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最了解自己的可能是自己的對手吧!”黃爭歎息一聲卻不敢肯定的說了。
“有點道理,你的意思是出這個壞主意的是馬非?”
“不錯,應該是他,綁架林悅沒害死我,而且我能從劉黑龍手中安然接走林悅,馬非肯定知道我和劉黑龍合作。
那麼馬非肯定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了,他可以做出退步來贏得劉黑龍的信任。
比如說答應打開假苗王墓後鑰匙的歸屬。
亦或是其他的條件都可以讓劉黑龍左右逢源。
我的生死其實對劉黑龍不重要,反正他也不在乎,誰能弄死我這個守墓人對於三隻鬼的後人來說都是大功。
在將來打開苗王墓上都可以做為功勞而多得利益。
所以縱然我和湘西白氏合作,和劉黑龍合作,他們一樣會害我。
合作不代表著就是朋友,我們依然是敵人。
而我們當然要隨時注意敵人的陰謀,同時也要防著合作方的背後捅刀。”黃爭說得十分謹慎,這或許才是現代社會的生存之道。
“你看起來不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倒像一個飽經蒼桑的中老年人,如果你生在古代說不定可以考取功名當個大官,隻可惜現在隻能當一個風水先生,真是生不逢時呀!”莫靜梅拐著彎誇讚黃爭,最後又拐回來諷刺黃爭。
“沒有什麼生不逢時,真正的智者永遠不會覺得生不逢時。
老子當年已達歸一聖賢境,但他卻甘願做個大周圖書館理員。
世間為名為利的爭鬥於他而言都是最簡單的變化,相比宇宙蒼穹的變化那差得遠了。
世間之事不外乎衣食住行,爭名奪利,愛恨情仇而已。
這些東西與天地陰陽道之變實在不值得去用心。
修習道學就是掌握萬變之宗,掌握了宗就明白了世間萬千之變化,萬變不離其宗。”黃爭的話可以說雄心壯誌,在普通人耳中聽起來又極為頹廢。
(前麵章節講過,宗就是陰陽之變,就是道易。)
世人大部分追名逐利建功立業作為人生的追求,太多太多勵誌名言都把名利作為成功的標誌,鼓勵大家積極向上,做加法,財富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但道家完全不一樣,宣傳不尚賢,不貴難得之物,在道德經裡作出過比較詳細的對比,做的是減法,欲望越來越少,心靈越來越透。
一個追求物質欲望的滿足,追求的是身外。
一個追求思想上的提升,追求的是身內。
兩種人追求不一樣完全不可比,所以學道學之人沒有“生不逢時”的說法,天地自然依然如故生生世世都可以參悟。
“我沒有你超脫,清流那邊我會把剛才的事都告訴她,讓她自主安排。
你肯定是不需要幫忙的,相信晚上你還會去見鬼,反正我不感興趣。”莫靜梅見黃爭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知道黃爭是真的累了,也不想打擾黃爭休息。
“你當然可以幫我了,還要麻煩你去市住建局查查看能不能找到這個地產項目的規劃圖。”
“隨你,那我去看看,你要睡就睡吧。”莫靜梅也覺得有必要了解一下,萬一項目與苗王墓真的有關呢?
這誰又能說得清。
而且她自己也覺得自己一來涼山州就變得浮躁不安起來,連她自己也不明白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