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燕朝當祖宗!
將視線轉回武安。
此刻在武安柏家的那三百畝地上,也發生了一件大事情。
那就是自從四月初開始,柏家就一直在虔來山下修建自家的田莊,而到了七月下旬的時候,這田莊內的那些住房、水井、圍牆等基本設施,也終於都終於修建完畢了!
見自家的田莊蓋好了,柏景當下也將自家的老娘柳氏、妻子潘氏、還有一對兒女都給接到了自家的田莊上。
雖然柏樂眼下跟著潘璘學習武藝,將其接到武安來多半有些不方便,不過眼下柏樂畢竟才七歲不到,馬步是紮得像模像樣了,可無論聯係刀槍還是弓箭都仍舊太早了一些,以小孩子的身體和力氣強行去練這些,反而容易練出傷病。
所以這段時間裡,除了最開始的紮馬步和五禽戲之外,潘璘也隻是傳授給了這個侄子一些額外的有關於打熬力氣的技巧而已。
因而這些簡單的鍛煉方法,光柏樂自己就能在家獨自練習,倒也不必一直麻煩潘璘上門教導。
唯一受影響的便是讀書這方麵的事情。
武安這邊的私學相比起鄴城那邊,自然是總體要差上一些的。
畢竟武安這邊最頂尖的私學乃是魏郡審氏所設的族學,雖然並非是完全不收外人,可如柏家這般的小家小戶卻是不可能塞人進去的,因而柏景最後也隻能給兒子選了一所二流的私學。
好在柏樂之前在鄴城時就已經完成了啟蒙,並且有了相當的基礎,況且柏樂的誌向也並非是如柏文一般在經學上鑽研,而是想要投身軍伍,因而讀書對柏樂而言也並沒有那麼重要。
不過在柏景將家中的族人都遷移到了武安的時候,柏武卻是不怎麼願意過去,說是更喜歡在鄴城坊市間廝混的生活。
對於這種情況,柏景也懶得機會,暫時就由自家這位弟弟的意願了。
不過當下他也不禁開始琢磨起自家弟弟的婚事了,打算等自家弟弟年滿十八後,便給他在武安當地的大戶人家中找一門親事,進而通過成家立業來約束一下自家弟弟的心。
這之後,再給自家弟弟找個臨時工性質的給吏工作,如地方的遊繳、保長等等,乾上幾年後就能通過花錢等手段,進而轉正成縣衙裡的正經官吏,如此柏武也就有了正經的營生。
而也正是在這七月下旬,等柏景將自家妻子潘氏從鄴城接了過來以後,當下才從老娘柳氏口中又得知了一個好消息。
那就是自己的妻子潘氏居然又懷孕了!
算算日子,應該是自家弟弟柏武入獄那段時間裡,柏景趕到鄴城後和妻子努力耕耘的結果,當初本來以為是白跑了一趟,沒想到卻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竟又讓潘氏懷上了孩子!
倒也讓柏景在這段時間裡頗為高興了。
畢竟他雖然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但眼下柏家正是人丁稀少的時候,自然子孫越興旺越好。
故而這段時間裡,柏景一直都心情不錯,甚至有時候望著自家田莊附近的田地裡那長勢不錯的小麥,更是經常嘴都曉得合不攏了。
因為他們家這三百畝田可是剛開辟出來的,雖然用上了牛耕、鐵犁、水灌等不尋常的手段,但畢竟自家的田地在不久前仍舊是荒地,這麼多年荒草肆意生長,對地力也肯定有影響。
故而今年自家的收成已然是相當不錯了,那等到再過幾年地力培養起來了,屆時自家這三百畝地豈不都是上好的良田了麼!
這讓他當下不免也有幾分慶幸了起來。畢竟自家其實是撿了那易陽侯食邑的一個漏。
前任易陽侯徐朗一心收稅,完全不在乎其下子民的死活,最終便導致了十幾年前雍涼叛軍在武安和朝廷軍隊交鋒的時候,其食邑位於武安的那二十幾戶人家不堪重負,竟是趁著戰亂全逃了,從此不知去向。
那三百畝地才便宜了他們柏家。
……
鄴城中。
柏武行走在在鄴城的街巷之中,看著那些自己平日裡熟悉的街頭雜耍、把戲等等,心中卻是沒有一點快樂的感覺,反而是忍不住惆悵了起來。
先前家中其他族人搬遷去武安那邊的時候,他雖然是推脫不去,說自己更喜歡鄴城這邊的市井生活,可等到眼下真隻剩自己一個人在鄴城的時候,卻又難免感到迷茫,甚至都不知道該乾什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