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
第二百零三章走不出的通道
“小梅,這應該怎麼解釋?”兩人轉過身來看著兩邊。
事實上她們現在依然在整個房間的中間,麵對著剛才走過的通道。
而剛才在走的時候,她們確定是從邊上一條走廊走的,因為橫的通道已經到了儘頭,她們還敲過牆麵確認過。
可這二十多米走下來,難道會走岔了,還是走的過程中房間自己發生了變化?
“這個還不敢肯定,剛才我們確認的應該不會錯,現在我們看到的也並非錯覺。
第一次從中間走過去,我們在對麵的中間,並沒有發生變化。
現在回來我們選擇剛才的右邊,也就是現在麵對的左邊。
但事實上我們現在在中間,並不在左邊,說明左邊的走道與中間的走道換了位置。”莫靜梅的解釋是中間三條通道換了位置,這個解釋有點牽強。
“有可能,但也有另外的可能,那就是在我們走入右邊通道返回之時,事實上現在我們身處的橫通道發生了平移,而我們剛才選擇本是邊上的通道,事實上並非邊上,它的邊上還有其它通道。
當橫通道移動後,我們現在感覺在中間,事實上是左邊多了一條新的通道,而剛才中間的通道已變成右邊的通道,而事實上剛才右邊的通道已經不在了。”石清流的想法又更進一步,變化的不是在豎向,而是她們此時所在的橫向。
“清流你說的也有道理,可要是我們一直朝上走呢?
剛才是返回,那過去又會怎麼樣,我們還未證明,萬一過去情況不一樣呢!”莫靜梅指了指中間的道,手上做了一個往返的動作,石清流馬上明白。
兩人此時又順著中間的通道朝對麵走過去,二十五米的距離很快。
到了對麵轉身回來,這一次並沒有發生變化,還是在中間。
兩人並不猶豫,又從中間的去道返走回來。
這樣整個往返走的同一走道,看起來位置並沒有變化。
“清流,我們從中間走,好像並沒有變化,但這樣走也永遠也找不到出口。
現在我們從左邊過去,從右邊回來,再看情況!”莫靜梅說完兩人走到左邊的通道,又順著走到了對麵,結果不出預料兩人又站在中間。
“從右邊走,和剛才的左邊還保持一個方向。”莫靜梅再次領著從右邊通道返回。
結果自然還是回到中間了。
“清流,這通道變化是順時針變化的。
那麼現在我們是不是試試右邊的通道了!”莫靜梅這一次征求石清流的意見,而石清流也大步走在前麵,從右邊的通道過去,回到了中間,又從最左邊的通道回來又回到了中間。
這個結果說明三條通道無論選哪一條都會在相對中間。
現在她們已經連續走了四個來回了,人站的位置就和剛進入一樣。
“從左邊順時針轉動,從右邊逆時針轉動,這到有點意思了!”石清流看著眼前的通道反而興趣大增,就如做題時很多方法都回到原點,過程不一樣,結果卻不一樣。
而做題的目的卻是兩種不同的結果,隻有不同的結果才能比較分析,也才能找出其中的區彆。
但現在卻沒有任何頭緒了!
“清流不著急,我們先坐下來休息一下,開動腦筋,想出個中玄機先論證再行動,再走應該也沒有意義。”莫靜梅取下身上的背包就地就坐了下來,石清流也取下背包但卻遲疑了。
“你覺得師父會給我們留下什麼工具呢?”
“考試能帶的無非就是筆紙尺吧!”莫靜梅邊說邊也同樣翻著背包。
兩人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一個羅盤,一支鉛筆,幾張a4白紙,其它的什麼也變有了。
“師父當真是當作考試了,隻給最簡單的,而且似乎都沒什麼用。
在這裡根本沒有方位,用不著羅盤。
而紙和筆呢,也沒什麼好計算的。
而且我們倆的工具竟然不互補,這不不合理。”莫靜梅還是坐在地上,石清流也坐了下來。
“這第一第二關考驗的是領悟能力,考驗我和你的協助。
第三關應該就會涉及複雜的計算,我們很可能會分開走。
這樣用同樣的工具也就公平一點並不偏坦。”石清流還是理解了黃大仙給他們留同樣工具的意圖。
“清流你在畫樓梯,可若是兩邊無窮無儘,那麼我們永遠也走不出去!”莫靜梅看著石清流已經在草稿紙上畫出兩條平行線,中間用短線相連,就有點樓梯的意味。
而且準確的說是滑梯,兩側的滑動部分就是現在她們所坐的橫通道,當她們選擇走兩邊的時候,對麵的滑梯就會移動,邊上的移到中間。
回來的時候現在所坐的橫通道也在動。
“不可能無窮,如果我們朝一個方向走,那麼肯定能走到滑梯端頭,這樣顯然太簡單,隻是簡單粗暴的體力勞動而顯然不是考驗的重點!”石清流自己否定著自己所畫的“滑梯”紙也卷了起來。
莫靜梅坐在旁邊一看嘻嘻一笑道“如果滑梯連成一個弧形呢,那就算三個通道我們永遠也走不完。”
“不錯,剛才說過順時針逆時針,那麼運行軌跡就是圓,像鐘表羅盤。
鐘表上有十二個時辰,羅盤從裡到外有有不同的元素刻度,但都可以繞完一圈。
所以縱然整個縱向通道隻有現在的三條,事實上我們從右邊走,我們變成中間,那我們的右邊實際上就變成了現在的左邊,如此類推,順著時針走,我們永遠隻是在鐘表上繞圈子而已,他們隻用一個簡單的循環就可以把我們困住了!”石清流很快就領悟過來,臉上卻也變得恐慌起來,如果是這樣她們更是永遠也走不出去了。
“事實可能就是這樣的,但我們似乎忘了什麼。
如果說隻有三條通道,那麼不可能產生這種變化,必然遁去了一條通道,才會形成現在順時針與逆時針的變化。”莫靜梅回到正題,回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