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陰謀派遣了德川治紀作為代言人來接管幕府的軍隊,想要趁機掌控幕府的實權,然後再依靠戰功逼迫德川家齊退位讓賢,扶持更加符合禦三家利益要求的將軍上位。
這個人就是德川治紀。
現在德川治紀已經被處死,以本多忠籌、戶田氏教為核心的叛逆集團也被以安藤信成、太田資愛為核心的忠臣集團成功反殺,幕府局勢得到了控製,德川家齊的地位得到了鞏固。
德川家齊為此非常生氣,認為禦三家是在欺負一個沒有父親幫助的少年將軍,他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的出現,所以要派遣幕府軍隊討伐禦三家等親藩大名和所有同謀的譜代大名。
德川家齊要是知道自己居然頒布了這樣一則倒反天罡的討逆檄文,一定會當場氣死,所以潘升很貼心的沒讓他知道。
拿著德川家齊“親自”頒布的討伐叛逆的檄文,阮向山一聲令下,兩萬三千人的武裝力量開始向周邊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的領地展開進攻。
德川禦三家是第一序列需要被討伐的對象,並且是斬儘殺絕。
本來潘升和阮向山的意思是誅滅禦三家主要話事人,其他的人就直接打包送到銅州和金州去開礦。
但是安藤信成表示反對,他認為德川家人必須要全部消滅,斬儘殺絕,一個不留,但凡留下一個,都會有不臣者陰謀叛亂,企圖恢複德川幕府的統治。
這對於戰後建立以安藤信成為核心的政府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安藤信成堅決要求把除了德川家齊之外所有有德川氏血統的人都要殺掉,甭管他現在姓不姓德川。
潘升和阮向山沒有反對,於是這個要求就被貫徹下去,德川氏的命運就此注定。
大軍出動執行任務的時候,趙學寧這邊也接到了來自潘升的消息彙總報告,得知他們已經成功顛覆了德川氏政權,並且打算扶持起安藤氏政權取而代之的事情。
對於他們的這一操作,趙學寧表示很滿意。
本來他的目的也就是這樣,扶持一個親中華聯邦的政府來治理日本內政,順帶著到時候把天皇給廢黜了,把日本變成共和國,光明正大的加盟中華聯邦。
至於潘升提出的希望得到更多的軍事力量的援助,趙學寧也批示認為是可以的,現在潘升和阮向山等人能夠調動的海軍陸戰隊隻有三千人,數量比較少,真要麵對整個日本所有的大名,顯然是不夠的。
所以趙學寧想了想,決定從中央軍區抽調兩個營的軍隊前往日本,駐守在江戶地區,同時臨時設立東洋軍區,讓阮向山擔任東洋軍區臨時總指揮,全權統領包括幕府新軍在內的全部隸屬於中華聯邦的武裝力量。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就以阮向山為主要軍事領導人,以潘升為主要的行政領導人,代表中華聯邦政府在日本行使權力。
對於他們所提出來的行動方案,趙學寧看了看,覺得沒什麼太大的問題,隻要軍事力量足夠,把整個日本舊勢力全部鏟除,顯然不是難事。
軍事委員會上,大家也稍微討論了一下,覺得這些計劃也比較得體,沒什麼太大的漏洞,真要能執行的好,兩三年之內日本就可以以一個共和國的身份加入到中華聯邦之中。
如此,日本全島的貴重金屬也將為中華聯邦接下來的經濟改革提供重大助力。
反正趙學寧是老早就想要推動經濟改革了,重中之重就是貨幣改革,他很早就打算把目前正在整個東南沿海地區廣泛使用的西班牙本洋給廢除掉,轉而使用中華聯邦自己發行的銀元貨幣。
隻不過中華大陸本身並不富有貴重金屬的礦藏,甚至連銅都不是很多,直到現在掌控了菲律賓之後,銅才不再是一個問題。
不過銅的價值還是比較低的,所以趙學寧打算推動銀本位製度,鑄造屬於中華聯邦自己的銀元。
而這就需要中華聯邦能擁有數量豐富且來源穩定的白銀礦藏。
就趙學寧所知道的,日本是一個很好的貴重金屬提供地,其國內以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為代表的貴重金屬礦藏數量很大,而且距離中華聯邦距離很近,所以趙學寧對日本勢在必得。
但與此同時,隻靠一個日本的礦藏量還是不夠的,日本的礦藏量不足以支撐中華聯邦龐大的全球經濟網絡,所以其他地方也要著手獲取。
比如南美洲有非常豐富的白銀礦藏和黃金礦藏,但是已經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占領了,如果想要拿到這些礦藏,就不免需要更加強大的海軍,需要對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地發動進攻、取而代之。
同時,白銀礦藏豐富的地方不僅僅是南美洲,北美洲西海岸也是有的,且當前北美洲西海岸還是無主之地,還沒有被美國占領,趙學寧打算派人去勘探一下,與那邊的印第安人交流交流。
趙學寧反正是主打一個錢不嫌多,既然你有,那我就要,隻要我能掌握在手裡,我就絕不會放過。
有豐富的貴重金屬礦藏,才能夠推動成功的貨幣改革,才能讓中華聯邦的貨幣通行全球成為世界貨幣,為中華聯邦獲取巨大的金融利益。
其實就當下來說,中華聯邦政府在獲得了較為穩定的銅礦藏之後,已經開始推動新貨幣的鑄造任務。
西班牙本洋主要在沿海地區使用的比較多,而在廣大的中華內陸地區還是以白銀和銅錢、尤其是銅錢作為主要的通行貨幣。
從古至今,受限於銅產量的因素,中國人使用的銅錢價值都比較低,整體重量和含銅量也不高,還經常在戰亂時期鬨出一些小錢、鐵錢之類的亂子。
所以趙學寧推動的貨幣改革就打算從銅開始,把原先的銅錢變更為價值更高、含銅量更高的銅幣。
同時也會發行銀幣和金幣,繼而以白銀為儲備金,發行紙幣,順便同步廢除所有目前通行的一切貨幣,將金融權力收歸中央政府,鑄幣權也全部收回,統一貨幣和價值,使之通行全國。
這一套連招打出來,聯邦政府在中華大地上的統治也就差不多穩固了,趙學寧也就能進一步把貨幣推廣向世界。
至於怎麼推廣,趙學寧也有辦法。
他決定學習前人的智慧。
諸葛亮當初為了盤活蜀漢政權的經濟,規定購買蜀錦必須要使用蜀漢政權的直百錢,以政策的力量把直百錢和蜀錦掛鉤,穩定了直百錢的價值,也穩定了蜀漢政權的經濟。
魏國和吳國如果想要購買蜀錦,就要用自家貨幣或者貨物與蜀漢政府交換直百錢,直百錢本身沒有足夠的價值,但是政策的加持讓它有了實際的價值。
通過這個政策,蜀漢政權積累了數量龐大的財富,為之後的北伐打下了基礎。
趙學寧也有樣學樣,準備強製要求國際買家必須使用中華聯邦的貨幣才能購買絲綢、茶葉、瓷器等拳頭產品。
什麼?你說你沒有中華聯邦的貨幣?
簡單啊,直接用你現在使用的貨幣來交換就可以了。
比如把你使用的西班牙本洋和中華聯邦的國家銀行交換成中華聯邦銀元,然後再去購買這些貨物,不是很簡單嗎?
如果覺得麻煩,完全可以多交換一些中華銀元,或者乾脆就把現在使用的西班牙本洋給徹底換掉,直接使用中華銀元來搞貿易。
反正都是銀元,用啥不是用?
趙學寧相信,有了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板斧的幫助,中華銀元的推廣效率一定會遠遠超過西班牙本洋的推廣效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