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信見曹叡如此堅持,倒不再繼續反對,隻是要求他必須帶著徐庶一同回去,徐庶能力非凡,必定能夠在鄴城對曹叡有所幫助。另外,夏侯信也害怕曹叡和薑維兩個人萬一腦子一熱,乾出什麼無法收場的事情來。
“姑父,我看漢中大戰在即,元直先生還是留在你身邊比較好,劉備手下,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龐統、法正,都不是什麼易於之輩,他留在你身邊,對你的幫助更大。”
一聽到夏侯信居然還要讓徐庶也跟著自己走,曹叡不由得急了。這些年來,夏侯信和曹清兩個人一直就將他帶在身邊,對他和親生兒子沒什麼兩樣,在他的認知裡麵,隻要夏侯信還在,一切就都可以挽回,也能有所依靠,一切事情,自然是要以夏侯信為先。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這事還是得聽我的,元直跟你去更加好一點,至於漢中,我自然能夠應付,接下來漢中的戰事,都會是以防守為主,隻要嚴密防守,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倒是鄴城,那邊可不是什麼良善之地。”
“姑父不是說過麼?人,都是磨出來的,此去鄴城,未必不是機會,而且四叔如今退下,我過去了,正好可以收攏人手,難不成,姑父以為,就隻靠著隴西便能夠成事?”
曹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夏侯信聽完之後一愣,然後就開心的笑了起來。
“好,那你再選擇800人帶走,作為親衛,孟傑也跟隨你走。還有,你姑母這些年來,跟隨在我身邊,卻少在嶽丈和嶽母跟前儘孝,你這次回去,正好可以讓你姑母跟隨你一道回去,也可以在身邊照顧你。”
夏侯信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又將曹清也送回鄴城。
“姑父何必如此?”
曹叡覺得夏侯信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太過了。
“自古以來,大將駐紮在外,必留家小在內以為人質,如今我已經掌握了五郡之地,漢中和隴西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應當遵從。”
“何況,你姑母這次回去,也是要多勸著你祖母,讓你祖母能夠安養天年。”
夏侯信這話很明顯,就是讓丁夫人好好的休息,彆再摻和到這些事情裡麵來,雖然丁家和曹家多年聯姻,可畢竟如今曹操的地位不同,丁家想要生存和發展,都要仰賴曹操,丁夫人越是懂事識大體,那麼曹叡的機會就越大。
自漢初以來,雖然說著後宮不得乾政,可後宮、宦官聯合外戚一起乾政的事情卻時有發生,丁夫人如此的性情,隻會讓曹操對立曹叡有所顧忌,甚至於自己在日後,都應當擺正自己的位置,萬不可生出怨懟之心。
就在五郡百姓開始了一年之計的忙碌,曹叡帶著一千多人的隊伍朝著鄴城而去,這不是不信任曹操,而是必要的自我保護。
一同隨行的,還有徐庶一家,以及曹清,徐氏一家等人,這些人一走,整個漢中就隻剩下了夏侯信等幾個糙漢子,索性就直接不回在漢中的家裡居住,每日裡隻住在府衙裡麵,一切衣食住行,都由衙門裡麵的一眾仆役打理。
漢中因為地勢原因,現成的良田都已經被豪族占領,那些山腰上土地,因為開墾困難,反而少去觸及,夏侯信又定下法令,凡是開墾梯田者,賦稅減半,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許多人都紛紛上山,選擇那些合適的地方進行開墾,為此,夏侯信還專門設計了梯田的構造,並且讓下麵的百姓負責人過來學習,目的就是為了在漢中多囤積一些糧草。
另一方麵,又不斷的走了武都和漢中一線的地形,對於除馬鳴道和陽平關之外,又讓人在米倉山腳下設立營寨,開始修築城牆。
因為築城耗費時間太長,而且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夏侯信隻能選擇了一處山口,築了一座十幾米高的城牆,至於城牆上的角樓等設施,全部都沒有。城牆的內側就隻是軍營。
在武都陰平那邊,也在重要點位不斷的修築工事,這些消息傳到了成都,諸葛亮對著地圖不斷的完善著夏侯信的兵力布置,覺得短時間內,他不會發動對成都的進攻,於是便建議劉備加快對益州內部的整頓,和法正等人一起著手製定《蜀科》,又鼓勵百姓耕種土地。
在發現了蜀錦被北方士族追捧之後,組織蜀中士族開始官民合辦蜀錦作坊,大批量的生產蜀錦,組織商隊通過上庸開始傾銷到關中地區,並且不斷的開始蔓延。
又通過關中,走向關東、河北。
大部分士族都喜愛蜀錦的華美,還有其特殊的花紋,一時之間,供不應求。隻是曹操生性節儉,嚴令自己家人不得穿著,可曹操管得了自己家裡人,卻管不了其他人。
一路上走了三個月,曹叡終於在六月左右,趕到了鄴城,曹操派曹丕親自前來接曹叡、曹清等人,一家人的見麵是如此的親熱和祥和。
“叡兒長大了,不知道這些年來,跟著你姑父學了些什麼?”
曹丕極為熱情的挽住了曹叡的手,曹叡也不掙紮,就任由曹丕牽著,朝著魏王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