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固朝綱,富察琅嬅開始垂簾聽政。
永璉還不到選妃的年紀,大臣們上的奏折,提出選秀都被富察琅嬅找合理的理由婉拒。
都說這個時候的大清算得上盛世,皇位傳到乾隆這裡,愚民政策和文字獄越發嚴重,整個大清,找不到一座學堂,底層人民吃不飽飯的大有人在。
康乾盛世,無非是底下的朝臣愚弄皇帝罷了,每一次皇帝微服私訪,一些地方官員都不允許流民進京城腳下,皇帝能看到的全是大清官員們想讓皇帝看到的。
其實在康熙時期,國外就開始了工業革命,曆史上,是乾隆最早發現大清與外國之間的差距,他意識到了亡國征兆,為了穩固皇位,他選擇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富察琅嬅想變法,但現在她什麼都不能做,變法也得先穩定朝廷動蕩,往往新帝登基,朝廷動蕩甚至改朝換代都有可能,尤其是永璉的年紀不大,大臣們都當永璉是個小孩子。
特彆是蒙古部落落不安分的在邊疆時常挑釁,欺負他們孤兒寡母,叫她送幾個公主過去和親,這能答應?
可以答應,如懿的三個公主和親,如懿就不能在住冷宮了。
目前局勢也確實不適合發起戰爭,富察琅嬅也隻能苟著,其實不苟著也行,完全可以兌換武器圖紙,先升級武器,打服他們。
但富察琅嬅可還記著如懿對璟瑟做了什麼,她就是想報複如懿,對於蒙古的幾個部落要求送和親公主和親,富察琅嬅第一次沒有反對,順了朝臣意,同意送幾個公主和親。
很快大清送如懿的三個公主去和親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後宮。
高曦月終於不用擔心她唯一的女兒被送去和親,從富察琅嬅口中得知,她的公主可以享嫡出公主待遇,不和親,在大清建公主府,高曦月像富察琅嬅道謝後,高高興興的離開。
高曦月前腳離開。蓮心前來稟報:“太後娘娘,冷宮棄妃烏拉那拉氏以死相逼,想見娘娘一麵。”
富察琅嬅:“帶她進來吧。”
富察琅嬅再次見到如懿,如懿變老了許多。
如懿:“多年未見,太後真是一點都沒變。”
富察琅嬅:“你倒是變了不少,你今日來找哀家所為何事?”
想來這一世如懿在冷宮,沒有惢心幫她做粗活,什麼粗活都需要如懿親自來做,時不時還有高曦月特彆關照,即便是有三個公主接濟,如懿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如懿見到太後容顏還如府裡那般,一時慌了神,差點忘記了自己的來意,經太後這麼一提醒,如懿趕忙朝著富察琅嬅跪了下來。
祈求道:“太後娘娘,璟姝,璟嫚,璟嫻也喊太後娘娘一聲皇額娘的,求太後娘娘彆送他們三人去苦寒之地和親。”
富察琅嬅:“你的那三個公主,享天下之養,就該為天下傾儘心力,況且,這並不是哀家的主意,是朝臣極力推薦了璟姝三人。”
當初如懿不是對她的璟瑟說出了,‘公主享天下之養,就該為天下傾儘心力’到了自己兒子那,又說‘永基呢,將來做一個尊貴的王爺也不錯’
這樣的話嗎,富察琅嬅還給如懿。
如懿:“太後娘娘,璟姝他們幾個也喊太後娘娘一聲皇額娘的,太後娘娘怎麼忍心,讓他們三個都去苦寒之地和親,如果是換了太後娘娘的嫡親公主,太後娘娘可……”
當上姑姑的蓮心氣勢全開,一巴掌打在了如懿臉上,將如懿接下來說的話用一巴掌打斷。
蓮心:“你放肆,太後娘娘的兩位嫡親公主身份尊貴,你一個冷宮棄妃,怎可拿你的庶出公主,跟太後娘娘的嫡出公主做比較?”
被蓮心搶走風頭的富察琅嬅:“……”
風頭被搶的富察琅嬅,已經沒心情在跟如懿耗下去。她見如懿還想繼續為自己的女兒求情的。
富察琅嬅:“時辰不早了,哀家還有事要忙,蓮心,讓人送烏拉那拉氏回宮,對了,不是冷宮,遷居太妃宮殿吧。”
如懿的三個公主和親,再讓如懿住冷宮,朝堂的老頭們,又該上折子了。
穩定了朝堂,富察琅嬅再次利用起了賺取的積分,工業革命的第一步開始施行,水泥、沙石……先修路,發明、改良機器、武器……等,陸地上的發展跟海路發展一起開始變革。
有了蒸汽機船,富察琅嬅年長一些的孩子出海。
永璉十八歲的時候,已經在富察琅嬅的細心教導,不斷的給傳送新的知識,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帝王。
富察琅嬅把手上掌握的權利,歸還給了永璉。
幾個兒女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歸宿,璟琴找了兩個自己喜歡的夫婿。
富察琅嬅談了幾個對象,膩了就分,看上再談。
活到一百多歲,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保命的藥丸,回到了係統空間。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