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使不得,雲必定肝腦塗地,保全大軍後路。”
趙雲立刻側身,上前將諸葛亮扶起,自己是受不起諸葛亮這麼拜自己的。
“子龍此去,不需要和那夏侯信交戰,彙合狐篤所部,將夏侯信大軍阻擋在橋頭穀便可,等那張合率軍撤退,我便立刻彙合安國,拿下下辨,將夏侯信圍困在陰平。另外,吳班那邊也會派出兵馬,到時候橋頭穀便至少有一萬五千人馬,夏侯信即便想要突破,恐怕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諸葛亮說著眼下的情況和自己下一步的計劃,這些事情是要和趙雲說清楚的,這樣趙雲才能知道自己的戰略意圖。
“丞相放心。”趙雲率領著自己兵馬離開了大營,名義上是率軍去支援馬謖軍,配合馬謖徹底拿下陰平郡。
等送走了趙雲,諸葛亮做了一些部署和安排,傳令吳懿開始對米倉山發動攻勢,減輕陽平關的壓力,分散曹真的兵力;又嚴令關興將死守沮縣,不得後撤一步。
等安排完了這一切,諸葛亮又對著地圖開始籌劃起來。
————————
“伯仁,此地交給你防守,我放心,我留5000禁軍暫時交由你節製,剩餘的我帶走,去武都。看看能不能將沮縣再控製在我軍手中。”
夏侯尚將幾千俘虜安頓好之後,立刻就率領人馬前來橋頭穀,和夏侯信彙合。
“子義,此去你也要小心,有這5000禁軍精銳,不要說守住橋頭穀了,便是當道紮寨,我也可以一試。”
夏侯尚得知自己還能夠有5000精銳,心中高興。
將是兵之膽,但兵又何嘗不是?沒有服從軍令的精銳士卒,夏侯尚即便有再多的計策,也沒辦法用。
“不用這樣,隻需要守住橋頭穀,若是可以,時不時的騷擾一下他們的糧道就可以了,諸葛亮得了消息,必然會派遣兵馬前來。”
“子義放心,我就在這裡守著。”
“報,將軍,前方蜀軍前來搦戰。”
這時候,就有斥候前來報告。
“嗯?看來這蜀軍是增加援兵了,一起去看看,到底是誰來了?”
夏侯信向夏侯尚邀請,兩人攜手上了城牆。
喲,老熟人。
“子龍,彆來無恙。”
“知道老朋友在這裡,所以特意過來見見,子義你是要投降麼?若是投降,憑借子義的能力,不失封侯拜將,若是他日光複漢室,也可告慰宗廟,想必滕公泉下有知,必然欣慰。”
“我以前隻知道子龍的劍利,想不到這嘴也不遑多讓,漢室不可複,何必苦苦支撐,白白送命?不如儘早歸降,也好讓著天下早日安定,百姓休養生息。”
“若不是你們這些亂臣賊子,這天下又哪裡來的生靈塗炭?”
“唉,子龍,你說的過了,過了,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大漢天下,在取消了遷戶守陵的時候,就已經不行了。劉秀以世家立天下,必然會因為世家而失天下,子龍,莫要再做無謂的抵抗,先王在時,就對子龍多有喜愛,如今順應大勢歸降,正當其時,隻要子龍歸降,率軍圍困了諸葛孔明,這天下就又少了一方諸侯割據,說不得孫權就會立刻歸降,這天下若是能夠再重歸太平,子龍功不可沒。”
“哈哈哈,夏侯子義,不如你就此歸降,如此,則我家丞相大軍就可以直接光複關中,子義也是功不可沒。”
“子龍,你在說笑麼?”
“子義,是你先說笑的,先主玄德公為申大義於天下,屢敗屢戰三十年,雲立誌追隨,投降之事就莫要再說了,不如痛痛快快的戰一場。”
趙雲將自己手中長槍一揮。
“子龍,將在智,不在勇,不如子龍來攻打橋頭穀試試吧。”
說完這話,夏侯信就下了城關。
“趙雲既然前來,恐怕即便是騷擾也不行了,此地防守就拜托伯仁了,我去沮縣,看看還能不能有什麼辦法,最好是將諸葛亮留在漢中,隻要諸葛亮一死,這巴蜀之地,我大軍就如同探囊取物。”
“子義放心,先前馬謖率軍多次攻打,我也沒有失守過,如今又添精兵,必然守住此關。”
“這先前你和我說,張苞軍隊是從後方殺出,還是要派人將後方的小道全部都找找,免得大軍在關前拚命,後麵還要出現兵馬。”
“此事你放心,已經派人去了,這些小道都比較艱險,也隻需要數百人便能夠守住。”
看著此地的情況平定,夏侯信帶領著剩餘的4000多人馬開始朝著武都方向移動,另外又派人前去隴西告知夏侯衡,讓他派人去通知曹真,整頓兵馬,除了守住米倉山之外,開始對陽平關進行反攻。
喜歡三國之夏侯棄子棄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