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現今有七條大型古道,假設十方第一卦準確無誤,單單現有的七條大型古道,根本無法滿足整個玄靈星域的需求。”
“未來也許會增加更多的大型古道,我認為從湮星回廊這裡再建一條星路,更加的方便,能節省許多的成本。”
“假設我們能打通,使得它成為大型古道,誕生出幾個新的帝君級家族,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一旦建成,在座的各位,今後想窮都難!”
水晶島上,一處私人空間內,幾十麵星鏡環繞著趙興,星鏡內浮現出許多人影。
有杜雲、有拓森、有幼菱仙子……他們這些合夥人,都在聽著趙興對未來的規劃。
“趙興,你說的這些,都是建立在湮星長廊能夠順利開發的情況下,而且它還要有足夠的價值,才能變為大型古道。”
“我不是質疑你……而是目前湮星長廊的開發確實存在很多難題。”有人提出了一些疑問,他是四季宮的祁天。
趙興轉身,麵向祁天所在的星鏡:“祁兄說得好,我正想和大家簡單的描述一下,開發這條古道所遇到的幾個客觀問題。”
“啪!”
趙興打了個響指,一副立體的地圖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它是一條長長的碎星帶,局部還在無規則的旋轉,好似扭曲的隧道,碎星殘骸在彼此碰撞,爆炸似乎無時無刻在發生,總是會有物質突然的消失或者出現。
“第一個,移星難題。”
“湮星長廊是一堆頂級界星、陰陽星坍塌後形成的廢墟。”
“它的範圍內,很少見到太陽之星和太陰之星。”
“眾所周知,在荒域中建立永久性生存基地,離不開陰陽雙星。”
“否則不止種不了食物,就是修行者的實力也會下降。”
“導致輪回境隻能發揮出道域境實力,道域境隻能發揮出本源境的實力。”
陰陽生五行,陰陽和合生萬物……這是宇宙亙古不變的真理,從生命發展的規律來看,沒有太陽之星和太陰之星存在的區域,不能稱之為宜居疆域,生命誕生的難度也非常之大。
種糧食補給,代價會急劇攀升。
從修行的角度來看,五行道域境和陰陽道域境,就已經表明了,陰陽大道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在沒有或者這兩種大道不顯的疆域,就等於把修行體係中的兩塊承重牆給打掉或者抽走了一根。
試想一下,一名輪回境強者,突然丟失掉了它在五行道域境,生死道域境的經曆,大幅度降低了對陰陽兩種大道的感悟,那當然會實力大幅度下降。
所以說,頂級太陽、太陰兩種星體,不止是生存的基礎,也是修行之不可或缺。
這也是為什麼天時派的理論中會經常提到【極星】,並且把尋找極星視為終極目標。因為【極星】必然會提供最強的道境感悟。
“荒域建造生存基地,成本最低的辦法就是移星定係。”
“靈氣疆域,移星是很簡單的事情,就是一名道域境,在靈氣疆域也能輕易搬移走太陽星與太陰星。”
“可是在荒域,搬運難度變大。”
“當然,最主要的是湮星回廊的特質。”
“一旦有新的太陽星、太陰星被搬移過來,就會在千百年內坍塌。”
“所以移星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頓了頓,趙興放大地圖,定格在一個小型的星陸上。
“大家看,這是四大家族建立的一個小型生存基地,周圍並沒有太陽太陰之星存在,它們采取的辦法是,用大型道兵,太陽星燈和太陰星燈取代陰陽雙星。”
“以基地法陣和道兵存在的陰陽大道,穩定周圍的時空,使得混亂的道變成可被感應和利用的道,使得混亂的虛空變成穩定的虛空。”
“而這樣一座小型生存基地,隻算兩種星燈和陰陽輪轉法陣的架設,基礎成本就是88萬五皇錢,還沒有算維護成本。”
“並且它的使用期限僅僅是一萬年,到期就得全部替換。”
祁天又發揮了捧哏的角色,繼續提問:“趙兄,如果咱們要按照四大家族的辦法乾,恐怕現在籌的這點錢,不到荒域第三紀元就得用光吧?”
趙興打趣道:“當然,要是按四頭蠢豬的那種做法,多少錢都不夠用的。他們的退出,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
“哈哈哈哈~”眾人頓時哄笑起來。
把四大家族說成蠢豬,也就趙興敢這麼說了。
雖然不知道趙興的底氣何來,但就是過過嘴癮也是很提氣的。
祁天也打趣道:“趙兄,他們看我們,也是一樣的想法啊,哈哈哈。”
趙興看了祁天一眼。
這家夥還捧哏上癮了。
他給祁天的劇本裡可沒這句。
此時第二個捧哏徐幼菱上線:“那這麼說,趙兄有更好的辦法嘍?”
“是的,我們當然不能這麼乾。”趙興回答道,“湮星長廊它說到底就是個環境問題。”
“怎麼能用道兵和法陣硬頂呢?”
“四大家族的做法,就如同治理洶湧的大河,無腦築堤,然後提高自己的城牆高度。”
“在我看來,他們用的法陣是精妙,道兵也夠上乘,不過從大局來看,這勁根本沒用對地方。”
婁藍蕭深表讚同,他雖是醫師,但對於湮星長廊的開發,他也是能看出一些弊端的。
他也覺得四大家族的做法是腳痛砍腳,手痛就砍手,如今沒辦法,隻能砍頭,含淚大甩賣,脫離這個大坑。
祁天是四季宮的輪回境司農,他對治理地方也有很深的見解。
荒域基地的建造不是單一的環境問題,比如用一種法就解決所有。湮星回廊這種地方就更複雜了。
今天大旱就改節氣為雨水,明天雨水就歸逆大暑……根本不是這麼簡單的。
其實四大家族也是莫得辦法,他們也不乏有司農人才,除卻管理上的問題之外,隻談客觀上的難題,湮星回廊確實是一個複雜的結構性環境問題。
囊括了改造、重建、天災對抗、侯變,時空變化等一係列問題。
回顧七千年來四大家族的開發之路,他們也是一步步被逼上這一條笨辦法上,最終在絕望中放棄了堅持。
“我算過一筆賬,把他們的基地拆了按照我的辦法重新布置,能拆出十倍的基地數量出來。”
“至於具體如何施工做法,這裡我不多贅述,耽誤大家的時間。等法會召開,工程重啟,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親自來看看。”
“我接下來再說說第二個客觀問題。”
趙興揮手,場景再度一變,宇宙虛空中有七顆界星連成一線。
這是七顆界星,同樣是人造基地。
七顆界星圍繞著一顆太陽星一顆太陰星旋轉,周圍有定界塔存在。
“這是湮星回廊移星成功的例子。”
“雖然不多,但四大家族有錢,也能請到厲害的司農,他們大約成功搬移了四十九對雙星係統過來。”
“不過,現在存在的隻有三分之一,其餘的全部自然損耗了。”
武者周剛,是跟隨著趙興在陶陽星陸上的武司官員,此時他忍不住問道:“趙大人,它們是遭了災嗎?怎麼會損失這麼多。”
“算是吧。”趙興伸手一指:“你們看,某一年,這一套搬運而來的雙星係統,突然的就被虛空層給吞噬掉了。”
眾人看過去,隻見虛空突然扭曲起來,太陽之星迅速的熄滅。
隨後空間好似一張幕布塌陷,七顆界星隨著陰陽雙星的消失快速旋轉著掉進了虛空深淵中。
毫無征兆!
甚至連基地的報警器都沒有響起。
“根據災害上報公文總結,這座名為藍冰42號雙星係是因為湮星長廊的時空畸變吞噬掉了。”
“在湮星長廊,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也是待解決的第二個客觀難題。”
祁天此時再度跳出劇本,因為他真的感覺到了疑惑:“趙兄,這是個什麼情況,為什麼會突然這樣?”
趙興也決定放一些東西出來,畢竟他的合夥人大多都是司農,總不能一直講PPT,總得要拿點真東西才能安大家的心。
“要我說,這還是選址的問題。”
“四大家族把生存基地建立在了一個時空不穩定的象顯層區域。”
“就好像我們把房子建立在了地變多發的區域。”
“由於湮星回廊的特質,這種時空不穩定是無序的,事前沒有預兆,涉及時空大道,被乾擾的命師也無法準確預測。”
“至於說造成的原理,應當是虛空暗河導致的時空劇變。”
“我在傳界樓中看過類似的經曆,如果諸位道友有興趣,可以去查一查曆史上天悠古國發生的澧星河變。”
“天悠古國?”杜雲也來了興趣,因為他就是天悠古國的(杜雲自認為,他的元海古國曆史記憶還未解封。)
“趙兄,可有解決之道?”原初界司農,鬱清也忍不住發問了。他也是天時派司農,當初的選拔大會,他還是天時派分區的第一。
但凡司農,碰到棘手的環境問題總會引起極大的好奇心。
“在第一個客觀難題被解決之前,第二個難題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隻能說儘量避開。”趙興沉吟道。“因為澧星河變是曆史上的無解難題,整整持續了兩個紀元,出動了半神境司農都沒有解決。”
“湮星長廊我還未實地查看,也許沒有那麼嚴重,但也不是那麼好解決。”
其實問題是真沒有那麼嚴重,隻不過趙興並不想現在就給與合夥人過高的預期。
趙興清楚的記得,回廊路線在太古之丘接手後,不到五百年的時間,就打通了。
太古之丘的人不但沒有虧本,反而在還沒打通之前就大賺了一筆。
因為湮星長廊往西北再走四億五千萬個天文單位,出現了好幾座小型‘本源界’。
本源界內,有著大量的‘不可再生’材料,那都是可以作為‘本源神兵’、‘輪回神兵’的材料!
當然,這個前提是基於,時間點已經來到荒域第三紀元初,其餘的兩條古道,海通古道和明光古道已經挖通了八九成。
太古之丘擁有了豐富的經驗,以及從這兩條古道上發現了與湮星古道重合的一部分路徑,所以有了這麼快的效率。
趙興現在沒這麼高的要求,他定的目標很簡單,隻要能夠在荒域第三紀元前,將湮星古道上的幾座本源界先挖出來就可以了。
至於全部挖通,他不想這麼乾,因為到了另一端的靈氣疆域,必然會遇到另一座靈氣疆域的本土勢力抵抗,一場跨域戰爭在所難免。
湮星回廊的運送效率太高了,擁有時空通道,它在九大古道中被稱之為【戰爭古道】,是大帝用兵的主要渠道。
趙興不可能霸占這條渠道的權益,這是找死的行為。所以挖得差不多了,把這一條古道的權益賣給帝國來接手最合適。自己到時候拿錢脫身,離開利益廝殺場才是上上之選。
“第三個客觀難題是什麼呢?”一道聲音打斷了趙興的沉思。
趙興抬頭一看,不知道什麼時候,蘆山君也加入了群聊。
蘆山君是行家裡手,回答他的問題趙興就嚴謹很多了。
“師叔,其實第三個客觀難題,是基於弟子的主觀猜測得出的結論,短時間內我們應該無法碰到他。”
“說說看。”蘆山君微笑道。
趙興點了點頭,手掌一撥,湮星長廊的地圖頓時擴散,調轉了方向。
此時,湮星長廊看起來就像是一條翡翠原石上的莽帶,在往西北方大約三億個星空單位處,出現了一個黑色的大裂口。
那裡什麼都沒有,趙興在這塊橫截麵寫下了三句標注:
靈氣指數疑似為零。
保級繁育代數為零。
疑似寂滅層。
蘆山君若有所思:“你是說湮星長廊的儘頭是一塊由象顯層轉變為寂滅層的虛無區域嗎?你是怎麼得出這個推測的呢?”
趙興再度揮了揮手,湮星長廊的各個區域升起一根根柱狀數據圖。
“師叔請看,從回廊起點開始,靈氣集中區域的指數為7,每隔一億個天文單位,就下降兩個基點。”
“按照這個規律,大約5億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後,靈氣指數就會徹底歸於零了。”
“第二組數據是四大家族這七千年裡的植物生命繁衍狀況。”
“每往司月荒域的深處前進約三萬五千個天文單位,植物生命的保級繁育代數就下降003。變種退化的概率則相應上升007”
“這種變化很微弱,但變化極為有規律。”
“等到了這個地方……”趙興的手指點在黑色的虛無區域,“我想應該就沒有什麼原生種能夠保級繁育了。”
當趙興說完之後,所有的司農包括蘆山君都沉默了。
其餘職業的人一看大家都安靜下來,頓時也不敢吱聲,隻是私底下瘋狂的查資料,試圖理解趙興和蘆山君對話的含義。
不過對於原初界的司農們來說,卻是很好理解。
所謂的保級繁育,是指植物生命在經過多代繁殖後,仍舊保有初代母種同樣的品質。
比如趙興體內的七域真靈竹,是帝級品質,由於它是沒有設置生命本源鎖的原生種,所以隻要在合適的環境下進行繁衍,它的下一代裡也會大量的出現帝級品質。
自然而然的情況下,任何植物生命都有一個保級繁育的代數,越是強大的生命,保級繁育越難,代數越短。
但本我派司農的輔助四法,神華、節道、元明、元基,能夠大大延長代數。
然而這組數據出現的前提是,四大家族的司農們在種植植物進行補給時的數據。
在司農人為乾預的情況下,仍舊出現了降級降等的下跌趨勢。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龐大的,無可避免的大環境因素在影響。
僅從四大家族開拓的七千年時間裡,還不是很明顯,但如果按照趙興的數據模型開發下去,就一定會碰到這種情況。
“秋生,我怎麼聽不懂,你能不能說說是什麼意思?”此時的楊白河悄悄私信詢問旁邊的元秋生。
“假設以真靈樹為例子,等我們走到趙興指定的地點,就會出現某些極端的情況,即帝級真靈樹在那個地方根本就不可能開花結果,為人們提供補給。”
“失去了結出真靈果的這一特征,它除了拿來砍柴樹,沒有任何價值,和普通的品質並沒有任何區彆,甚至還不如普通品質的樹枝好燒。”元秋生解釋道。
“因為它仍舊需要吸收遠超普通品質的養分,才能維持本體的生命不衰敗。”
楊白河恍然大悟道:“就好像一頭種牛絕育了,卻不影響吃飯的胃口,但它也確實沒什麼大用了,是這個意思吧?”
“更嚴重一點,輔助類植物生命不開花結果,就等於徹底廢了,養著吧,是個負擔,砍了當柴吧,也不如低品質的好燒。”
楊白河心中嘀咕著:“既然樹會這樣,搞不好人也是……這地方我是萬萬不能去的。”
……
‘陰陽雙星坍塌’導致的移星成本增高。
‘時空裂縫’導致的生存基地建造難度提升。
‘寂滅層區域’擋死了探索之路。
三個問題,是一個比一個難。