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達,長文,你們說說,這事情該怎麼辦?”
曹丕將曹操遷都的意向說了出來,自己想了這麼多天,也走訪了幾家,想要讓他們離開鄴城去洛陽,卻遭到了這些人明裡暗裡的拒絕。讓他們放棄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家業,到了洛陽去,怎麼可能?
他們的根基在鄴城,在河北,不是洛陽,不是關中。
當然,還是有一部分人願意跟隨去洛陽,但僅限於自己跟著曹丕去洛陽任職,而不是舉族遷移,這部分人的想法則是自己在洛陽為官時,多為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族謀一些好處。
真正能夠鐵了心跟隨去洛陽又哪裡能那麼容易,各家都是大家族,家中的人本就很多,這人一多了,就會出現諸多的想法,這還是同宗同族,族長的權威還比較強大,依舊難以統一思想,因為作為族長,他就要照顧到族內大部分人的意見和想法。
“要不,我再去找各家說說?”
陳群想了想,還是先出言。
遷都,遷的不僅僅隻是魏王府,更是魏王府內所有的人,還有許多的世家大族,都要跟隨遷都,一如武帝時遷富戶守陵一般,更是要遷鄴城的豪族,富戶到洛陽。
洛陽作為一國都城,自然需要巨大的人口去充實,有了人口,都城才能繁茂。
“長文兄,光靠勸是沒用的,當初黃巾之亂,潁川都遭遇了那麼大的兵禍,也不見你等離開潁川,故土難離啊。”
司馬懿在邊上說著自己的想法。
“可那不一樣啊,仲達,朝廷的兵馬總會平定黃巾賊寇的,而且當年各家也都組織了私兵護衛,結寨自保,可這次遷都,那是讓他們離開了鄴城之後就不會再回來了,再加上路途艱難,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在路上,依照武帝時舊事,每次遷徙富戶,路上倒斃人數就知道了,而且離開了本鄉本土,各家哪裡還有那等影響力?”
“可是仲達,長文,這事不得不乾,嫡支可以留下,讓各家分出一部分旁係到鄴城,還有,隨行的佃戶也要清點,父王的要求是不得少於20萬人。二十萬人啊,算上路上倒斃的人,我們至少要動員30萬人,才能保證20萬人到大洛陽。還有,開春之後,就要春耕了,從鄴城到洛陽,又要長途跋涉,至少得走一個半月,這一個半月,春耕的時機就過去了,錯過了這農忙春耕,你讓遷移到洛陽的20萬人,吃什麼?”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不能影響春耕農忙,不然就算真的20萬人到了洛陽,也一樣要餓死一大片。
“我等再思量思量吧,距離開春還有一個多月,當還能想出辦法。長文兄,你我再去翻看一下典籍,看看有沒有彆的辦法。”
司馬懿心中想著,若是真的遷都,恐怕死的還不止。
“再想想,再想想,父王那晚說了,在今年的第一次大朝會上,就會公布此事,往年的大朝會都是十五開,緊接著就是春耕,時間真的不多了。”
曹丕不由得有些焦急了。
“公子莫急,還有時間,還有時間,等我回去想想,回去想想。”
司馬懿起身就想走,大過年的,自己都還窩在被窩裡抱著老婆呢,結果就一大早被曹丕找了過來,想想心中就是鬱悶。
乾待在這裡也是想不出辦法,不如先回家去再說,從家裡的典籍中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辦法,到時候自己看書,有老婆在邊上伺候著,那可比現在這情況好多了。
“你回去能乾什麼?繼續摟著你的老婆睡覺麼?”
曹丕心中不高興,直接就開口了。
司馬懿見被說破了心思,不由得有些訕訕,但旋即又說。
“公子,懿家中藏書頗多,懿回去翻翻,翻翻。”
曹丕看了一眼司馬懿,再看了一眼陳群,心中知道此刻將兩人強留在這裡也想不出辦法,還不如放兩人回去,去典籍中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唉,行了行了,你們倆都回去吧,都回去想想,有什麼辦法,三天,我隻給你們三天時間。”
曹丕有些氣惱。
司馬懿和陳群兩個人一同告辭離開,走到了門口之後,看了看天色,又相互對視了,隻能搖了搖頭。
“長文兄,不如去我家裡吧,我家中藏書頗多,不如先去我家中吧,你我一起翻找一下典籍,總能找到辦法的。”
司馬懿對陳群發出了邀請。
“唉,去你家裡吧,隻是叨擾了,給嫂夫人添麻煩了。”
陳群想著,便一同隨著司馬懿離去,自己和司馬懿不一樣,就一個人在這鄴城,能去司馬懿家裡打打牙祭也不錯。
日頭已經落下,司馬懿和陳群兩個人上了一輛車朝著司馬懿家中行去,至於司馬懿自己的馬,則是由下人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