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蘇月所料,最先拿石天新和陸大友二人開刀。兩人得知消息就想跑路,可惜剛逃到公海就被抓了回來。
這時候二人才知道張夏淵父女二人,為何早早的將幫派轉型,是不是他們父女二人早就料到如今的形勢?
石天新和陸大友臨死之前,想見的人不是鬥了幾十年的張夏淵,而是蘇月。
但是卻被她拒絕了,這倆人現在就是兩隻臭鱉,誰沾上,誰一身臭。
她現在好不容易轉型成功,躲都躲不及,又怎會上趕子湊上去。
曾經三大勢力的龍頭,石天新和陸大友結伴去了,而張夏淵卻能兒孫繞膝,安度晚年,歸功於蘇月。
等國內改革開放,蘇月將紡織廠,服裝廠,電器廠都搬到內地,連帶著把幾千人大圈仔也帶了回去。
當然,願意留下她也歡迎,最後隻留下一個電子廠。
之所以留下電子廠,一來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二來是擔心本土的工人失業。
她前期付出也得到回報,回國內建廠全程一路綠燈。加上這些年安希恫在國內結識的人脈,哪怕祝洪學已經退下來,在其中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時候國內的需求量很大,產品銷售到哪個地方,她就到哪個地方開廠。隻用了十年時間,在國內開了八十多家廠,可以說覆蓋了整個國家。
有錢就圈地,這種執念已經刻進她的骨髓裡,有人不懂她為什麼想要這麼多的地。
直到她後來進軍房地產,所有人才明白,她早就把路走在了前麵。
同時她還熱心做慈善,她拿出一部分文物在幾座大城市開了幾家博物館,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來建造希望小學,十年間偏遠地區多了三百多所希望小學。
在此期間送走安母,這位老太太臨走之前拉著她的手,說要謝謝她,儘管兩個孩子都不姓安,可是甭管姓啥都是安家的子孫。
安希恫對於他娘的去世很內疚,因為這些年他除了給錢,根本沒有儘到孝道。
最後還是安希滿安慰他,他給的錢大多數都花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沒吃啥苦,是享過福走的。
再後來張夏淵身體不好,蘇月回到港島陪伴在其身邊,除非外出公乾她才會離開幾天。
而張少宗去了哪裡誰都不知道,隻是每年都有一封從國內寄來的平安信給張夏淵,還有給蘇月的一封封求助信。
視錢如糞土的張少宗,研究的項目一缺錢,他就想到了妹妹,而他的妹妹從未讓他失望過。
當蘇月再次見到張少宗時,他已經兩鬢白發。直到這時候她才知道,他要的那些錢到底做了什麼,他製造了國家之重器。
就連張夏淵去世,都沒能回來,蘇月也沒有埋怨他,她知道他肯定是在做著某件大事。
張夏淵去世,蘇月和兩個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世人常說父愛是沉默的,而她卻真實的感受到了。
張夏淵的離世讓蘇月沉靜了一段時間才重振旗鼓,整理好情緒後,開始進軍港島的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