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燕朝當祖宗!
不知不覺,時間便來到了七月下旬。
儘管小暑已過,如鄴城等地早已經進入了盛夏,平日裡即便在家中都會感受到些許酷熱,但在更北方的幽州昌平一帶,夏天卻其實不算有多炎熱,甚至反而氣候正好,還有些舒爽宜人的感覺。
“厚德載物?”
站在昌平大學校門處的一塊大石頭麵前,柏文當下隨口念出了其上雕刻的文字,隨後卻是不免好奇了起來。
“此語應是出自《易》經中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文。”
隨柏文一同前來昌平的鄭細君鄭小娘子見其陷入了沉思,還以為柏文是對易經不怎麼了解,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何在,當下便站在柏文身邊微笑著補充道。
柏文點點頭,而後卻仍在琢磨這大石頭上的刻字。
其實他倒不是不清楚這句話的出處,畢竟他雖然主修《詩》和《禮》,但事實上《易》經他之前還是背過的,隻不過其中很多內容不理解罷了。
而眼下他真正好奇的,卻是這塊大石頭的來曆。
因為這大石頭上的刻字雖然遒勁有力、剛勁雄渾,自成一番氣度,但若細品過去,筆畫間卻頗有一股鋒芒畢露、劍拔弩張的感覺,想必應該是出自某位心氣極厲害的武將之手。
隻是這又究竟是哪位武將,能夠讓以培養讀書人為己任的昌平大學,都能將他的字刻這般視若珍寶地擺在學校門口呢?
當下柏文愈發覺得好奇,最終卻是乾脆尋了一個路過的本地學子問了起來。
答案也讓他很是意外。
“這是衛將軍當年在昌平時親手用霸王刀刻下的,作為我們昌平大學的校訓!”
隻見那學子自豪回答道。
衛將軍,也就是本朝太祖皇帝公孫珣了。
當年本朝太祖自從平定了黃巾之亂後,便被漢靈帝授予了衛將軍的職務,而後直到漢獻帝成年後拋棄公卿皇陵出逃,期間十餘年中,卻是一直以衛將軍的身份出現在世人眼前。
而在這亂世期間,幽州之所以能作為世間為數不多未受兵禍的安寧之地,自然也少不了有那時候還是衛將軍的本朝太祖庇護鄉裡的緣故。
再加上當年太祖以家鄉幽州起家討董,期間有數以萬計的幽州子弟投軍追隨,並在其統一天下的期間獲得了莫大的好處,故而幽州人對本朝太祖卻是極度愛戴,甚至至今仍有很多人以“衛將軍”之名相稱呼。
這種參雜著地域和曆史氛圍的特殊感情,卻是身為冀州人、家鄉靠近中原的柏文很難理解的,當下隻得感慨了一番,而後柏文卻是帶著妻子進入了昌平大學內。
他們是來大學報到的。
半個多月前,也就是婚宴結束還沒幾天的時候,鄭衝便將一封自昌平大學快馬送來的錄取信函遞交給了柏文,而在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後,便踏上了前去洛陽赴任中書郎的旅途。
而柏文便也帶著自己這位新婚沒多久的妻子,直接來昌平大學入學了。
眼下這個時代的風氣還算開放,帶著妻子來讀大學這種事其實也很尋常,甚至還有獨子不放心老母一人獨自在家,乾脆帶著老母一起來讀大學的都有。
隻不過通常大學給入讀學子安排的都是多人間的宿舍,要是學生有家眷需要住單人間,還得額外花錢申請而已。
所以剛成婚不久的柏文,乾脆便將新婚妻子也一起帶到了昌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