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川齊茲的憂慮不是一兩天了。
眼看著幕府軍的進攻越來越犀利,甚至於連他的大本營熊本城都麵臨著幕府軍的進攻,而叛軍卻因為接連失敗而人心惶惶、軍心不穩。
他沒有彆的辦法,隻能想方設法的增加熊本城的防禦力量,加高加厚城牆,拓寬護城河,將能找到的所有火炮安放在城池和其他製高點,試圖組建成強大的火力網以死守熊本城。
打不贏,也要拖死他們。
與此同時,他不斷要求毛利治親和鍋島治茂趕快派人返回他們的大本營去搬救兵,能來多少來多少,來了總比不來好。
另外,他這邊也緊急動員熊本藩的平民,使他們緊急參軍,增加兵力。
儘管做了那麼多的準備工作,但是細川齊茲還是很清楚,中華聯邦的軍隊實力太過強悍,他們無法正麵對抗,隻有打防守戰才能稍微遏製他們前進的步伐,但是防守戰也很難打贏,左看右看,都找不到獲勝的機會。
幕府軍的火炮一日猛過一日,熊本城的防禦岌岌可危,終於,在佐賀藩和長州藩援軍抵達之前,熊本城堅持不下去了,城牆被幕府軍的炮火轟塌了三處,防線被破壞。
幕府軍全麵出擊,城內守軍拚死抵抗也沒能攔住幕府軍的進攻,熊本城很快被攻破,細川齊茲等人隻能在少量護衛的保護下倉皇逃離。
而熊本藩的主力部隊並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可以逃走,他們和他們的家眷都在這座城市裡,根本沒有地方可以逃跑。
於是在熊本城陷落之後,抵抗的叛軍被幕府軍全部消滅,剩下的為了自己和家人考慮大批量的放下武器投降,沒有繼續抵抗。
熊本城之戰結束之後,基本上宣告了熊本藩全軍覆沒的結局。
如此一戰之下,熊本藩作為一個整體已經不複存在,細川齊茲等人雖然帶著少量軍隊和平民撤離了熊本藩,但熊本藩的主體還是被占領了。
阮向山率幕府軍順利進入熊本城,平定了所有殘餘的抵抗,占領了熊本藩城,獲得了大量的物資,由此獲得了第三戰熊本藩之戰的勝利。
這一場戰鬥勝利之後,德川治紀和他帶領的四萬多戰場氣氛組算是徹底的折服了。
他們不得不承認阮向山和他統領的幕府新軍是小母牛坐飛機——牛逼上天了。
按照中華聯邦的方式訓練出來的軍隊和優秀的戰術實在是無可匹敵。幕府新軍雖然號稱還沒有訓練完全,還有一些科目沒有來得及訓練,但是每戰必勝,每攻必克,幾乎就沒有受挫的時候。
無論對麵的敵軍是多還是少,哪怕是以少擊多,幕府新軍也能扛住對方的猛攻,並且發起犀利的反擊,最終獲得勝利。
戰後一統計,幕府新軍的損失率相當之低,中華聯邦方麵還有十分完善的戰地醫護係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幫助受傷的士兵完成包紮,最大限度的削減因傷死亡率。
當然了,雖然是氣氛組,但是德川治紀並沒有脫離一線戰場,沒有待在後麵等著獲勝的消息,他也上了一線戰場,跟在阮向山的身邊觀察他的指揮以及他所指揮的幕府軍的戰鬥方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大概總結出了中華聯邦的作戰方式。
戰前大炮轟鳴,戰時步兵向前,輕型火炮隨軍向前,轟一陣,前進一陣,轟一陣,前進一陣,隊列整齊,士兵們都會聽從號令,一絲不苟,就像是一群提線木偶。
無論是攻城時還是野戰時,幕府新軍基本上都是這一套,因為火力凶猛,兵器強勁,所以這一套總是能獲得勝利。
客觀上來說,日本境內的城池麵對他們的攻城巨炮略顯不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也由於幕府新軍和海軍陸戰隊訓練度很高,對於軍官的軍令執行的非常堅決,戰術配合也非常不錯,所以在兵員素質碾壓的前提下,就算使用的是同樣的兵器,德川治紀認為他們也能獲得勝利。
而在此基礎之上,再擁有更加先進的兵器,獲得勝利就是更加毋庸置疑的事情了。
與其說是中華聯邦會打仗,倒不如說這是中華聯邦強大國力的體現,是一種近乎碾壓式的戰局,樸實無華,卻又處處彰顯著不可撼動的強大威勢。
麵對這樣一種組織的軍隊,不管他們麵對多少敵人,都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哪怕以絕對優勢將他們包圍,他們也會像一隻刺蝟一樣,讓任何人都感到棘手。
到了這個地步,德川治紀可以確定這場戰爭已經沒有任何爭議了,幕府贏定了,那些囂張的試圖反抗幕府的家夥們必然被全部消滅,一個都活不下來。
但是,這場戰爭之後會發生什麼呢?
幕府在中國人的幫助下才成功獲取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要是沒有中國人的幫助,幕府就無法獲得勝利,這個事實一旦被其他人知道了,對於幕府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德川治紀並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當然在阮向山看來,這個問題根本就不算是問題,他隻是需要勝利而已,所以他繼續率領軍隊疾馳猛進,突破了熊本藩的防線之後,肅清了熊本藩的反抗,隨後便分兵一支攻向了日向國。
當時的情況就是整個九州島上的諸藩基本上都加入到了叛軍當中,或者也是聲稱要加入叛軍,既然他們都加入了叛軍,那麼不管他們之後說了什麼,阮向山都不打算放過他們。
既然已經開打,那麼就要打個徹底,徹底把九州島掃平。
反正趙學寧也曾說過對這些外藩很是不滿意,以後中華聯邦的加盟聯邦國裡麵不應該存在這樣的國中之國。
於是日向國的幾個藩也倒了血黴。
日向國並不富裕,占據領地的四個藩都是小藩,平均石高還不到八萬石,集中不起來什麼像樣的力量抵抗。
阮向山安排自己的副手柳勇帶著八千幕府新軍進入日向國,幾乎就是摧枯拉朽一般的將日向國的諸藩徹底消滅,充分體現出了幕府新軍和這些地方軍隊之間巨大的實力對比差。
而阮向山自己則帶著主力很快進入了築後國,將久留米藩和柳川藩輕鬆擊破,繼而進軍肥前國,對佐賀藩、小城藩、島原藩、平戶藩、唐津藩、蓮池藩、大村藩、鹿島藩等諸藩發起了凶狠的打擊。
一連串的軍事進攻不說輕輕鬆鬆,也是沒什麼難度的,阮向山拒絕了所有政治上的斡旋和請求,甚至拒絕了投降,直接就把整個肥前國都給平推了。
鍋島治茂統領的佐賀藩擁有著比較強的實力,但是這份實力在聯邦海軍陸戰隊和幕府新軍麵前到底還有幾分是不怎麼好說的。
在接連敗退之中,叛軍的戰鬥意誌大大下降,戰鬥能力也不斷下滑,到肥前國被攻破之際,薩摩藩最後一任藩主島津齊宣已經在戰鬥中被擊斃了。
他揮著刀親自衝鋒,高喊著給島津重豪報仇雪恨的口號,號召他身邊的衛士們一起衝殺,然後就被亂槍打死了。
細川齊茲被一發爆炸彈炸斷了半條手臂,血流不止,生命垂危,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鍋島治茂為了鼓舞士氣,親臨一線監督作戰,結果在佐賀城圍城之戰中被炮子打傷,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