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老人孩子比較多,他們心中也是有顧忌,所以隻有30多人。”
“我這邊六十多人。”
“我這邊”
屋子內的人一個個的報著人數,沒過多久,就統計了差不多500多人。
“最關鍵是兵器鎧甲,總不能讓兄弟們拿著木棍,用自己的身體去擋吧?”看著人數也統計的差不多了,中間有人就提出來,怎麼拿到兵器鎧甲。
“不管怎麼樣,大家先忍忍,兵器鎧甲,聽說附近的蘇家塢堡就有不少。他們那邊人不多,守衛什麼算起來也不過是200多人。”為首的這個人聽到了這個問題,也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蘇家的塢堡裡麵有多少?”
“大概100件。還有五十副皮甲。”
“可是我們有500多人,這不夠分啊。”一聽到隻有100件兵器,50副皮甲,立刻就有人提出來了數量不夠。
“急什麼?難道這邊就隻有蘇家一個塢堡麼?蘇家過去,還有張家的,黃家的。再說了,也不隻是我們這點人手,其他的屯還有許多人,到時候也會起事。到時候貢獻乘氏縣不在話下。隻要將這些大家族全部殺了,這乘氏縣就是咱們的,要是再有人打來,我們大不了再進山。到了山裡,難道他們還打得過我們麼?”為首的人繼續說著,從他的話語中,涉及到的人還不少。
“其實,要論兵器鎧甲,那也是李家最多,若是我們能攻下李家,那咱們的兵器鎧甲必然不會少了。”這時候,有人提出來了。李家作為乘氏縣最大的家族,私兵部曲也是不少,那麼兵器鎧甲也肯定更多,若是能夠攻下,當然是最好的。
“還是算了,李家暫時不好惹,就算要攻打李家,那也要將周邊的幾個塢堡都打下來再說。”為首的人想了想,李家確實讓人心動,可是卻也更難攻打。
落草為寇的事情,自己這些人也是沒有少乾,當初首領也是考慮到山寨裡麵的那些老弱婦孺,也是想要有個出路,所以才出山當了屯民。隻是寨子中真正有戰鬥能力的也已經都被抽到了軍隊裡麵,自己當初若不是傷了,也不會被留下來。
這人站起了身,走路的時候有些跛腳,卻也是在繼續的鼓動著。
“和兄弟們都說下,要想有好日子,那就得靠自己爭取,不靠自己,那些大族不會把田地和糧食拿出來給我們。”
“想想當初大賢良師在的時候,我們黃巾可是席卷了大半個大漢,現如今,我們至少要拿下乘氏縣的錢糧兵器。”
“不為彆的,就為咱們自己掙一口飽飯。”
“起事時間,我們再等等,到時候先把各自的屯長給拿下。”這些屯長,也都是改成了曹操指派的,所用的,基本上也就是附近的大族中人。
“放心,我早看我們那個屯長不順眼了,天天的就隻知道打我們,還克扣我們的吃食。”
直到月上中天,一群人才又摸著黑,回到了各自所在的屯,這些人都在等著,等著摸清楚情況,等著通知的那天。
陳信洗去了腳上的汙泥,然後又沒有形象的坐在了廊簷下,吃著芸娘端過來的麵條。對於之前的湯餅,陳信也是吃夠了,就問有沒有擀麵杖,還要長的那種,發現家裡沒有之後,陳信也就放棄了。
可是芨卻是記在了心裡,然後特意找了木匠做了一根,自此,陳家這邊湯餅也就徹底的變了樣子。一推出來,夏侯熊那幾個吃貨也是立刻就圍了上來,吃完之後,更是連說好吃。
想著夏侯熊他們能夠接受,陳信又讓芨再去做了一根擀麵杖,然後又讓人護著芸娘去了一趟荀家彆院,又給荀靖這老頭做了一頓麵條。熱騰騰的湯,黃澄澄的麵條,再飄上一點荀家地窖裡麵存著的菘菜,荀靖也是胃口大開。
吃完了麵條,荀靖又問起了陳信看書的情況,陳信也是一一作答。
“信啊,老夫也不知道你這一身的學識是哪裡來的,至少老夫這裡的藏書裡麵可是沒有你這麼多奇思妙想的記載。不過這大漢天下,還是要靠經學,若是想要出人頭地,那你就要學學這經學。”幾次的相處下來,荀靖發現,陳信這孩子對於一些三綱五常和禮儀並不是太過在乎。在自己麵前還好,可是在荀緝麵前,可是毫無形象的,甚至有時候會拉著荀緝一起,隨意的躺下。
“多謝荀公提醒,隻是小子對於這經學,實在是提不起興趣,這經學對於治世無用。又不能幫著地裡增產,也不能改良工具,更不能提升戰力。倒不如法家,兵家這些人來的實用。”陳信想著,荀靖這老頭對自己還是不錯的,而且也隻是單純的討論下經學的用處,所以也就直說了。而且後世有很多人都覺得,這些儒家的經典就是糟粕,就應該從根本上摒棄。比如中庸,比如仁義,真正的到了社會上,仁義又有何用?更何況現在的儒學,也是被董仲舒那個家夥篡改過的。
“信,你可千萬不能有這想法,既然聖人之言能夠傳下,必然就有它的道理,還有聖人提倡的仁,義,也都是有其道理。你可不能太過偏激。”荀靖聽完了陳信這有些偏激的言論,心中也是一緊,如此良才美玉,可不能走了岔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