍對上薩摩藩的海軍就有一種暴打小朋友的感覺。
事實也是如此,雙方剛一接戰,僅僅十分鐘的時間過後,薩摩藩的三十多艘戰艦已經被擊沉了八艘。
而聯邦海軍方麵僅僅隻有一艘三級戰列艦受到了一點輕微的擦傷。
又過了十分鐘,薩摩藩海軍艦隊已經被擊沉了十六艘戰艦,損失過半,更要命的是,薩摩藩海軍方麵的主將所乘的那艘旗艦也被擊沉,滿船官兵連同著海軍大將本人一同沉入海底,無人生還。
剩下的戰艦一看情況不妙,喪失鬥誌,紛紛準備逃跑,聯邦海軍緊追不舍,連連開炮,在追擊過程當中又摧毀了六艘戰艦。
整個薩摩藩海軍最後隻剩下不到十艘戰艦狼狽逃回鹿兒島本港,而聯邦海軍準備追擊的時候,遭到了種子島上的炮兵發射的岸防火炮的攻擊,被吸引了注意力。
於是,聯邦海軍決定向種子島上的炮兵陣地發動炮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