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田亦鳴還緊緊抓著哥哥手。
李春香哪能看不出兩個孩子對她的疏離,她心裡酸澀,卻又不知該說啥才好。
老太太拿過田老三手裡的荷包。
她沒打開,隻是掂了掂。
而後走來兩個孫子身旁,將荷包交給亦凡說道,“這是你娘給你去書院的學費。”
“你自己收好。”
老太太是故意說出田亦凡要去書院給李春香聽的。
亦凡讀書的事很快就會傳遍安平村,而安平村裡好些婦人都在大屋那邊乾活。
這事兒李春香早晚會知道。
既如此,那她就告訴李春香,也免得她覺得田家花了她的錢,讓她心裡不舒服。
李春香果然捉住了重點。驚喜之餘,就要快跑上前來問問兒子。
卻剛往前走兩步就被攔住了。
沒得辦法,她隻能在原地問,“亦凡你真的要去讀書了嗎,是去哪個書院啊?”
田亦凡看了看母親。
終究是緊緊抿著下唇沒說話。
田老太明白孫子並非是不想跟他娘說話,而是還沒確定能考中,他便不想說。
老太太就替孫子回答,“還沒定下來呢,最近正在物色!”
“你且先回去吧,等過段時日定下來後,老婆子自會告訴你的!”
李春香有些小失望。
也不知她是失望兒子不願意跟她說話,還是失望兒子還沒有選好書院。再看看兩個兒子
本還想再跟田亦鳴也說說話。
田亦鳴在對上她的目光時,竟立即躲到了哥哥身後。
李春香還有啥可說的?
她啥也沒再多說。
走了!
眼瞅就要到五月,安平村的村民都已經種完了蔬菜,接下來就是糧食了。田家現在雖有豬下水的營生持家,但莊稼也還是要種的。
農村人就是這樣,家裡有糧,心裡才能不慌。
就是若正常情況來說,他們家有十幾口人,隻種2畝半的田地肯定是不能夠。
本來,老太太還想再買些地。
卻隨著豬下水生意越來越火爆,老太太就決定不買了,多賣些豬下水換錢買糧食也可。
安平村這個季節種玉米和高粱。
老太太在4月底時就讓老二和老三他們買10斤的玉米種和10斤的高粱種回來種那二畝田地。
另外,先前崔將軍“準備”的花生種也馬上要派上用場。
不過這段時間的崔將軍比較忙。他就讓楊釗過來分發花生種。
五月的第一天,安平村的村民基本都來到田地。
楊釗親自帶大夥刨地,搗坑。
當然,種植方法以及花生坑的深淺度都是田果果先前就教給崔將軍的。
崔將軍又轉交給楊釗。
搗坑的工具就是現在農村用的那種好似自行車囫圇式的手推滾筒,滾筒外圈釘木塊。
木塊的長短和距離都需計算。
崔將軍想的特彆周到,很早就讓楊釗去工匠鋪給安平村每戶的村民都定製了一個。
大夥這又是跟著田家沾了光。
若非田家,崔將軍哪會過來管他們啊!
故而,在種植時,大夥對田家的誇讚就連綿不斷。
田果果也跑過來湊熱鬨。
這段時間,田果果一直在家鍛煉走路,她現在的走路速度雖還是慢,卻比先前又進了一步。
謝書言拉著她的小爪爪慢慢走,她已經能從家裡走來田地了。
楊釗這邊剛教大夥搗完坑。
接下來就是種植。“每個坑裡扔兩到三粒花生即可,切記不要扔多,否則會長不開,影響收成。”
這點,其實是個莊稼漢就知道。
大夥都是應聲跟著學。
田果果也從自家地頭抓把花生種下地勞作。
小丫頭穿著身奶奶今早特意給她挑選的紅色刺繡布裙,頭上紮著兩個可愛的小揪揪。軟糯糯的小身板時不時彎下腰放進坑裡兩顆種子,時不時再站起來往下個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