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本身就不想殺人,聽到了有人出來說話,立刻就補上。“相父不必如此,譙公不過是年老昏花了,不如讓他辭官就好了,這打打殺殺的,總歸不好。”
其他人見劉禪也這麼說,立刻就出言保譙周,為譙周求情的人就更加的多。
諸葛亮看著局勢知道自己不可能太過“霸道”,隻是讓譙周辭官。
————————
李嚴同樣作為外來人,若是想要在蜀中立足陣腳,同時能夠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就必須要和諸葛亮聯合,然後拿出足夠的功勞。
“不知仲達有何妙策?”
李嚴問司馬懿,也想看看,司馬懿到底有什麼能力。
“上庸城申家和我家有舊,若是我能夠說動申氏兄弟撥亂反正,不知道尚書大人可願意出兵一試?”
司馬懿說出了自己的此來的目的。
“上庸?”
李嚴聽完之後,立刻就在腦海中回想起上庸的地理位置,以及和自己這邊的距離。上庸若是拿下了,就能夠直接威脅關中,倒是一個好計策。
“那該如何取信他們?好端端的,他們恐怕也不會因為仲達一封書信就棄暗投明吧?”
利益,隻有足夠的利益,才能夠讓人背叛。這便是李嚴所相信的。
“曹叡上位之後,繼續延續遷移戶口,充實關中的政策,這首當其衝的便是關中附近的郡縣,申氏正在其列,多受困擾,不知這個理由夠不夠?”
李嚴聽完了司馬懿這話,立刻就明白了申家為什麼會反,也知道奪下上庸城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
“好,仲達果然大才,可惜曹叡不能用,等你我拿下上庸,兵鋒直指長安,且看看那曹叡是何等模樣,到時候你我立下如此功勞,入主朝堂,互為盟友,則為光複大漢不世之功臣。”
“尚書大人過譽了,此戰若是能夠拿下上庸,皆是尚書大人運籌帷幄之功,懿這點微薄功勞,何足掛齒?”
司馬懿謙虛的說著,又將自己的信物留下來給李嚴,方便申家兄弟相信,然後便回成都開始做成都令。
————————
不說李嚴開始和申家兄弟開始秘密的聯係溝通,確定起事接應的時間和相關事項。
司馬懿回到了成都之後,開始認真的做起了成都令,這成都令不好做,就如同洛陽令一般,城內都是朝中官吏,功勳子弟,稍微起一點衝突,說不得就會驚動許多人物,所以都城令不好做。
司馬懿上麵還有諸葛亮等人盯著,而且初來乍到,必須認真儘職,又小心翼翼的處理著朝中各家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本土、荊州、東州、外戚等各個派係,各家的子弟少不得會有衝突,還要執行諸葛亮丞相府的各項政令,征糧征兵,抽調徭役,等等諸多事情。
諸葛亮還喜歡事必躬親,有些事情還會將司馬懿拉過去當麵詢問,這讓司馬懿有些受不了。
自己原本在曹丕的麾下也算儘職儘責了,可是和諸葛亮比起來,自己就是一個弟弟。
諸葛亮似乎有著極強的權力**和掌控**,各項政策的實施和落實,甚至軍隊的訓練,保障等等,都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讓人一看就是一個權臣;可又有極高的道德水準,不但自己家中過得極為簡樸,空閒的時間就是著書立說,這種活法,讓司馬懿難以理解。
“諸葛孔明如此親力親為,殫精竭慮,如今正值壯年還好,時日若是一久,恐怕會出事情。”
司馬懿將這些看在眼裡,心中又開始仔細的觀察起丞相府的諸多屬臣,無論是蔣琬、董允、費禕,還是楊儀等人,還有關興等武將。
喜歡三國之夏侯棄子棄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