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又將名冊拿起來,翻看起來,涉及到宗室的就有近三成,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比例了。
這幫跟隨了自己多年的老兄弟,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啊。
——————
“我都聽說了,這事,你做的過了,你要做的,隻需要將這名冊交上去就好了,又何必多說這些話?你這些話出口,必然會被有心人傳到子廉叔他們這些宗室的耳中,讓宗室怎麼想你?”
“可是這話若是傳到了其他人的耳中,他們又會如何想?天下大亂,在於土地兼並過甚,我曹氏不能做這個首惡之人,讓人覺得我曹氏起兵平靖天下是為了一己私心,乃是為了天下至公,所以我曹氏要首先讓出土地,一如光武故事,隻有將他們在乎東西給他們,才會有更多的人來支持我。”
“難道說,靠著宗室就能穩固天下麼?宗室就沒有野心勃勃之輩麼?遠的不說,那劉焉不過是聽了讖語,說蜀中有天子氣,就一心想著入蜀,想要取而代之;袁氏兄弟,不也一樣大打出手;還有,還有我那二叔”
“宗室也好,外戚也好,士族也好,隻要有了這份野心,那也一樣會有這許多的想法,所以,老大就應該聯合老三,打壓老二,隻要老二輪流更換,老大的位置就永遠牢固。除非有一天,老二和老三聯起手來。所以,聯合老三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那你覺得,眼下大魏內部,又有幾個人?”
“大王一個,宗室一個,士族一個,寒門一個,黔首一個,至少有五個人。大王作為最高者,隻有得到其他人的擁護,才能夠真正的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利,如今士族尾大不掉,宗室貪婪享受,寒門黔首渴望出頭,與其如此,還不如將打壓宗室,撤換士族,人說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世家豪強,也未必不能流水更換。”
“你這樣的想法很危險,要知道,即便隴西漢中試驗成功了,可不代表關中和關東一樣可行。隴西屢遭戰火,本地豪族雖然還在,可人口銳減,我們吸引那麼多的流民進入,隴西漢中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地的士族豪強不再是隴西漢中最大的人口組織,而且雖然多是民屯,可所有的製度都是參照的是軍屯的方式,農時為民,閒時訓練,戰時為兵,而且大多都是光棍漢子,沒有多少人是拖家帶口,又是在我們的主持下,分批次完成了婚配,我們手中有人有地有糧,那些人自然是不敢動一下。”
“可是你看過關中,尤其是關東沒有,在這片區域裡麵到底誰才掌握著巨大的土地和人口?早年我就和你說過,並不是你手中有了權力,你就能真正的調動這些人的全部力量,他們完全可以出工不出力。若沒有切膚之痛,沒有自己的利益將會收到嚴重損失,他們是不會拚儘全力的。”
“那姑父這次建議遷徙的大部分人還是屯民,難道也是為了改變洛陽的人口,人口結構?”
曹叡覺得這個詞有些拗口,可是用來形容卻無比準確。
“對,下一步,就是兌現諾言,將答應他們的土地,一寸不少,保質保量的分給他們。這樣一來,官府的信譽將在這一刻再一次樹立,而且這次還有少部分是從隴西那邊遷徙過來的,最好是將這些人都安排到各個屯區去,讓這些人自覺的成為我們的喉舌,那這些人就會在分土地之前,因為彆人的先例而對這件事情充滿信心。”
“可若是我們做不到呢?”
這次遷徙人口,曹叡就覺得將土地如數的分下去都夠懸的,這些官吏會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內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將分配土地這麼重大的事情交給他們,還指不定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那就想辦法做到。找出做不到的原因,然後將這些原因一個一個的去解決掉,事情總是要去做掉的,我們應當儘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做好這些事情,並且還要讓他們看到,我們已經儘了全力了,我想他們應該會理解的。我們就是要不斷的,不斷的這樣樹立形象,將早就已經喪失了的信譽再一點點的拾起來,再拚起來,樹起來,你說說,若是由你負責,將這件事情做好了,你將獲得什麼?”
民望,巨大的民望,至少終自己這一世,自己發布的命令,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都會遵守。洛陽地區也將會成為自己的鐵杆支持,而關中等地的寒門黔首,也將會盼著這樣的好事能夠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誰都能看到這件事情的好處,包括你二叔他們,還有那些世家豪族,但這卻是兩年後的事情了,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誰做繼承人。”
“那姑父以為,我今日頂撞了祖父”
夏侯信看了看一直吊在後麵的騎兵隊伍,再看了看曹叡。
“現在知道害怕了?事情都已經發生了,難道還能改變麼?不過我以為,你這一次,頂的極好,因為大王也是一個有著赤子之心的人,他還想著剿滅孫劉,一統天下,可是身邊的老兄弟卻覺得,打了一輩子的仗,也該享受享受了。隻可惜,大王卻不會對這些老兄弟下手了,因為人老了,是會念舊的,這些年來,大王身邊的舊人越來越少了,這也在提醒著大王,死神在不斷的向他招手,而他的時間不多了。”
夏侯信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難道祖父他?”
“如果我說,遷都之後,大王就要走了呢?”
“怎麼會?祖父他還那麼硬朗。”
“生老病死,誰都逃不過的,大王今年已經六十四?六十五?人生能有幾個甲子?這次遷都,未嘗不是在安排後事,就如同大王自己說的那般,鄴城雖然富庶,但卻無法製霸天下,隻有占據洛陽、長安,占據關中,然後居高臨下,時機一到,便可以橫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