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夏侯棄子!
當麥苗開始由嫩黃變得翠綠,天氣也不再那麼炎熱,夏侯信率領了自己的人馬朝著武都郡出發。
因為被分發了土地,這些民夫的怨言減少了不少,但是征召的兵馬人數也減了不少,這次,夏侯信並沒有大規模的征召隴西三郡的人馬入伍,但可能五年,或者十年之後,若是天下還未能平定,那就說不定了。
迅速的率領天水郡的3000人馬趕到武都前線,和夏侯霸彙合,留下了1000多軍隊給徐庶守城,想來守住問題應該不大。
“子義,你來了。父親大軍不日便至,心中對子義多有誇獎,說子義此番糧草的安排,多有韓信之風。”
見到這個弟弟前來,夏侯霸心中高興。
“右將軍過譽了,韓兵仙何等人物?區區在下又怎敢相提並論。”將糧草放到大軍行進路上,夏侯信是從書中看來的,但這事具體操作得有多難,隻有自己辦事的人知道,這次行軍不但要計算大軍的數量,糧草的消耗,還要計算大軍的進軍速度。好在夏侯淵正常行軍的速度並不是很快,但依然造成了不少的糧草浪費。
“韓兵仙能夠料敵先機,我卻不能,這便是我遠遠比不上他的所在。”
“但是此次大軍出征,能夠減少隨軍糧草運輸的消耗,也是大功一件。”夏侯霸依舊高興的說著,他自然是看到了身後的曹叡和薑維,也知道曹叡如今在隴西的名聲不小。
“右將軍何時會到?”對於這次征召,夏侯信的心中還是覺得著急了點,原本想將曹叡留在天水後方學著處理政務,可思來想去,還是將曹叡帶上,讓他再見識見識沙場的鐵和血。
“子義,父親大概還有三日路程便到了,平寇將軍那邊已經從扶風出兵走故道,平狄將軍走散關,我等則是從武都進軍。”夏侯霸說著此次的戰略。
戰爭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奇謀妙計,有的就隻是實實在在的一刀一槍。那些奇謀妙計之所以被人不斷稱頌,就是因為那些名將們,通過種種的方法,謀算,讓雙方原本巨大的實力差距拉平,甚至是徹底的扭轉。
可又有誰知道,這樣的局麵單靠謀算又怎麼可能那麼輕易的成功?不但要對手配合自己,還要得到天時、或者地利,又或者是人和,這三個方麵至少得擁有一樣,才能拉平戰力的差距。
戰場之上,最正確的就是陽謀,以絕對的實力開戰,攻敵之必救,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對方。
我來了,你無論用什麼辦法,你都隻能硬接這一招。
而你,接得住麼?
即便是接不住,你也得接。
或者,投降。
夏侯淵的出兵速度很快,夏侯信的三千人則是通過押運糧草的名義,部分兵馬偽裝成了正常運糧的民夫掩人耳目。張魯對北麵一直都有注意力,可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南麵和劉璋之間的爭奪。
誰讓夏侯信一個月前還在拚命的搶種糧食,還不斷對外揚言說三年內不征召士卒,不對南方用兵。那些探子看著隴西三郡一片綠油油的麥子,又看看征調的3000運糧民夫,雖然存在疑點,可實在不像是要立刻開戰。
“西川地形複雜,漢中作為西川門戶,拿下之後就可以南鄭為根基,逐步壓縮劉璋的地盤。”夏侯霸不斷的說著自己的想法,或者說是夏侯淵的想法。
“南鄭易取,成都難下。”夏侯信提醒了夏侯霸一句。
在自己率軍出發的前幾天,夏侯信就派遣了細作進入南鄭找楊鬆去了,根據之前開出來的價碼,楊鬆已經同意了和自己這邊合作,但對於任職的地方提出了要求。
楊鬆出賣了張魯,如果繼續留在漢中,必然會被漢中的百姓所唾棄,甚至一些遊俠說不定還會來刺殺自己,從而讓自己揚名天下,所以楊鬆想要到東麵的徐州去任職,既遠離了漢中這個是非之地,還可以在徐州這樣的富庶之地落地生根,實在是再好不過。
楊鬆早就已經看出來了,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接下來都會拚命的爭奪西川,留在漢中這樣的前線,對自己還是對家族,都不是個好選擇。
作為回報和取信,楊鬆給細作指了三條從武都進入漢中的小道。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夏侯信就立刻讓人通知夏侯霸,指揮手下人化妝成樵夫或者獵手進山,將這幾條小道的情況給踩了兩遍。
“漢中當然容易拿下,這三條小道我都已經確認過了,不但極為隱秘,而且地勢險要,你就不擔心楊鬆是故意告訴我們的?到時候引誘我們進山後直接埋伏我們。”夏侯霸還是有些不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