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歐陸諸國派遣的乾涉軍還是較為傳統的帶有封建味道的軍隊,使用火器不假,可國家還是有國王有貴族,這些軍隊也擺脫不了自身屬性。所以乾涉軍根本不了解什麼是革命,隻不過是盲目的聽從上級的指揮罷了。這樣,又能有多少戰鬥力呢就好比普魯士軍隊素來有能打的名聲,但是普魯士軍隊能打的原因和曆史上的封建王朝精銳軍隊能打的原因差距不大。不是保家衛**人榮耀,僅僅就是裝備給的好一點,夥食吃的好一點,軍餉發的足一點,軍規訂立的嚴厲一點。大家互相比爛,誰更不爛,就更能取得勝利,在一灘爛泥的世界裡就顯得尤為突出。還真彆說,就普魯士軍隊的訓練和政府的投入,曆史上大部分封建王朝都做不到,甚至於某些現代國家也做不到。而普魯士做到了。所以普魯士擁有了一支強悍的軍隊,在歐洲搏殺出了精銳的名聲。或者說,這是一支獸軍,強悍,凶猛,無所顧忌。但是無論是普魯士還是奧地利,他們都忽視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所麵對的法**隊和過去的法**隊有些不一樣了。在混亂之中,法軍的正規軍和巴黎革命群眾組成的革命衛隊混合在一起上了戰場,軍隊組成和軍官指揮係統有很大的問題,可以說這是一支充滿了的軍隊。這支軍隊有比較大的內部糾紛,內部矛盾比較突出,支持革命的和反對革命的一起上戰場能鬨出什麼亂子,正常人都能想到。但是偏偏他們打了勝仗。過去的法**隊同樣也是靠著與普魯士相似的條件建立起一支強軍,擁有比較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其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彆。然而大革命之後,革命政府臨時組建起來的配合混亂中的正規軍作戰的革命衛隊並不是一支和過往的歐洲軍隊相似的軍隊。這是一支主要由巴黎市民組成的軍隊,這支軍隊和過往的軍隊最大的最明顯的差距就是——他們知道什麼是革命,他們也充分地參與進入了革命,並且成為了革命的受益者。多麼顯著的利益可能並不確切,零元購之類的也不好說,打土豪分田地什麼的也不太可能,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絕對受益的。革命之前,他們走在大街上,隨時隨地都有遭到貴族玩弄致死的可能性,且一旦被貴族盯上了,他們隻能自認倒黴,生還的概率非常之低。貴族不用受到任何處罰,而他們卻要麵臨無辜慘死的結局。革命之後,那些可能玩弄他們的貴族或者被殺或者被趕走,他們自由了。於是,巴黎人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革命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好處。生命,他們的生命得到了保障,他們從此以後不用擔心會被一個貴族用奇奇怪怪的理由殺死。這其實已經非常難得了。相較於還依舊掙紮在貴族政治的歐陸其他國家的國民,巴黎人民已經率先享受到了文明的曙光,享受到了生命的權利。這些巴黎市民未必有多麼高的文化水平,未必能夠理解那麼多的革命理論,未必能聽的懂《共和國》的。但僅僅隻是這一點,已經足夠讓他們明白共和和帝製他們該選擇哪一種了。所以這些巴黎市民自發的武裝起來保衛他們的成果,保衛他們的生命權利,保衛他們不被舊貴族玩弄致死的現狀。說起來也是感慨,也是可笑,就這麼簡單的原因,已經足夠讓無數的巴黎市民為了這場大革命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響應了國民公會的號召而奔赴了戰場。雖然不懂什麼戰術,戰術水平非常的拙劣,可他們敢於戰鬥,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戰,他們更清楚戰爭一旦失敗,他們會麵臨什麼。所以他們能夠爆發出來的勇氣遠遠超過普魯士和奧地利的乾涉軍。自然,勇氣不能決定一切,在前線作戰的時候,這支法軍也鬨出了很多笑話,甚至還有臨戰之前軍隊內部的革命者和反革命者互相針對乃至於大打出手的情況發生。但是整體來說,法軍的戰鬥意誌非常高昂。當專業的軍事指揮官指揮了這支有勇氣的軍隊,這支軍隊爆發出了極其強大的戰鬥力,而相對應的普魯士軍隊和奧地利軍隊雖然有各種優勢,卻始終無法對戰鬥意誌高昂的法軍進行決定性打擊。並且普魯士軍隊和奧地利軍隊勞師遠征,後勤供給開始出現問題,他們本身也受到了尼德蘭爆發的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家財政受到衝擊,軍費不足。於是戰爭開打沒多久,乾涉軍就遭遇了後勤危機,前線士兵不能及時得到彈藥和食物的補充,士氣低落。在這場堪稱臥龍鳳雛大對決的戰鬥之中,有著明確領導核心的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的表現居然還不如內部紛爭混亂不已的法**隊。比爛都比不過法國的革命政府。就這樣,一支編製較為混亂的、內部甚至還有不少糾紛的法國革命軍隊成功的打敗了號稱能打的普魯士和奧地利的乾涉軍。隨後,法**隊也由此發現了瑪麗王後與奧地利人互相勾結出賣法**隊情報的事實。得知這一消息的巴黎人民非常憤怒,他們憤怒地衝擊了國王和王後的住處,高喊口號,要求處死王後,更有甚者也順便喊出了處死國王的口號,說他們是賣國賊。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後感到十分驚恐,不得不帶著他們的孩子去尋求國民公會的保護。倉促之間,國民公會也沒有做好處決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後的準備,其實他們內部也沒有就這件事情達成統一的看法,一陣糾結之後,掌權者布裡索還是決定把國王一家控製住。於是國民公會行動起來,事實上把國王一家軟禁起來,同時也要隔絕暴怒的革命群眾對國王和王後展開殺戮的可能性。畢竟要不要殺死國王和王後是一個很重大的議題,而當時主導了巴黎革命的布裡索派領導人布裡索並沒有下定決心。布裡索覺得這個事情還有些商議的空間,認為這件事情關係太大,需要謹慎思考,貿貿然處死國王和王後,很可能會帶來某些不可預知的糟糕的後果。而且就自己本心來說,布裡索早在兩年前就對革命抱有一種矛盾的心態,早期他也是雅各賓俱樂部的一份子,但是在革命進行到一個階段的時候,當君主立憲政體確立之後,布裡索就認為革命應該停止。他認為君主立憲政體已經足夠妥善,可以達成革命者和國王需求的平衡,繼續下去沒有好處,所以他當時一度試圖解散雅各賓俱樂部。隻是他沒有想到當時的雅各賓俱樂部還有一些很有話語權的人存在,這些人普遍認為革命還沒有達到目的,認為他們追求的共和製度才是最合適的製度。所以布裡索反被驅逐出了雅各賓俱樂部。時至今日,布裡索和雅各賓派的激進主義、共和主義者之間也有很大的分歧。雅各賓派的激進主義者多信奉中華聯邦領導人趙學寧提出的共和集權主義,要求廢除國王和王政,建立起一個革命的、強有力的共和集權政府,對內鏟除封建主義土壤,對外開拓共和主義的生存空間。這一點和溫和的、主張君主立憲的布裡索派差距很遠。事實上,因為處在一個反對黨的位置上,雅各賓俱樂部此時此刻的意誌是高度統一的。他們由一群共和集權主義的信奉者為主要的領導者,溫和派早就隨著布裡索離開了雅各賓俱樂部。所以剩下來的共和主義者彼此之間最大的分歧是什麼時候殺死國王以及革命成功之後誰來做法蘭西共和國的大總統。相比之下,布裡索派內部的糾紛就要多得多了。因為布裡索派是執政黨的地位,但是其內部對於共和主義的追求並不微弱,儘管首腦布裡索和一些高位者都滿足於君主立憲政體,但是內部有相當一部分人追求的也是共和政體。隻不過他們對於趙學寧崇尚的共和集權主義和徹底鏟除封建餘孽的要求比較猶豫。包括趙學寧提出的徹底流血革命的主張,被他們認為太過於激進,對社會的傷害太大,所以他們希望尋找一條溫和的道路通往共和。這一勢力以羅蘭夫婦尤其是羅蘭夫人為首,這群人讚同共和,但是不讚同雅各賓派的那種激進的共和,他們試圖尋求共和集權主義之外的另一條共和道路。因此在反對激進的層麵上,布裡索和溫和派是一致的,同樣不怎麼讚同在法國國內推動大規模的流血事件,認為這樣做必然出現大量的冤假錯案,會有很多人被挾私報複。儘管以雅各賓派為代表的要求嚴懲並且處死國王一家的意見在國民公會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因為布裡索派實際握有政權,所以這樣的聲音尚且還能被壓製住。雅各賓派對此感到非常的不滿,已經成為重要領導人之一的著名的演說家羅伯斯庇爾多次在國民公會上發表演說,抨擊布裡索,認為他“在不該決然的地方非常決然,在該決然的地方猶豫不決”。由此,雅各賓派內部逐漸出現了取代布裡索派、由雅各賓派來執政的論調,並迅速蔓延開來。布裡索原本以為局勢已經穩定住了,可以慢慢調查瑪麗王後通敵事件,隻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當帶英首相小皮特帶領的團隊返回倫敦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如炸彈一般在整個歐陸上空爆炸了。東方大國中華聯邦共和國在建國典禮進行時用斷頭台公開處決了大清帝國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中國人殺死了他們的皇帝!這個消息最早在帶英社會上引起了劇烈的震動,倫敦城內上至貴族高官下至販夫走卒都在熱烈的討論這件事情,幸虧國王喬治三世正在病休,未曾露麵,否則也不知道他該多麼尷尬。隨後,這個消息快速越過英吉利海峽,抵達的第一站就是法國,就是巴黎。巴黎的激進革命者和革命群眾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欣喜若狂,甚至欣喜若狂都不足以形容當時他們的那種情緒。那種狂熱中帶著激動,激動中帶著暴躁,暴躁中帶著一絲絲詭異冷靜的感覺,還真沒幾個人能夠用文字充分的描述出來。但是不管怎麼說,趙學寧用斷頭台處決了大清乾隆皇帝的消息是徹底傳開了。這個事實也毋庸置疑,因為這是帶英出使中華聯邦的團隊帶回來的,是小皮特首相親自帶回來的,他親眼目睹了乾隆皇帝弘曆的死亡。另外還有很多消息隨著小皮特的回歸從而散播開來。比如趙學寧逼迫大清皇帝跪在地上給全體民眾謝罪,大清皇帝永琰在地上磕頭磕的腦袋都冒血。比如趙學寧決定把大清皇宮作為國家博物館,向全國開放,並且要求最後一任皇帝永琰作為講解員在皇宮內工作。比如趙學寧處決了皇室中的主要責任人員之後把剩下的人都給趕到了偏遠地區開礦,用他們的餘生為之前犯下的罪孽贖罪。比如趙學寧公開宣稱中華聯邦共和國的主權不屬於皇帝,而屬於全體國民,大總統是全體國民的代言人,而不是任何貴族、勢力集團的代言人,大總統對全體國民負責,對中華聯邦憲法負責。凡此種種各種各樣關於趙學寧的消息在整個巴黎的大街小巷傳得沸沸揚揚,興奮的人們幾近瘋癲。對於布裡索派的溫和成員們來說,這樣的消息很不妙,這意味著現有秩序將很有可能被顛覆,他們得知消息以後一邊感慨一邊憂慮,很擔心巴黎的局勢會就此失控。而對於激進派的人員來說,這簡直就是一針強心劑,一針推下去,他們瞬間**了。他們奔走在大街小巷之中不停的宣揚這件事情,不停地宣揚趙學寧所說的話,不停地講述著大清乾隆皇帝被公開處死的消息。革命群眾被激勵了,激進派的議員們也被激勵了。........007...23.(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