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的勸慰讓黃品有些對其刮目相看起來。
倒不是說這番勸慰有多大作用,而是這也是個看事挺通透的主。
想到這,接過茶碗,仔細打量了幾眼王元,黃品一挑眉道:“倒是個聰慧的。
留下是夫人的意思,還是你們兄弟兩個的意思。”
王元沒急著應聲,先是拎了把黃品府裡特有的椅子挨著黃品坐下,才不急不緩道:“若是不論叔父與阿翁的至交,我該喊您一聲舅翁的。
兩家關係如此親近,不管是誰都該有這個意思。”
頓了頓,王元先是對黃品再次咧嘴笑了笑,隨後語氣有些不好意思道:“阿翁與叔父而言,是為兄長。
有些時候行事急了些,或是覺得沒必要仔細說說。
叔父莫要信外人的那些謠傳。”
見王元沒提王昂他爹,居然變相的為王離往回找補,黃品既意外又有些感慨。
難怪是能開創琅琊王氏的人物,心思比王離可強多了。
而之所以這樣,估摸著還是隨王離的夫人多一些。
另外王元的勸慰其實也有些道理。
捋順捋順史書上對楊端和寥寥幾筆的記載。
政哥掛了之後,就再沒有楊端和任何的書寫。
隻有各地反叛後,對兒子楊熊給任命。
可見趙高與李斯肯定是聯手奪了楊端和的兵權。
蒙毅被支走,馮去疾與馮劫又裝聾作啞。
一切程序又看不出破綻,楊端和即便是有所懷疑也獨木難支。
如果再結合太尉府那些武人的表現,文官與武人之間已經有了矛盾。
胡亥上位後極有可能不是沒有名望高的武人可用。
而是文官集團刻意打壓,才沒有啟用。
唯一有些本事的章邯,最後也是給作的無奈投靠了項羽。
如果猜測是正確的,那他之前因入宮而惹出來的一係列麻煩,也算是因禍得福。
緣由很簡單,那些老武人極有可能會支持扶蘇。
此外,王離夫人與這兩兄弟能留下表態,顯然對王離的決斷多少還是保留些看法的。
至少不想如王離那樣徹底把關係搞得決裂,而從把路走窄了。
而且從留下幫忙來看,王離的夫人還是對王家還是有些決策權的。
他跟李斯已經是水火不容。
拉著半個王家,既能惡心到李斯與王離,王昂那邊也更容易被取信。
甚至是在將來,還能以此來拿捏一下王離。
雖說這樣做有點不太地道。
可越往後境況越不好把控,能增加一分力量也是好的。
沉吟到這,黃品似笑非笑的看了看王元,道:“你是在學宮學,還是在家學兵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