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貴軍官試圖用舊方式來統領這支軍隊,他們需要的是這支軍隊的戰鬥力,而不是與之相匹配的中華聯邦式的規則,可是當他們接手這支軍隊之後才發現戰鬥力和中華聯邦式的規則已經捆綁在了一起,根本無法分開。
德川治紀雖然年輕,但是他受到的是精英式的教育。
作為內定的下一任水戶德川家的當主,他很清楚這種情況的出現很不尋常,無論軍事顧問團是有意還是無意促成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幕府都不能對此沒有任何的顧忌。
於是他寫信給了幕府,著重講了這件事情,希望幕府可以重視起來,認真的考量這件事情,看看是不是應該提前結束與中華聯邦的軍事合作,從而挽回新軍的心意,讓新軍牢牢掌控在幕府手裡。
在阮向山率領新軍和海軍陸戰隊疾馳猛進、取得勝利的同時,這封信也順著運輸渠道回到了江戶,送到了幕府,被正在統籌安排後勤運輸事宜的安藤信成接到了。
此前,因為本多忠籌生病了,所以後勤運輸事務暫時被安藤信成全麵主持,他接到了這封信,拆開來看了,然後皺緊了眉頭。
思考了片刻,他沒有把這封信拿去給德川家齊或者其他幕府高官看,而是首先把這封信送到了潘升的手上,讓潘升看看這件事情該怎麼處理。
“這倒是有趣,看來這個德川治紀還是有點能耐的,很快就發現了咱們的目的,但是又能如何呢?他發現的太晚了,事已至此。新軍的指揮權實際上已經到了我們手裡,之後我們想要做什麼,恐怕已經不是一個德川治紀可以解決的。”
安藤信成看著潘升一臉智計在握的樣子,頓時有些疑惑。
“潘先生,您的意思是?”
潘升笑了笑。
“我的意思是,安藤君,有些事情我們計劃了很久,現在,就是可以正式辦理的時候,對了,你是否知道宋太祖趙匡胤是如何登上皇帝之位的?”
“這……”
安藤信成一臉茫然的看著潘升。
他不知道潘升說這些事情的意義在什麼地方,他想了想他曾經學到的關於中國曆史的一些知識,也沒有想出些什麼東西。
“在下才疏學淺,還請潘先生明言。”
潘升點了點頭。
“當初,周世宗柴榮去世之後,年幼的兒子登位,主少國疑,北周的第一大將趙匡胤就開始被北周朝廷猜忌,趙匡胤深知這種猜忌會要了自己的命,所以采取了積極應對的措施。
他安排自己的親信從邊境地區傳回北方契丹人的軍隊南下入寇的消息,以此讓北周朝廷任命趙匡胤為統帥,率領軍隊前往迎擊契丹軍隊。
但是趙匡胤帶兵出征之後,並沒有去迎戰契丹軍隊,當然,也根本沒有什麼契丹軍隊大規模入寇,這一切隻是趙匡胤的計劃,他通過這個事情拿到了軍隊的指揮權,把軍隊帶了出去。
大軍抵達陳橋,趙匡胤順勢發動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被軍隊擁戴為皇帝,然後殺回了北周都城,攻占了都城,逼著小皇帝把皇位禪讓給了自己,就此建立了宋王朝。”
潘升把趙匡胤當皇帝的故事說給了安藤信成聽,安藤信成聽後,覺得有點味道,仔細想了想,他忽然意識到潘升對他說的這個故事很有些象征性的意義。
或者更直接一點來說,那就是,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這一套操作最直接來說,就是通過捏造一個不存在的敵人來獲取軍隊的指揮權,進而在軍隊的擁護之下實現自己的目標。
簡單的做個對比,那支擁護趙匡胤登基成為皇帝的軍隊……不就是幕府新軍嗎?
想到這裡,安藤信成忽然出了一身冷汗。
潘升對自己說了這個故事,難道是要告訴自己眼下的局勢就是當年的局勢?
他們……是要發動一場兵變?
得出了這個結論之後,安藤信成連忙詢問潘升。
“潘先生,難道說,這一次出兵是因為……”
接下來的話安藤信成說不出口,但是潘升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趕快搖了搖頭。
“安藤君,你可千萬不要誤會了我,無論是我還是其他人,我們可都沒有趙匡胤那樣的能耐,沒有辦法判斷出那麼大的一個局,隻不過是因為局勢自己走到了這個地步,所以我們才不得不順勢而為,做出了這個決斷。
一開始,我們僅僅隻是稍微有了那麼一點點想法,但是誰能想到德川先生他還就真的敗的那麼慘,自己也因此而死,所以說出現這樣的局麵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我們也不可能預料到人的生死,你說呢?”
安藤信成覺得潘升說的應該是真的。
因為無論是誰也沒有辦法預料一個人的生與死,但是如果這樣一說,豈不是直接就證明了潘升等人真的是打算在這一次展開謀取幕府最高政權的行動?
“潘先生,還請您明白的告訴我,這一次你們到底打算做到什麼地步?”
潘升笑了笑。
“其實安藤君你不來找我,我也是打算來找你的,自從我們開始合作以來,我認為我們之間的合作非常愉快,無論是私人層麵還是做生意的層麵,我都認為伱是一個很不錯的合作對象。
現在,我希望這種合作可以繼續愉快下去,準確的說,您自己應該也有一些想法吧?應該也能預見到聯邦政府到底打算做些什麼,對吧?”
對於這個問題,安藤信成並沒有否認。
他點了點頭。
“這是當然,我很清楚中華聯邦應該並不僅僅隻會到此為止,不會僅僅隻滿足於眼下和幕府簽訂的協議,我唯一不敢確定的就是,中華聯邦到底是想讓日本繼續存在,還是就此消失,畢竟之前中華聯邦已經消滅了很多小國,我不知道日本會不會就是下一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