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
第三章易不輕傳
光陰似箭,歲月荏苒,童年生活總是來得忽然去得匆忙
九零後的童年說起來幸福無憂,卻也多有遺憾。
自二千年後國家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經濟總量與生活物質水平都在高速發展,就算是在西南偏遠的省一個小小縣城的農村裡,也能感受得十分真切。
如果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處在社會轉折時期,八十年代的人已經可以感受包產到戶的好處。
那麼九十年代出生的人趕在了時代變遷的風口浪尖之下,社會在調整與變革之中,機遇與挑戰同在
九零後的童年就是在這種風雲變幻之中度過,一出生就享受著社會高速發展的成果,同時也承受著慢慢失去的童年樂趣。
不過如果說對於成長中的九零後的娃娃來說到還不算什麼,他們在學校裡讀書之時,零零後也悄然而至,對於零零後來說就更是迷茫的一代了。
物質生活的提高並沒有讓這些年代的娃娃感受到另外的快樂。
快樂其實很簡單,對他們卻又太過複雜。
一代比一代更痛苦,壓力越來越大,書包越來越重。
九零後與零零後的樂趣卻是越來越少,甚至少到隻有遊戲與手機了。
就連七十年代稀罕的電視機、八十年代的遊戲機都消失在他們的童年生活之中。
七十年代識幾個字也就不錯了,小學文憑都可以拿得出手。
八十年代考個中專,有個鐵飯碗那裡最高的追求,找工作也隻需要一個初中畢業證就可以了。
九十年代,至少也要弄個大專,至少讀個技校什麼的,也可以打打工混口飯吃。
當可憐的零零後長大之後會發現,大學生已經遍地都是。
而自上小學開始在一個村裡都找不到幾個朋友,更彆提那些住在大城市單元樓裡的娃娃了,零零後是自由的一代,卻又是孤獨的一代。
讀書學習成了大中分零零後噩夢一般的陰影,這種陰影一直在延續著,一直到搬磚送外賣都無法改變。
黃爭已經十四歲了,八歲上小學,現在已經在上初一了。
自八歲之後,黃爭除了讀小學的那些書外,還得每日跟著師傅郭老師學習念經,學習陰陽五行八卦、天乾、地支,二十四個節氣這些常識。
當然平時除了要背課文詩歌外,還要背易經八卦的卦辭等等,雖然很累,但黃爭是人少好奇心大。
而且就像郭老師幫他算的,命帶華蓋一樣,與玄學有緣。
所以黃爭對於這些中國傳承幾千年的道家黃老學說倒是得心應手,一學就會,比課本上的知識更容易接受。
隻是郭老師這幾年也像是小學老師一樣,隻要求黃爭把這些背熟悉,並不要求也不傳援其個中含義。
不管怎麼說,黃爭小學這六年學的東西倒也不少。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黃爭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十分滋潤。
可他的師傅就過得有些不儘人意了,不知是不是因為保著黃爭不夭折,自己折了福?。
還是因為年歲也大了,又是無兒無女無婦的孤寡老人,靠著算命念經賺點錢,生活過得實在也不容易。
更何況自從零零年後生孩子的越來越少,喜事也越來越少,生意也不如以前了。
有的村子一年到頭聽不到一家人辦喜事、滿月酒的。
死人到每年都差不多,集中在秋後冬季過年前的時節,那時氣溫低是老年人每年要過的一道坎。
這一日是周末,黃爭還是十分有孝心的來幫郭老師打理一塊菜地,此時渾身上汗。
郭老師也辦事回到家裡,坐在門前看著已經長得比他自己還要高出半頭的黃爭,臉上也是帶著欣慰的笑。
“狗爭,累了就休息休息,師傅今天有空就考考你。”郭老師說完滿臉欣慰的看著黃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